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议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议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议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审计 理论 结构是构成审计理论者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组合,它本身就是一个逻辑系统。构建审计量结构首先涉及到逻辑起点的选择 问题 。选择不同的逻辑点往往形成不同的理论结构。审计理论结构正确与否及其对审计理论结构。审计理论结构正确与否及其对审计实践指导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逻辑起点选择的正确性和 科学 性。

一、 逻辑起点的特征

从 哲学 的角度讲,逻辑起点指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全过程出发点的概念、范畴或判断,也叫做上升的起点。

逻辑起点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它的实质 内容 表现为该体系中最抽象、最一般、最简单的思维规定。

第二,它是自己所处体系中的直接存在物,即它必须是不以该体中任何其他范畴中为中价的前提的范畴。而任何其他范畴反倒必须以它为基础和依据。

第三,它应该揭示"细胞"形态的内在矛盾以及对象整体的一切矛盾萌芽。即是说,起点范畴本身所包含的矛盾是整个范畴体系运动、 发展 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整个体系不是这些矛盾在各种条件下合乎逻辑的“生长”和运动。

第四,它与形式逻辑系统中的公理不同,它既不是任意的和暂时承认的东西,也不是随便出现和姑且假定的东西,而是为后来的事物运动过程所证明把它作为逻辑开端是正确的。

第五,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逻辑起点范畴作为它所在系统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同整个体系发生着多方面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方式如何,不仅规定着整体的本质,而且也规定着起点范畴在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因此,要想确实弄清被确定的起点范畴的意义,就必须对整个体系展开多方面层次的综合性论证。①

二、审计理论结论的逻辑起点的四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构想及其评价

第一种构想,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我们称以此为基础建立的理论结构为"假设导向型审计理论结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假设是审计人员对那些未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做出的合乎事理的推断。审计假设是演绎的先决条件。

以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许多学生主张以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主要受 自然 科学 研究 方式的 影响 。审计假设是前提条件,但不是推理的逻辑起点。审计假设是为实现审计目标而设立的前提,其实质是对审计主体、审计客体的一种时空限定。因此,审计假设只能是论证审计理论的基石,以它作为逻辑论证起点却有些牵强。

第二种构想,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我们称此为基础建立的审计理论结构为“本质导向型审计理论结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只有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把握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只要正确地确立了审计的本质,也就顺理成章地确立了审计理论结构。”②

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 规律 性的正确反映,然而把审计本质作为审计理结构的逻辑起点则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从逻辑学角度,审计本质不具备作为逻辑起点的基本特征。审计本质揭示的是审计这一事物更深层次的规律性,它不能成为逻辑起点;其次,从审计理论与审计审计实践的关系看,审计本质属于纯理性的范畴,以此作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易使审计理论脱离实践,使审计理论失去与外部 经济 环境的密切相关性。 社会 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对审计产生影响。再次,把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易造成审计理论内部结构离散与脱节。科学和完整的审计理论结构应该是结构严密,各组成要素相互连贯,浑然一体的。在这个结构中,要求具备一个具有一定内聚力、向心力的逻辑起点,通过它能把审计理论结构各组成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严谨的整体。如果失去了这个逻辑起点,其他要素便无由存在。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为逻辑起点却不具备这种功能。无论我们把审计定义为“查账认”、“过程论"或”"控制论",审计的 方法 、程序并不会因此而不同。

第三种构想,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我们称以此为基本建立的理论结构为"环境导向型审计理论结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环境与外环境有机的总和,审计内环境决定审计的本质,从而决定审计职能;审计外环境决定审计目的。……审计目的、审计本质、职能与审计目标最终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审计环境中。"③

以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结构逻辑起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审计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要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由于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审计实践是在一定社会经济、 政治 环境下,为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而发展完善起来的,因此,我们应该把审计理论研究的视野扩展到审计系统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 法律 环境中去。然而,把审计放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中来研究,并不意味着审计环境的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因为环境是指存在于系统之外的对研究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研究审计离不开审计环境,同时,审计环境不是审计本身,它并不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要素。

第四种构想,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我们称以此为基础建立的理论经结构为“目标导向型审计理论结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目标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④

审计目标是整个审计理论结构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是所有审计理论的最补出发点。⑤笔者赞同这种观点,本文将对此具体 分析 。

三、审计目标是审计 理论 结构的逻辑起点

鉴于以审计假设、审计本质和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带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审计目标应该成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现具体 分析 如下:

第一,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审计目标具有作为逻辑起点的基本特征:首先,审计目标的确定并不是主观臆造的产物,它反映了审计过程中内在的必然联系,审计目标对审计这个人工系统的其他构成要素要决定或制约作用。审计因为需要而产生和 发展 ,但审计本质一经形成,就相对稳定。审计目标的提出,应反映审计本质,并促进审计本质和职能的否则,就是不切实际的目标。其次,审计目标属于审计理论结构并居于起点地位,决定和制约着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和审计准则。审计假设在于对审计系统,同时审计系统又通过审计目标去适应外部环境,退即审计目标制约着审计假设。基本审计概念是为实现审计目标而界定的。审计准则是人们为了保证审计目标实现而制定的用来指导和制约审计主体行为的规范,即审计目标是制定审计准则的制约因素。由此可见,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的直接存在物,任何脱离审计目标需要而建立的审计理论结构及其要素是不 科学 的,再次,审计目标必须通过外部 经济 环境给予规定和说明,是审计发展的 历史 起点,具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点。最后,审计目标包含了审计活动的“基因”,是审计活动中一切矛盾的“焦点”,是审计系统运行的导向机制,是审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从系统论角度看,目标对行系统是至关重要的,按一定目标运行是一切系统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对审计这一人工系统来说,目标表明人们为什么要设计这一系统,目标是人工系统存在的前提,是决定系统其他要素的基础。因为人们只有有了某种需要才设计某一系统,为实现系统目标,必须以假设的形式对其环境进行抽象,以建立系统的教研运行机制。系统在特定环境下向某一方向运行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这就是原则(或准则)。可见,审计目标决定了审计系统应使用的 方法 和程度,是引导和制约审计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尤其在缺乏明确的可供遵循的审计准则时,审计目标也是审计行为的判别标准。同时,审计目标直接反映着 社会 经济环境的变化,审计受外部环境变化 影响 很大,而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对目标期望的调整和重新选择。如,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简单的业务决定了审计目标主要是审查 会计 帐目有无错误和弊端;社会各界对 企业 财务报表依赖性的增强决定了审计目标主要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未来的盈利能力作出职业性判断等等。总之,作为引导审计行为导向的审计目标,构成了审计系统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对于系统的重要性决定了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的客观必然性,以此为逻辑起点构建的审计理论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稳定的和有序的系统。

第三,从审计计理论的性质看,由于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要求审计理论经必须密切联系审计实践。由于审计目标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产物,它是审计环境的需要和审计系统内在的本质的统一,而审计目标合理与否,又能及时受到实践的检验。因此把审计目标作为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能增强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使审计理论日趋完善。总之,审计目标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比较科学的。

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以此为基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思路如下: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基本概念--审计准则。审计目标要素处于该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起头驾驭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作用。它直接与社会经济环境相联系,决定和影响审计系统的其他要素。在审计目标的指导相联系,决定和影响审计系统的其他要素。在审计目标的指导下,审计理论需要推理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审计假设。审计假设是根据审计目标的要求,对客观经济环境的合理推断。审计假设作为前提条件,支撑起审计理论结构。在审计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对审计实务的 总结 和提炼,提出审计概念。审计概念既承上依据审计假设,又启下指导审计准则的建立,审计准则直接指导审计实务。审计结构作为一个理论系统与审计所依丰存的社会经济环境还发生相互作用关系。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结构的作用关系表现为理论结构的构建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并随着环境的变革而变革;审计理论结构对审计环境的反作用则表现在审计理论通过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与解释作用不断改善环境之状况。

注释: ② 转引自蔡春博士论文:《审计理论结构 研究 》,1991年34页。

③ 刘兵:《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及审计理论体系》、《审计研究》,1995年4期。

④ 徐政旦、谢荣:《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审计模式的若干原则》、《审计研究》,1987年4期。

⑤ 李若山:《审计理论结构探讨》、《审计研究》1995年3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可爱的小弟弟
致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一封信
游南湖乐园
我的小台灯
我的母亲
我的铅笔盒
读非常小男生和非常小女生有感
第一次叫明星签名
可爱的小鸡
2008年的北京
我抽屉里的小相册
我和大象合影
看大海
中秋游园会
保护环境
脑卒中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临床康复与护理
输卵管结扎的心理护理
“5S”服务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社区康复与护理
浅谈产程的观察与护理
62例高血压脑出血昏迷病人鼻饲并发症及护理
三七三醇皂苷配合抗高血压治疗预防高血压性脑卒中
谈谈会阴切开术与助产技术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半夏水蛭治疗寒哮证临床观察
磁共振全身弥散在肿瘤性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初探
探讨颅脑外伤后意识模糊患者的临床护理
健康教育能有效抑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临床观察
1例宫角妊娠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护士长的管理体会及临床护理
乌头碱急性重度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治疗体会
《难忘的一课》相关链接
抓重点讲词析句重联系以情促读──《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评述
激发学生情感 倡导自主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谈
《狼牙山五壮士》课后反思
搜集资料与学习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有感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实录
台湾的光复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后记
《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实录
评《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实录
运用电教激发学生的情感──《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有感
 《狼牙山五壮士》导入新课教学反思
屹立 眺望 望望──《狼牙山壮士》词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