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文章来源自3edu教育网

[论文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 本科教育 实践教学 构建教学体系

[论文摘 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既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又是一门急需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学科,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业就业率低的现象十分突出,而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造成学生就业能力差,出现供需错位的根源。本文在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建议。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完整的培养体系。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和变化,针对旅游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积极改革创新,以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要。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在质量和数量仍很难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仍以学术研究型教学模式为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要相脱节,教学内容陈旧,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课程体系仍然是“学位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三段式,教学计划缺乏实践性内容或实践环节难以达到预期目的。高校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是造成学生就业能力差的主要根源,也使得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处境十分尴尬。主要表现为旅游管理体制专业本科学生在旅游行业的认可度不令人乐观,不少学生毕业后选择其他行业就业,造成在旅游行业的低就业率和高流失率,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势在必行。

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重理论、轻实践 2.教师学历层次提高,但“双师型”师资缺乏

双师型教师主要指不仅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水平、扎实的科研功底,还要具有相关旅游行业实践经验,掌握实践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一部分是从相关专业转过来的,一部分是从高校到高校的研究型人才,其中大部分为硕士、博士,高学历者较多,但大多重研究而轻实践,很少能做到理论与实践兼备,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是一种以职业导向为主的专业教育,其培养目标是适合旅游产业需要的中级管理人才和基层管理骨干,而现有师资状况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旅游教育的开展。

3.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高等旅游院校多数还没能够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适合学生实践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基地虽然在很多高等旅游院校中设立,但由于缺少足够的重视或资金短缺等原因,导致实验室建设滞后,设施设备短缺、老化或不足,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学生在这样的实训环境下,很难适应很快未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

4.对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的培养不够,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旅游业从业人员除要具有主动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文化修养,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娴熟的服务技能外,还要具备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应对挫折及压力的能力。但在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这方面的内容较少,在本科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学习,轻思想道德教育,造成许多学生养成了自由散漫的、纪律观念不强的不良习惯,很难适应及满足旅游行业的标准化、制度化管理的需要。

二、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1.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职业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建立实践教学考评体系是做好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1)改进实践教学方式

目前,高校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教师也感到疲惫不堪。如果在实践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PPT、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方式,组织学生现场演练,针对专题进行短时段PPT讲解,模拟实训竞赛等教学手段相结合,不但有助于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气氛中取得显着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组织、参与、表达等能力。

(2)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旅游教育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必须提高从教人员的资格标准,既以提高学历层次和优化职称结构为重点,又着力于具有行业实践经验和“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拓宽师资来源,从旅游企业聘请专业人士为学生开设讲座或授课;②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具有旅游企业的实践或任职经历、实践经验丰富;③加强教师科研的地方应用性,提高教师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能力;④定期对教师进行旅游业务能力培训,做到产、学、研相结合,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实践水平。

(3)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估机制

建立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估机制是做好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现行的评估机制主要针对理论教学而设,以定性评价为主,很少依赖量化的指标,评价的主观随意性强。因此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应着重突出实际操作的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的性质分阶段,有步骤,按等级的制定量化考核标准,要运用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评价、实习单位评价等方法,对学生课堂实验、教学实习、操作实习以及毕业实习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估机制,通过学生实习报告的评价、实践能力的考核、不定期的调查、实践专项答辩等方法对学生在实习的工作态度、实践效果、操作水平等一系列表现进行横向考核与纵向评价,使学生真正掌握实践技能,充分体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教学特色。

2.构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校内实训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开展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训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可以使学生拥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作为旅游院校可以适当引进合作企业,完善实验实训条件,突出校内实训基地的教育教学实训功能、社会培训功能、职业资格鉴定功能、专业技能比赛功能和科研创新功能,打造仿真教学环境,建立理念先进、构思新颖、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实训基地。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旅游院校不仅应建立专业实训实验基地,让学生按教学计划定期到实训实验室进行专业性或综合性的实践教学学习,还应通过协作关系,与校外的企业和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关系。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配合企业搞一些技术培训、管理策划、开发规划等工作;校外企业还可以接纳学生进行实习,同时为教师挂职锻炼、了解有关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2]毛勇 马云甫: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消费导刊,2008

(6)

[3]樊海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8

(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自述
难忘那张灿烂的脸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石头的故事
元旦之作
信赖
梦中的美景
难忘的回忆
元旦的到来
难望的一次考试
画皮背后的黑色面孔
相信自己
这就是我
我的中国心
让自己奔跑起来
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008年培训工作总结
2008年文娱部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期中工作总结
创安工作总结
2008年人大宣传工作总结
2008年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工作总结
2008年工作总结报告
2008年业务工作总结
石油公司加油员的演讲稿
个人月工作总结
2009年工作计划
2008年客服工作总结
2008年党务工作总结
现代北京 2014年6期
威风凛凛 2014年4期
理想的你 2014年12期
早看过了 2014年6期
小镇博物馆
新冷战时代
比喻生动 2014年6期
知己知彼 2014年12期
别买二手车
我在梦见你
搞笑签名档
三种人生 2014年12期
不做瘦马 2014年6期
走进寡妇墓
漫画与幽默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点拨有时是价值引导──《渔夫的故事》教学随笔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 《古诗词三首》学习指导
用心感悟——《桂林山水》教学片段
我们的课能否这样上──《渔夫的故事》教学随笔
《桂林山水》中巧妙的结构
《桂林山水》课文中的成语解读
《渔夫的故事》教学片段
《桂林山水》的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