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及相关措施

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及相关措施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2

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及相关措施

摘 要: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是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现阶段我国 企业 存在一些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必须加强内部审计的法制建设;建立独立、健全的内审机构;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制约;措施

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是企业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规范内部管理、提高 经济 效益、建立 现代 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经济监督和经济评价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笔者认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审计 理论 和实务必须认识和解决的 问题 ,是内部审计改革和 发展 的重要环节。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涵义

1.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涵义

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一个人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具备应有的独立性,才能正确地实施审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一种相对的独立,因为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单位一个职能部门,其工作范围是由单位领导决定的。工作范围是否足够广泛,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 到内审部门是否能够独立于业务经营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应该是自由和客观的。自由意味着可以自主判断,自主抉择,不受其他部门、个人或外来因素的制约。客观意味着实事求是,保持公正、不偏不倚的职业态度和操守。

2.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 内容

第一,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为保证其独立性,内审机构的设置不能隶属于或平行企业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而应隶属于企业最高领导人,这样才会使最高领导能够直接及时获得内部审计部门所提供的情报和咨询。

第二,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必须有专职的审计人员,不能由其他业务部门,特别是 会计 部门人员兼任。只有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权限内,独立行使职权,完成规定的任务。同时,内审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去 分析 问题,独立观察、判断各种问题,并且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忠于职守,以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取得单位和他人的信任,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第三,内部审计业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不负责制定内审工作以外的计划方案,不办理经济业务,不编制会计报表,不直接参与企业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应以独立的第三者的身份去检查、监督、分析、评价企业的各项经济工作。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的关键是要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其独立性也要能得到被审计单位负责人的承认和支持。

二、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1. 内部审计 法律 、法规不健全

目前 我国已颁发了针对国家审计的《审计法》针对民间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而针对内部审计的只有审计署颁发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并未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而酝酿很久的《内部审计条例》迟迟未能出台,这导致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地位上的巨大差异,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内部审计没有具体可操作的部门、行业规章制度,审计人员面对具体问题也无章可循,这在根本上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 内部审计机构缺乏充分的独立性

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大多数由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直接领导,并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也有些内审机构不是单独设置而是由其它部门领导或合署办公。这种状况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受各方利益牵制,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3.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充分的独立性

目前 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是内部审计人员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对内审人员的人事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由所在单位掌握,即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法人)直接领导下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内部审计人员和公司、单位其他部门人员同属一个机构,潜在的或实际出现的利益冲突和偏见不可避免;内部审计人员也时常要承担经营责任,因此,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易受损害。

4. 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

我国 企业 内部审计人员有很多是来自财会部门,虽然他们有 会计 实践经验,但缺乏审计方面的知识。此外,领导的不重视和人们的片面理解,也使得许多人不愿意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导致审计人员的队伍不稳定。这些因素都使得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整体不高。

三、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措施建议

1. 加强内部审计的 法律 建设

为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应抓紧制定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和法规,用法律形式明确内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权利;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行业、部门内审规章制度;用法律规定内审机构的地位、结构、层次,使内部审计纳入法制化轨道,用法律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只有完善了内部审计的法律建设,内部审计部门才能很好地依法开展工作,发挥其对单位 经济 管理活动的监督评价作用。

2. 建立独立、健全的内审机构

内审机构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内审机构所取得的授权及审计结果的效力。内审机构必须是一个独立的、直接隶属于企业法人的监督机构。实践表明,内审部门只有隶属于最高领导,才能较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权威性才能得以体现。此外,内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也应由董事会决定。相对而言,董事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代表股东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单位目标的实现情况。为此,它需要有一个独立的部门和一批专业人员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检查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直接向它报告。所以,如同单位财务负责人由最高权利机构任命一样,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也应当由董事会任免。

3. 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参预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只承担对其进行评价和建议的审计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内部审计人员被临时抽调做一些非审计工作任务,以一个管理人员的身份参与执行管理工作,或可能存在从其他部门调入或临时借用内审人员的情况。此时,不应委派这些人员参预审查自己曾负责的经营管理活动,以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实行审计人员定期轮换岗位制度对于保持审计人员精神上的独立性也是必要的。

4.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

领导应重视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的 教育 ,保证每位内部审计人员了解自己的工作重要性、范围、 内容 及工作 方法 。虽然内部审计不像外部审计,需要执业资格证书,但也要保证其执业水平。内部审计部门主管应尽可能为本部门职员创造参加相关培训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取得相关的业务资格证书。

参考 文献 :

[2] 赵 刚,蒲 蓉。试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J].江苏 工业 学院学报,2003,(2)。

[3] 赵秀荣。如何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4] 江 坤,门天民。谈谈如何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J].内蒙古 科技 与经济,2004,(2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第一次一个人走回家
妈妈,母亲节快乐
我的不满意
我和爸爸的对话
跟我说“再见”
我爱故乡的龙眼
我是幸福的小鸟
我爱故乡的柿子
美丽的小草坪
寒假中的一件事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我在网上投稿啦
标点符号王国游记
未来水果、蔬菜展览
爷爷家的“小贝贝”
中美国家审计体制比较研究
计算机证据与计算机审计技术
计算机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现行通用审计软件缺陷及其设计观念变革
关于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审计的几点思考
浅谈审计领域的数据分析报告
ERP环境下企业的风险管理审计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关问题探讨
美国关于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改变
政府审计热点问题的理性分析
各国审计长之宪法规定比较
政府审计与CPA审计的期望差距比较
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审计初探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创新思路对我国的启示与思考
《最后一课》学法指导
《最后一课》汉译及其社会背景
《最后一课》阅读指导
《最后一课》写作背景
《最后一课》课文题解
《最后一课》研读赏析
《最后一课》结构分析
《最后一课》难句解析
震撼人心的一课
磨坊书简
一个“可怜”而又伟大的形象
《最后一课》中心思想
《最后一课》问题探究
有关都德的《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