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完整、系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共产党对现代化内涵的科学揭示:完整、系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3.1 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指向: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追赶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的中心任务就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现代化并不仅限于经济领域,现代化一经启动,必然是全社会、全方位的现代化,是整个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逐步清晰,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的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指出,现代化不限于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四个方面,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党的十三大更是进一步地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1.1 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启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事业成为了全党工作的重心。在社会全方位的现代化中,经济现代化无疑占据着首位,经济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要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邓小平反复强调,贫穷落后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第三步战略目标所构想的,从21世纪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50年,时间跨度比较大。因此,党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在十五大上进一步对新世纪前50年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三步走的设想: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分阶段一步一步地加以实现。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决心,贯穿着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同时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手段与现代化目标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不仅仅是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建立坚实的物质文明,还要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即实现政治的现代化。邓小平始终把民主政治建设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同社会主义现代化联系在一起。他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民主与社会主义不可分,同样,民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也不可分。政治民主化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前无古人,艰巨复杂,要完成这项伟大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这必须以民主为基本条件。
发展民主的正确途径,就是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正如邓小平在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980年8月,在深刻总结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严重教训时,邓小平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意思、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的政治体制问题,是导致“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国的政治的现代化,就是搞好民主和法制建设。
在邓小平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概念。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法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五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关键,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1.3 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文化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是与经济、政治并列的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称。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后,邓小平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党的基本路线规定,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个总目标中,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精神文明是重要的一个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它不可忽视的地位。“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保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持,是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五大又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党的十六大更是明确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依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又一个重要论断。党的十五大鲜明地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谓先进文化,是指反映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在社会发展及其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现代化”或“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现代化的主旋律,也是现代化的关键。任何社会的现代化进展状况,最终都要通过人的现代化来实现和体现。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内动力,也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内在条件。党所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实际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目标。人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文化现代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任务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因此,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从我国国情充分,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3.2 中国现代化的经济体制安排: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化的实质是现代制度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围绕现代化目标建立了一整套的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按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划化和程序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其中对中国现代化发展起着导向性决定作用的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彻底突破了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并不存在根本对立的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呼唤着健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3.2.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全球化 浪潮推动了全球市场的开放和形成,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不由自主地卷入了这个全球性大市场。虽然经济全球化存在着风险和挑战,但它也有利于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有效配置,提高了配置效果,使参与国获得发展的多种机遇,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为了更直接地参与世界经济市场,推动我国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遵循市场发育的普遍规律,必须加速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历史进程。 3.2.
2、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的市场化进程。
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必须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不简单是在社会总资产中保持公有资产的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公有制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要占支配地位,要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不仅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了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如股份公司、企业集体、股份合作制、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公有成分等。党的十五大明确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形式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收入分配结构。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同时,在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分配方式还要与市场经济的规则相适应。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体分配方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则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存在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通过两个层次体现出来的:一是在全社会范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大比重,起主导作用;二是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总收入中,按劳分配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我党在十五大上明确提出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应体现一般劳动的价值,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应体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以激发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精神,还应体现包括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的价值,以集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基于此,我党在十五大上还明确提出,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党的十六大报告则则承认要素可以参与分配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各种要素以贡献的程度参与分配。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规律的作用,缩小政府调控范围,转变政府职能。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忽视市场规律的作用,党政不分,政企职能不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和调节是建立在公有产权、指令性计划、统收统支财政和非独立银行体系基础之上的。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我党对政府在现代化当中所应承担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在经济发展中市场竞争机制发展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大,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得到有效发育,而政府调控的范围则在不断缩小。“要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必须实行政企分开,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都要走上市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而政府的职能是实施宏观调控,……要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发展各种商品市场,而且要培育、健全各种生产要素市场……”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政府调控的范围也在不断缩小。层层分解的指令性计划被逐步废除,代之以指导性计划,且主要限于宏观方面,是中长期计划。国有企业逐步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和控制,开始面向市场。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已经不复存在,个人和企业在资金积累和资本投资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政府已经放弃了对绝大多数产品的价格控制,产品市场已经基本上取取代了过去按计划生产和分配的体制。地方政府对本地市场的保护也在逐步减少。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虽然远远低于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但也有了很大进展。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的事已甚少发生,而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则较以前有了明显进步。
3.3 中国现代化的城乡变迁:打破城乡壁垒,推进城市化进程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中的工业化、政治领域中的民主化、法治化,以及社会领域中的城市化。从社会变迁的视角看,城市化是工业化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是伴随工业化发展的自然过程。建国后,我国的城市发展、城市化进程与我国的工业化道路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化道路与工业化道路是相辅相成的。我国的城市发展政策完全服务于国家工业化战略,也完全依赖于工业化的布局安排。过去由于并未完全认识到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之一,我党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方面走了一段弯路。
3.3.1 城乡壁垒的形成及我国城市化战略方针的历史回顾
城市化的具体表现之一是人口城市化,即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前提应该是农业人口能够自由向城市流动,而我国由于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尤其是重工业建设,从1958年开始,实行了户籍管理制度及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和政策,通过在户口、就业、住房、粮食和副食品供应等方面设置障碍,严格控制人口由农村向城市和集镇迁移,从而以强硬的行政手段控制城镇人口、尤其是大城市人口的机械成长。户籍制度的实行,虽然严格控制了人口的流动,防止了城市的过度膨胀,在当时有不得已合理的一面,但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从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化发展的意义上来说,却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最大制度障碍,它进一步加深了我国城乡之间“二元结构”的矛盾,成为我国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一道“柏林墙”。改革开放初的十年,虽然在人员流动上有松动的迹象,城乡分隔的二元体制有所松动,但并未根本改变。城市依然集中了社会中的大部分福利,城市依然是政治、经济增长、商业服务和文化娱乐的中心,城市的就业、住房、医疗、福利、社会保障及教育等方面,仍与城市户籍身份密切相连,城乡居民在身份、地位上仍然存在巨大差别,户籍制度仍然是分隔城乡的坚实壁垒。
过去由于对城市化在现代化中所占的地位认识不清,特别是对现代化的内涵认识的不完全,我党历史上曾采取了一些严重阻碍城市化发展的政策,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上山下乡”运动。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采取的“上山下乡”政策作为一项政治政策,主要是从当时社会安定和社会就业的角度制定的,那么从城市化的角度来看,这项政策实际上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出现了历史上的倒退,是一种“反城市化”运动。二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三线建设”。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我党过于严重地估计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和战争危险,不切实际地提出了以备战为中心的“三线建设”,使经济布局变成了军事布局。以“靠山、分散、隐蔽”为原则的“三线建设”,使工业进一步远离城市,失去了基础设施的依托,不仅损害了工业效率,限制和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更给国民经济的发展事业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三是人民公社。在农业合作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民公社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在农村的微观组织基础。是不考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要求,只凭主观愿望、不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表现。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分配上大搞平均主义、在人民公社化过程中大刮“共产风”。四是分配政策。为最大限度地积累资本,在没有其他外援而又要进行大规模重工业建设的情况下,我国被迫采取了最大程度压低社会总消费的方式以进行工业扩大再生产。由此,必然采取的措施是,压低国民总消费,限制城市人口数量(因为城市是社会消费的主要场所),在城市安排工业项目,但限制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使城市基础设施发展速度最大也只能接近工业化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最低要求。
20世纪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大量按政策回城返城的知识青年给城市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党在1978年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方针。尽管后来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但在1980年仍然强调不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安排新建大中型工业项目,我国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的方针没有大的改变。
3.3.2 打破城乡壁垒,推动城市化进程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化在发展中国现代化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的不良后果进一步暴露。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化滞后妨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阻碍了农业劳动力方式的革新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根本上是限制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二是妨碍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且不利于我国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因此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就必须打破城乡分隔体制,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的有序流动。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农民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求职、打工的一些限制的逐渐取消,大批的农民开始涌入城市。限制人员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虽然在短时期内不能立刻取消,但是城乡人员的互相流动已不再是难于逾越的鸿沟。随着中小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的功能逐步健全,服务性产业发展迅速。城乡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城市现代化的辐射功能增强,城乡共同发展的格局开始形成。特别是人口流动的加速,使得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大大增加,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在改革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党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十六大上明确提出了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发展的新的战略指导方针:“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时期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3.4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选择:综合现代化发展道路
随着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是动态的,各国所进行的现代化也有着不同的内涵。比如说,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城市化,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则是非工业化(工业转移+工业升级)、逆城市化(城市扩散+信息化)。根据中国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及世界现代化发展趋势,必须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使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在健康的轨道上快速前进。
3.4.1 综合现代化发展模式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现代化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继出现的后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再现代化、继续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等现代化理论,给予了现代化全新的内涵。早先的现代化,其核心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工业成就是极为巨大的,但工业社会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环境灾难,生态退化,污染扩散,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认识到必须进行生态现代化,必须通过协调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促进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在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物质生产扩大物质生活空间,满足人类物质追求和经济安全;而在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的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知识和信息生产扩大精神生活空间,满足人类幸福追求和自我表现。第一次现代化是以发展工业经济(工业化)为特征的经典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是以发展知识经济(新经济)为基本特征的新现代化。各个国家都必须根据自己所处的现代化发展阶段,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3.4.2 科教兴国战略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党对科学技术在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极为深刻。“四个现代化”之一就是科学技术现代化。邓小平更明确地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江泽民则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科技革命出现新的高潮,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低的重要因素。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都在加紧调整科技和经济战略,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党及时认识到了这一激烈的竞争形势,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根据当代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潮流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及时制定并实施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1995年,我党正式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3.4.3 可持续发展战略3.4.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3.5 几点启示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也日益丰富、科学,从中国现代化的制度安排、社会变迁、目标指向及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等各方面,综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完整、系统的发展模式。
3.5.1 正确认识“追赶型”现代化的含义,坚持走综合现代化发展道路
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其发展道路是沿着人类文明的主航道航行,从第一次现代化到第二次现代化,由工业革命推动第一次现代化进程,进入工业社会;第一次现代化发展成熟后,自然开始了知识经济时代,由工业社会转向了知识社会,进入第二次现代化。两次现代化是自然发展,先后进行的。发展中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尚未完成,必须完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同时,面对世界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发展中国家还必须追随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进入知识信息革命,开始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因此,发展中国家比较合理的选择是,同时进行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实现工业化和知识化的协调发展,即走综合现代化道路 。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所采用的虽然是追赶型现代化发展战略,但这并不代表中国要完成第一次现代化之后再进行第二次现代化。中国是个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大国,因此中国必须结合自己的现代化水平和国情,开辟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以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第二次现代化水平。中国共产党对此有了正确的认识。如: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等。都是在实现第一次现代化目的的同时,努力追赶世界第二次现代化浪潮,特别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表明我党在选择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时,对“追赶型”现代化发展战略有了十分明确的思路,即走综合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3.5.2 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都必然是这个国家民族自身传统基础上的“自我发展”,不是也不可能是抛开了传统而无起点的凭空制造,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传统的中断。现代化的历史是由西方国家启动的,现代化也曾一度简单地被认为是“西化”。诚然,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至今仍然处于世界的前列,但这并不等于现代化不要传统文化的承载。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国文化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精华。我们有全力,也有能力,根据现代的社会性质,根据我们现代文明主体的利益和意志,根据现代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认真地、全面地清理它、批判它,并从中找出有用的因素和成份,加以改造,以资利用。
3.5.3 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是全面的、全方位的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转变,是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过程,几乎涉及人类活动和人类思想的一切领域。它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过程,不能用经济上的增长和进步,物质文明的成就来衡量社会现代化。同样,中国的现代化也决不能归结为某一方面的现代化,而是系统整体的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整体变革过程。鉴于此,我党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这一科学命题突出显示了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已经从一般的经济和技术的层面进入到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互相关联因素的系统整体的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发展经济,也要积极支持生态系统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还是民主、法制健全。人民生活富裕,社会物质、文化发达的现代化;同时,也是全面地建设人自身,包含了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过程从客体上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史,是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演进史;就主体而言,则是人自身的发展史。因为现代化不是一个游离于人之外的预定的自然历史过程,而是一个由人作为主体参与的,并影响其过程的发展历程。人的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条件,又是社会现代化的动力,还是社会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我党于2001年正式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成人的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现代化的根本宗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览榕洽生态园
- 秋天来了
- 中秋十五
- 秋季田径运动会
- 贝壳
- 4×100米接力赛
- 热闹的世界之窗
- 班里的自我介绍
- 我学仰泳
- 我当值周生
- 武汉
- 我学会了自由泳
- 我家的星期天
- 诚实
- 金色的海滩
- 述职报告模板2
- 述职报告(质监局)
- 电大副校长年度述职报告
- 中学副校长述职报告
- 述职报告-中学政教主任、工会副主席
- 申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述职报告2
- 述职报告(教导处副主任)
- 大学党委副书记述职报告
- 年度述职报告
- 住宅办述职报告
- 小学教师本人述职报告
-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述职报告提纲
- 中学校长个人述职报告
- 领导干部述职报告(报表)
- 申请中级职称述职报告
- 试析高校毕业班学生的安全现状与对策
- 关于锅炉原理实验教学研究探讨
- 简析高校共青团参与校园维稳工作的探讨
- 试论高校图书馆“五心”服务
- 关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 关于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业管理探究
- 浅析影响青少年思想品行的重要因素
- 关于电工实习教学改革研究
- 关于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现状及意义
- 试析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工作的思考
- 关于新时期高校科学化“导生制”管理模式运行探析
- 关于高校思政课引入大学生表达思想观念的探讨
- 高校危机管理研究:论网络传播媒介的分析
- 简论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试析河南城建学院特色专业建设探讨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