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中学生词汇学习策略和兴趣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高中学生词汇学习策略和兴趣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高中学生词汇学习策略和兴趣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高中学生词汇学习策略和兴趣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 一项实证调查

4.1开展此项实证调查的现实需要及调查内容

据笔者收集到的资料,国内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对象大都是本科院校的学生,关于中学阶段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很少。中学是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也是打基础的阶段。新的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英语学习提出了具体要求,学生必须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协调发展。而词汇方面的发展是基础。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兴趣是词汇发展的关键。基于此种原因,我们专门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4.1.1 调查方法

4.1.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某重点高中和某农村高中的二年级学生各50名。他们已经有近5年的英语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而且,相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这是选择他们作为调查对象的原因。调查工具为问卷,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调查,主要调查学生的各科成绩、英语成绩和词汇量在全班的位置;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元认知水平。要求学生尽量选择和自己实际相符的一项。第二部分为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调查。要求学生在五级刻度表上按“A”(总是使用)到“E”(从不使用)的顺序选择和自己实际最相符合的一项。第三部分为问答题,主要用于证实学生的答题是否有前后矛盾。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分类主要参照O’Malley 和Chamot的学习策略分类方法。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计划、自我检查、选择性注意和自我成就评估。认知策略包括重复、查字典、练习、阅读、猜测、分类和联想七种。

4.1.1.3 调查结果4.1.2 讨论 根据调查结果,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从表1可以看出,除选择性注意一项的使用人数达到61%之外,其余三项使用人数的百分比都很低。只有23%的学生报告在学习之前有预先计划,16%的学生经常复习,13%的学生从不复习。对“你是否对自己的学习经常自我监督和评价”一题的回答,只有36%的学生回答“是”,59%的学生回答“不是”,另有5%的学生回答“不知道”。选择性注意一项用得最多的原因可能是和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指出重点、难点,并提醒学生注意有关,而对于其他几项教师则可能很少强调。由此可见,高中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普遍不高,且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很大。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预先计划自己的学习(占77%),不会监督、评估自己的学习(59%),不会经常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71%)。由于元认知水平的缺乏,所以大部分学生不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从答题的情况来看,成绩处于中等或以上的学生使用的元认知策略多于中下学生。

表1 高中学生学习策略调查结果

类 别 策 略 使用情况(人) 所 占 百 分 比(%)

No 43 77

选择性注意 Yes 34 61

No 22 39

自我检查、复习 经常 9 16

偶尔 40 71

不复习 7 13

自我评估、监督 Yes 20 36

No 33 59

其它 3 5

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 重复/死记 Yes 49 86

No 7 14

查字典 Yes 44 77 练习 Yes 34 60

No 22 40

阅读(通过阅读

掌握词汇) Yes 39 69

No 17 31

猜测

Yes 48 85

No 8 15

分类 Yes 18 31

No 38 69

联想 Yes 19 33

No 37 67

注:N=56, Yes表示使用, No表示不使用。上表中的各项认知策略的具体含义见附录。

表2 高中学生各科成绩和学习兴趣调查结果

类 别 人 数 所占百分比(%)

各科成绩 中等及以上 38 67

中下 18 33

英语成绩 中等及以上 33 58

中下 23 42

英语词汇量 中等及以上 26 46

中下 30 54

英语学习兴趣 较喜欢-非常喜欢 44 77对英语老师的认同感 较喜欢-非常喜欢 33 58

勉强-不喜欢 23 42

注:N=56

从表1的统计情况来看,高中学生在词汇学习中采用多种学习策略,但是,死记硬背策略(机械记忆)明显多于活用策略。

在列出的七种认知策略中,使用得最多的是重复/死记,不使用的人数只占14%,有86%的学生在不时地使用。说明高中学生把死记作为主要学习策略。尽管这种学习策略效率很低,但大多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临阵磨枪,突击复习,不得不死记一些内容。在元认知策略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71%的学生到考试之前才复习。要在很短的几天时间里把所学的内容复习完,他们也只好死记一些主要的东西了。这也证实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另外,这种现象和教师的教学关系密切。有的教师一个生词用同一个声音和语调带读十来遍,然后规定学生一个单词抄写十几个。当然,我们不是说这种教学方法不行(在学习初期或者效果不错),但是,如果长期采用一个模式,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认为学单词就是死记,把死记硬背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再者,教师没有教授有用的、能够促进长期记忆的学习策略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如在这几种策略中,使用得最少的是联想和分类,前者“总是使用”和“经常使用”的百分比分别为3.6%和10.7%,后者则为0和1.8%。七种认知策略使用的频度顺序为:重复/死记>猜测>查字典>阅读>练习>联想>分类。该调查结果和王蔷、吴霞(1998)得出的大学生学习策略的调查结果差不多相反。这说明学生的学习策略也有一个发展过程,由早期的机械记忆为主向以活用记忆为主发展。 英语学习兴趣包括对英语语言的兴趣和对英语教师的认同感和所授课程的喜爱程度。从调查情况来看,高中学生对英语这一科感兴趣的人数较多,达到了77%,有58%的学生喜欢上英语教师的课。但是,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不喜欢上英语老师的课。

而且,也可以看出,有58%的学生在“学习兴趣”一栏选择了“B”(喜欢),“对英语教师的认同感”一题的选择答案也是“B”(喜欢);前一题选择的是“E”(厌恶),则后一题选择的也是“E”(厌恶)。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所授的课和学生对该科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学生认为教师的课上得好,有趣味,就会对教师产生好感,继而对该科产生兴趣。这就是学习兴趣的迁移。众所周知,较好的学习效果往往来自较高的学习动因,而较高的学习动因又是来自较浓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寓教于乐,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

4.1.3 调查结果评述

高中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学生从不计划自己的学习过程,也不进行自我监督、评价。认知策略方面偏重于机械记忆,尽管有59.6%的学生认为词汇不要死记硬背,但实际上有86%的学生经常使用这种策略。能促进意义——词汇网络形成的活用策略如上下文、阅读、分类、联想等方法没有成为学生学习词汇的主要方法,一方面在于教材的编写问题,另一方面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这些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来源,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兴趣应该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4.2 学习迁移影响下的中国学生二语词汇发展模式中国学生由于缺乏外语学习的自然语言环境,所学到的知识被提取和运用的机会少,加上应试教育迫使教师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接受性知识的灌输,学生的接受性知识的发展快于产出性知识的发展。大量接受性词汇得不到活用而成为认知词汇,出现了产接之间的严重不平衡发展。

学习策略和学生的兴趣是影响认知加工的重要因素。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在学习中能够集中注意,使大脑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而合适的学习策略能促进单词信息加工和变短时记忆为长期记忆。

当然,二语词汇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涉及的因素还有很多。这里所说明的仅为主要因素。根据以上的分析,提出迁移影响下的中国学生二语词汇发展模式。见图1

注:实线代表直接影响,虚线代表间接影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