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新历史主义的“文史合一”观在文学理论史上的渊源
新历史主义的“文史合一”观在文学理论史上的渊源
一、新历史主义文艺理论的兴起
(一)新历史主义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新历史主义文论就正是后现代社会文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后现代色彩,是身处后现代阶段的知识分子对启蒙现代性历史的深刻反思。因为后现代的社会文化是新历史主义脱胎的母体,所以我们所看到的新历史主义这个婴儿就必然带有后现代社会文化的遗传基因,其产生、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后现代社会文化的动因,我们所讨论的新历史主义是在这种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不同于传统历史主义的一种“历史主义”。关于这一点,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新历史主义最初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吧。
新历史主义最初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文本的历史内涵进行探讨的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新历史主义的领袖人物是美国著名学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他在20世纪70年代解构主义风头正健的时候没有去赶“热门”,而是一头扎进文艺复兴的冷门研究中,并且居然在文艺复兴研究这一传统领域开辟出一块新的领地,他力图以自己的批评实践为20世纪末的文学批评寻找一种新的走向。那么他选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和艺术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的意图何在呢?作为一种人文主义思潮,新历史主义体现的是人们对后现代社会中人这个主体的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和重审,“事实上,新历史主义的诞生标志着处在后现代时代哲人们的内在困惑。也就是说,人们处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尖锐冲突以及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隔膜冷战之中,因此,有关人性、心灵、人道主义、历史价值、人类前途都使得处于‘过渡时期’的哲人们频频回首,去看历史经验能给处在‘历史豁口’上的人类以怎样的启迪,于是,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横跨中世纪僵化静止的自我形象与现代自由人文主义自我塑形之间的‘过渡时代’,这一前工业社会的人们的最后避难所,引起了后工业时代的学者的广泛兴趣。”[3](P97)身处后现代的人们曾经怀疑一切,试图将一切传统价值观念全部推翻,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使自己置身于荒芜和废墟之中,人类要拯救自己,必须重新获得价值和深度,重新回到历史家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新历史主义的兴起确实是有着深刻的后现代社会文化的动因的。
不仅如此,新历史主义与后现代文艺思潮还保持着一种特殊的相通关系,新历史主义本身可以视为后现代主义的一个表征,一个分支,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后现代主义又为新历史主义提供了必要的氛围和语境。可以这样说,新历史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向历史领域的延伸;后现代主义则是历史主义在后现代阶段表现出来的特殊情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历史主义“新”在与后结构主义之间若即若离的暧昧关系,“新”在接受了后现代主义,特别是后结构主义的洗礼。批评家考莱布鲁克指出:“虽然新历史主义通常被看作是对后结构主义批评非历史化特征的反动,但新历史主义从理论上对历史修撰的自觉修正多归功于后结构主义的洞见,这同样是事实。”[4](P220)新历史主义是对形式主义文论的反历史倾向的纠正,但它又不是向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的一种彻底的回归,由于它经受了后现代阶段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洗礼,因而就必然带有后现代社会文化的鲜明色彩,是后现代社会文化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无不体现着后现代社会文化的特征,它和这个时代是不可分割的。
(二)新历史主义对文学和历史关系的重提顾名思义,新历史主义是指要在文学研究的过程中重新注重对文学文本的历史内涵进行阐释。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文学文本,这在文学理论史上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中西文学理论史上早就强调了文学和历史的内在关联。文学批评家弗莱曾说:“文学位于人文科学之中,其中一侧是史学,另一侧是哲学。由于文学本身不是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因此批评家必须在史学家的观念框架中去找事件,从哲学家的观念框架中去找思想。”[5](P12)文学理论史上的许多文论家都以各种方式对历史和文学的关系进行过论述,强调历史对于文学的重要性,也产生了一大批重要的历史主义文论家,因而使得从历史角度阐释文学内涵的做法也就成了文学理论史上的一个传统。总之,历史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于中西文学理论史上的一条潜在的理论轴线,文学无论亲近还是疏离历史,都把历史认定为自身不可或缺的参照系。在历史主义文论家看来,文学和历史的内在联系似乎是天生的、必然的。
但是,在20世纪初,随着俄国形式主义的兴起,文学研究开始放逐历史,抛弃历史,俄国形式主义之后的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论在文学研究中放逐历史的做法比俄国形式主义有过之而无不及,文学研究抛开历史维度的研究方法成了一种新的时尚。美国文学理论家M..H.艾布拉姆斯在其著作《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指出,我们应该把文学看成一种活动,文学活动包括四种要素: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当文学研究把其视点定于其中任何一极时,所产生的相应的文学理论都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和内涵。形式主义文论的文学研究就是将其视点集中于文学活动中作品的一极,亦即文学本文,在他们看来,本文,应该是文学研究的中心,文学文本产生以后,就具有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与作家、读者、世界不再有什么关系,因此在文学研究中不但要纠正那种“读者谬误”和“意图谬误”,而且必须割裂文本和世界、历史的联系,以回到文学研究的真正本体:文学文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法国结构主义认为旧历史主义只重视文学的外部规律,即文学与社会环境、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而忽略文学与人生、文学与语言、文学与作品形式的内在关系,这种做法必然会使文学研究丧失其应有的特质,因此要回到文学的“内部研究”,将文学的形式、结构、语义、叙事分析作为文学研究的中心,解构主义则走得更远,明确提出“文本之外一无所有”。就这样,在文学理论“语言论转向”的旗帜下,形式主义者在他们的文学研究中割断了文本和历史的联系,文学变成了文学文本的独自舞蹈,但无论如何这个舞蹈需要有背景、舞台,被驱逐的历史作为文学文本的舞台和背景仍旧在默默注视着形式主义玩弄的各种新鲜的游戏,当这些游戏变得不再新鲜的时候,这些顽皮的孩子又会重新记起自己的历史家园,重新恢复文学和历史的联系。
在这个问题上,新历史主义是对形式主义反历史化倾向的纠正和反拔,“新历史主义致力于恢复文学研究的历史维度,把注意力扩展到为形式主义忽略的,产生文学文本的历史语境,即将一部作品从孤零零的文本分析中解放出来,将其置于与同时代的社会惯例和非话语实践的关系之中。这样,文学作品、作品的社会文化语境、作品与其它文本的关系、作品与文学史的联系,就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因素和整体策略,并进而构成新文学研究范型。”[6](P204)他们将形式主义颠倒了的传统再颠倒过来,重新关注文学和历史、文学和社会语境、文学和政治权力话语的关系。格林布拉特研究文艺复兴的主体的自我塑形的目的在于,重新认识文学的性质,将文学看作是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认为在历史语境中有各种力量会对主体的自我塑形产生影响,而文学是其中塑造人性最精妙部分的文化力量,历史则是文学参与其间,运动于其间的“作用立场”。格林布拉特就这样通过自己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对文学和历史关系的重新关注,恢复在文学研究中的历史意识。重提文学和历史的关系,恢复文学研究中的历史意识,有利于克服形式主义将文学研究局限于封闭狭隘的文本中的弊端,使文学研究具有一种开阔的、恢宏的视野,给被形式主义引入死胡同的文学研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中西文学理论史上对文学与历史关系问题的论述
(一)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对文学与历史关系的论述
中国文学理论史上是通过对诗和史的区分来界定文学和历史的关系的。大舜云:“诗言志。”[7](P1)许慎云:“史,记事者也。”[8](P58)也就是说,古代的文艺理论家认为,诗和史的区别在于它们的言说对象不同,诗歌在于抒情,史在于叙事,如果诗歌用于叙事,那么就是超越了自己的权限,就是非诗而史了。诗歌叙事是非法的这一信念,就使得文学叙事不能寄托于诗歌创作而产生和成长起来,叙事文学必须借鉴历史叙事的经验,必须积极地向历史叙事学习。“在长篇小说的形成阶段,演义体史实重述虽然唯我独尊,而其它类型的小说至少也托名为历史,因此历史学家仅次于说书人,为中国小说的创造性提供了最重要的文学背景。”[9](P46)这样,文学叙事就必须证明自己具有“历史性”才有自身存在的依据,人们评论叙事性的文学作品往往是用“历史”这一尺度来衡量文学作品价值的高低,所谓“文参史笔”、“班马史法”和“良史之才”乃是对文学叙事的最高评价。如果某一部作品被评价为“史诗”性的作品,说明人们对这部作品是非常推崇的。勿庸置疑,文学历来有一种历史崇拜的情结隐含其中,文学作品,尤其是叙事性的文学作品要写得像历史作品才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很多作家而言,他们以做社会的“历史学家”为荣。
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历来就有一种文史合一不分家的传统,比如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中有许多人就既是作家又是史家,并且他们并不是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只是因为他们的历史作品写得富有文采才被当成文学作品来阅读。这种“依史论文”的倾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支配着人们对传奇、戏曲和小说的看法与鉴赏。夏志清先生曾说:“在中国的明时代,作者与读者对小说的事实都比小说本身更感兴趣。最简单的故事只要里面的事实吸引人,读者也愿意接受。……职业性的说话人一直崇奉视小说为事实的传统为金科玉律。《三言》中没有一则故事的重要人物没有来历,作者一定说出他们是何时何地人,并保证其可靠性。……讲史的小说当然是当作通俗的历史写,通俗的历史读,甚至荒唐不稽附会上一点史实而不当作小说看。所以描写家庭生活及讽刺性的小说兴起时,它们显然是杜撰出来的内容,常引起读者去猜测书中角色影射真实人物,或导致它们作者采用小说体裁的特殊遭遇。前人对《金瓶梅》既作如是观,《红楼梦》亦然,被认为是一则隐射许多清代宫廷人物的寓言。……他们不信任虚构的故事表示他们相信小说不能仅当作艺术品而存在:不论怎样伪装上寓言的外衣,它们只可当作真情实事,才有存在的价值。它们得负起像史书一样化民成俗的责任。”[10](P109)中国的这种文史不分家的传统大都是以史观文,历史拥有绝对的权威,以致钱钟书先生感叹说:“流风积习,于诗则概信为征献之实录,于史则不识有梢空之巧词,只知诗具史笔,不解史蕴诗心。”[11](P363)人们只认识到文学具有历史性的一面,历史高于文学,大都没有认识到历史也有文学性的另一面,历史也必须向文学学习,历史也需要虚构、想象。
(二) 西方文学理论史上对文学和历史关系的论述但是,西方的这种文学叙事理论后来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在西方,小说在18世纪后期才正式命名,伊思•P•瓦特指出:“小说兴起于现代,这个现代的总体理性方向凭其对一般概念的抵制——或者至少是意图实现的抵制——与其古典的、中世纪的传统极其明确地区分开来。”[14](P78)在他看来,兴起于18世纪的“小说”确立了一种全然不同于传统的现实观。在传统文论中,“现实”是那种普遍性的、类别性的、抽象性的事物,而18世纪的小说家则认为“现实”是特殊的、具体的、个别的事物,这种“现实”正是以前文论家所认为“史”所叙述的事,这时,文学叙述的对象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文学叙事不再追随哲学,这样,西方小说理论就在一种史论意识中使小说离开哲学而靠近历史了,走上了一条靠近中国早期传统的道路,文学和历史有了更大的相似性和内在联系。正如华莱士•马丁在《当代叙事学》一书中指出的那样,“绝大多数的
十
七、十八世纪作者都或明或暗地否认他们在写小说或传奇。他们为自己的作品加上‘历史’、‘传记’、‘回忆录’等等名称,以便将自己从小说或传奇的无聊的、空想的、未必然的、有时甚至不道德的那些方面开脱出来。‘这并不是一部小说/传奇/故事’——这类说法经常以各类形式出现于前言之内。理查德森说《克拉丽莎•哈洛》不是‘一部轻浮的小说,也不是一部昙花一现的传奇,’而是‘一部生活与社会风俗的历史’。”[15](P41)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发生在我家中的一件事
- 第一次洗衣服
- 奇妙的秋天
- 游武夷山
- 我的乐乐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捉蚊记
- 善待蜜蜂
- 秋天的校园
- 厦门游记
- 乌龟和小象
- 第一次看家
- 大树哭了
- 妹妹,对不起
- 美丽的合欢树
- 软件工程师述职报告
- 主任工程师个人述职报告
- 社区主任述职报告
- 申报高级职称的述职报告
- 初中英语教师述职报告
- 办公室主任述职报告
- 小学教师述职报告
- 护士长述职报告
- 总经理述职报告
- 高级工程师述职报告
- 检验工程师职称申报述职报告
- 小学英语教师述职报告
- 申报中级职称述职报告
- 年度个人工作述职报告
- 采油工程师述职报告
- 关于广西振兴高等教育的政策分析
- 简论网络平台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关于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 关于中澳合作办学中职业规划与发展管理课程开发与实践
- 关于手机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 简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 试析大学校园景观和校园文化
- 关于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视角谈高等教育改革
- 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类社团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 关于中国大学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评析
- 简论建设高校网络文化技术平台的思考
-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研究
- 关于独立学院党校建设之思考
- 关于网络空间交往行为视角下对网络道德缺失的反思
- 感悟《西门豹》语言的无穷魅力
- 《西门豹》预习解析
-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建议
- 《燕子》教学设计之九
- 《燕子》教学设计之五
- 《西门豹》课文内的成语解读
- 《燕子》教学设计之一
- 李吉林教学设计——《燕子》
- 《燕子》教学设计之四
- 根植语言 品味体验《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夸父追日》教学建议
- 《燕子》教学设计之三
- 《燕子》教学设计之六
- 《女娲补天》预习解析
- 《燕子》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