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贯彻审计纪律“八不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贯彻审计纪律“八不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0

关于贯彻审计纪律“八不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审计纪律“八不准”是审计署根据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指示精神,结合审计机关的工作特点作出的纪律规定,它是加强审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治理审计队伍的一大举措,对于提高审计质量,促进 经济 健康快速 发展 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这一个纪律规定,确保审计机关依法审计,秉公执法,推进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在连续两年调查 研究 的基础上,今年6月以来,我再次带领由纪检组、监察室和有关处室的负责同志组成的2个调查小组,对2000年3月至今的全省部分市、县(市、区)审计机关贯彻审计“八不准”纪律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检查、调查和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检查工作分为 学习 文件,提高认识;落实任务,自查自纠;分级抽查,汇总 分析 三步进行。在检查中采取了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听取被审计单位的自查自纠情况汇报;查看了审计组执行审计工作纪律自查表和审计组考勤情况;查阅了审计组领取补助费登记表的报销资料,核实审计组外出工作吃、住、行费用等情况;向有关分管纪检监察工作的负责人调查询问情况;还走访了被审计单位,向有关单位了解审计人员执行纪律情况。

(一)大力开展学习宣传 教育 ,不断提高计人员执行“八不准”纪律自觉性

首先,开展学习教育。学习教育是执行审计纪律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审计机关的领导班子,都先把贯彻落实审计纪律“八不准”作为头等大事摆到了工作议程。这项纪律自颁布始,各级班子便确定了一手抓学习、一手抓贯彻落实的总体方案。既有短期安排,又有长期规划,并根据各自实际,划分阶段,划分专题,逐步实施学习计划。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一把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落实,带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通过深入学习深刻理解达成了共识,大家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审计作为综合经济监督部门,在承担着繁重地经济监督职责的同时,还有规范经济秩序、惩治腐败的职能,当前还面临着反腐斗争的严峻考验。审计纪律“八不准”,是国务院领导对审计机关的高标准严要求,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我们审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通过切断与被审计单位一切不正当经济联系,保持审计独立性,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和审计人员的自身建设,维护审计良好形象,保证审计工作任务的更好完成。为此,各级审计机关对贯彻执行审计纪律十分重视,都主动积极地将思想统一到审计纪律规定的精神上来。

其次,利用典型教育。一方面开展正面典型教育,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激励引导,使受教育者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学习全国、全省廉洁自律先进典型郑培民、范匡夫等优秀共产党员、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学习本系统全国全省的勤政廉政的先进典型,采取巡回报告的形式,在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进行演讲,同时还注意发现身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直接进行教育,使审计人员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维护清正廉洁形象。另一方面开展反面典型警示,运用本系统发生的违纪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以岱山县原审计局长李平波犯罪事实为例,在全省审计系统通报,召开座谈会、专门 总结 教训等,使审计人员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

再次,开展宣传教育。审计纪律“八不准”一颁布,就组织全体审计干部进行广泛深入宣传,一方面在审计机关内部召开大会、座谈会进行宣传,建立临时机构,制定宣传手册,明确贯彻落实“八不准”纪律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握其 内容 ;另一方面向当地党委、政府部门宣传、向被审计单位和 社会 各界进行宣传,利用信息简报、板报、宣传画廊等学习宣传阵地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宣传,使被宣传者明确贯彻落实审计纪律的重大意义。

(二)积极行动、努力实践,全面推进“八不准”纪律规定的落实

各级审计机关积极行动,努力探索贯彻执行审计纪律工作的新途径:

首先,建立领导责任制和工作 网络 。领导班子做了明确的分工,责任到人。党组书记负总责,亲自抓;明确专(兼)职班子成员分管,具体抓;纪检监察部门在有关部门配合下负责实施,牵头抓,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同时还落实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层层负责,从而形成上下协调一致、运转有序、责任明确、健全有效的领导体系和工作网络。

其次,研究制定具体措施。通过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把“八不准”纪律的内容进行了细化、量化,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各基层审计机关在省厅的带动和指导下,都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审计纪律“八不准”的实施意见》、《关于外出审计就餐、住宿的规定》、《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纪律反馈意见表》等相关配套措施和具体落实意见,有力地保证了审计纪律的贯彻落实。

第三,建立了有效制度。为了加强对审计工作的全过程管理,绝大多数审计机关建立了检查、公示、反馈、报告、回访等制度,即审计组进点后向被审计单位公布“八不准”纪律规定,明确费用自理;审计结束后被审计单位将意见和建议寄回审计机关,撤点后审计组长应向单位领导报告执行“八不准”纪律情况。

(三)实行“八不准”纪律成效显著,维护了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

二、全省贯彻执行审计“八不准”纪律存在的 问题

全省审计机关执行审计“八不准”纪律,廉政建设已全面推进, 发展 趋势较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分市、县(市、区)经费紧张,更无专项经费

实行审计纪律“八不准”以来,有的市、县(市、区)审计机关的经费有所增加,但离适应工作需要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丽水、衢州等地因财政困难,经费明显不足,更无外勤专项经费,执行“八不准”纪律,普遍感到压力很大。部分县审计局反映,过去到边远乡镇或工地延伸审计就感到吃、住、行经费困难,现在执行“八不准”纪律经费就更困难了,规定标准根本难做到。这样执行纪律以来全省就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八不准”规定,一切规范运作;另一种是不能完全执行“八不准”的,只能执行“六不准”或“七不准”。财力不足的县(市、区)只能由政府统一安排规定住宿标准和伙食标准,困难地区费用不能自理,有的只好实行送达审计,这样 影响 了全面贯彻落实纪律,也影响了审计工作。

(二)审计人员待遇偏低,心理不平衡

审计“八不准”纪律是国务院对审计行业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这与其它行业、整个社会的气候存在一定差距。审计部门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困难多,比较辛苦,互相比比看看后有的审计人员会有心理不平衡的情绪,个别审计干部产生离开岗位的想法,有的已调出。

(三)审计机关纪检监察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不足

三、深入贯彻落实审计“八不准”纪律的几点思考

(一)建议各级党委、政府继续重视和支持审计工作

在过去的20年中,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关心下,审计队伍不断壮大,审计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审计的执法地位不断提高,社会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审计任务越来越重,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务院领导又提出新指示,审计机关要当国民经济运行的卫士,当领导决策和民众的眼睛。要当好卫士和眼睛,各级党委、政府还要继续支持、重视审计。在经费预算和专项经费的安排、人员编制、审计人员的福利待遇等方面,要根据当地的财力给予适当的解决。

(二)深入 学习 ,加强宣传,提高觉悟,身体力行

《宪法》赋予审计机关审计监督的职能,审计机关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审计人员的工作性质、 法律 责任以及审计所处环境的负面影响,决定着审计工作者必须自身要过硬,思想 政治 要强、审计业务要精、工作作风要实,因此,今后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审计“八不准”纪律的重大意义,全面掌握其内容。在审计实践中边执行边总结,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努力创新,力争取得新成效。

(三)加强领导,健全体制,完善制度

要努力将执行“八不准”纪律与开展审计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审计工作成果体现出纪律的作用,纪律的效果体现审计工作质量。两者融合在一起,互相促进。这就需要审计机关在实践中,对已建立的审计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以及审计公示、反馈、回访、检查、制度等不断补充、修改、健全、完善,并狠抓落实,取得更大成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蝌蚪
我的小白兔
可爱的热带鱼
金龟子
雅妹
我家的小猫
小蜗牛
可爱的小蝌蚪
胆小的乌龟
小兔子
姑姑家的小狗
鸽子
可爱的小白兔
鸳鸯小鸡
小狗
分析寒潮下,服装企业的“忙与闲”
论中国卡通品牌的发展
谈房地产市场营销的策略以及应用
分析市场营销学项目教学法
论包装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与影响
对新时期电力市场营销的有益探索
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对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策略分析
浅探舞弊审计
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实践的探索
浅谈营销外包中EOP的创新与实践
论我国旅游市场营销
审计职业制度研究
谈企业能力营销的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分析企业营销管控的思路和方法
条条道路通罗马──读《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有感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词句积累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杂谈
教学随想──教学《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点滴体会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内容讲解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近义词反义词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反思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课文题解
作文:读《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有感
作文:读《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有感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案例与反思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中心思想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结构分析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