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语文教学论文]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是运用的前提,会用语文的习惯是学习语文的归宿与落脚点,即叶老所说的: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而能力的培养也好,习惯的形成也好,唯一的途径和方法是强化训练,这个训练的主体当然是学生自己。所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是语文学习自身的必然需要。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会而且会学,无疑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高境界。现代教育论也告诉我们,基础教育要着眼于未来让学生终身学习,学会学习是教育的发展性目标。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严把预习关;教师要有所不为,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课外阅读三个方面阐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心然趋势。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预习 主体 阅读
【正文】
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师们都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其具体表现可以归结为“三少三多”:教师讲得比以前少了,学生的自学比以前多了;教师在课堂上占用的时间少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多了;教师满堂问的情况少了,学生提问的机会多了。这种局面的产生给人以如沐春风的感觉,也使人对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在教学中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是关系到教育教学思想的大问题,只有做好了给教师和学生“定位”的工作,才能谈得上如何去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如何去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关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少教师在心目中有这样的模糊认识,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说得越多,做得越多,教师的作用体现得就越充分。其实不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满嘴冒白沫,但学生的脸上仍是一片茫然。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把这种教学概括为“高耗低效”的教学。我认为,要想使教学改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就必须改变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改变课堂教学呢?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严把预习关。
二、教师要有所不为,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为所应该为”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教师在教学中有所不为,也是摆正教师位置的一个方面。只有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应该做和能够做的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保障,其结果是利于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同时,这样做也把教师从无效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利于改变当前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状况。大体说来,教师的“有所不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再去教。
课前应该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在阅读教学中,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了解和测评,并以此为前提进行教学。对那些学生已经通过自学达成的目标(如生字的读音、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等),教师就不要再花费精力去讲,去教。当然,在除了预习以外的其他环节,对那些学生能够自达的初级的、浅层次的目标,也应该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完成。
2、学生已经知道的不再让学生去学。
有些知识学生在预习中已经掌握,有的知识是他们具有相关的生活体验,有的是通过课外阅读和影视等媒体知道的。所以既然学生已经知道了这些知识,我们的教师就没有必要再按部就班地去演早已编排好的“教案剧”,否则,就是无视学生的存在和实际水平,拿学生当“傻子”去教了。
3、学生能合作达标的教师不再去帮。
随着各种“主体性”实验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而且,不难理解,在学生终身学习的过程中,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也是获取知识的一种常见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但学生能够学会自己不能学会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及恰当地与人交际等多种能力。既然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达成一部分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师就不用也没必要再去帮助学生,否则,我们就会出于好心而做出不利于学生更好发展的事情。
4、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的不再去做。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教师,学生某个字写错了,本来再练习几遍就可以改正过来,教师却罚学生把这个字写100遍;有的教师让学生整篇整篇地抄写课文,而课文中有大量的二类字,学生根本就不会写;有的教师这样来教育爱写错字的学生:“×××,你如果再写错字,就用教鞭打你的手!”吓得孩子一边写字,一边手不停地发抖……这些做法,有的是对学生学习知识没有好处,有的是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不利,这些事情,我们的教师都不要再去做。
5、学生不愿去做的不强迫学生去做。
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广大学生所不愿接受,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的教学只注重了教材的要求,却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有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早已厌烦,教师却还在乐此不疲地用。教学不但要考虑教学内容,更要考虑接受教育的对象——学生,考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不强迫学生做他们不愿做的事,这样的教育和教学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和教学,才真正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因为学生毕竟是教学的主体。如果我们的教师注意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就会更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6、对学生的发展起不到良好效果的不要去做。
在教学中,无论我们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我们都是为了收到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在教学实际中却有不少违背这样的初衷的做法,如在一些评优课活动中,教师反复让学生进行演练,把答案背得滚瓜烂熟,其结果不但无助于学生掌握新的知识,还给学生以弄虚作假的印象。
三、注重课外阅读。
教材是个例子,它是学生学习规范语言的范例,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载体。学生学语文首先要学好这些范文。但仅仅学好这些范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不但要善于在课堂上让学生以教材为例子,学习语言的规律;以教材为拐棍,尝试语言的练习;由教材作迁移,形成语言的技能 ……而且要有点及面,让学生凭借课堂学习中认识的规律,掌握的方法,形成的技能,在课后纵向延伸,由一篇带一批,或体裁相同的,或内容相关的,或写法类似的……大量进行课外阅读,这样既可以在延伸阅读中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又可以在广泛阅读中运用学法,巩固学法,以便更好的阅读。
总之,只要我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会学习,相信不久的将来,语文教学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它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2000年第9期《教育理论与实践》
《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现代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研究选讲》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圣诞老人的由来
- 感恩父母
- istmas Miracles(圣诞奇迹)
- 语写作得高分的9条制胜法宝
- 日食
- Learn To Thanksgiving
- I am grateful to my father (我感谢爸爸)
- 感恩父亲
- 文书信格式称谓差异
- Thanksgiving parents感恩父母
- Selfless love(无私的爱)
- The brilliant teachers(优秀的老师)
- 感谢我的朋友
- 老师像四季
- 诞树的故事The Christmas Tree
- 高层建筑楼前广场的设计方法初探
- 建筑施工中几种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
-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 浅谈提高煤炭运销管理水平须加强统计工作
-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 西方EVA价值评价与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 分析建筑工程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 “飞特族”冲击国企管理
- 角度过程能力指数及其在非对称角偏差下的推广
-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途径
- 居住区规划的理解
- 财务杠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 中国式国企管理60年
- 粤东北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的风水
- 创业板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案探讨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趣闻故事
- 《我不是最弱小的》美文欣赏 青蛙卖泥塘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重点问题探究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葡萄沟》写作指导
- 《葡萄沟》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考点练兵 积累篇
- 《葡萄沟》同步作文 家乡的特产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同步作文 马是人类的忠诚朋友
- 《我不是最弱小的》美文欣赏 聪明的虾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美文欣赏 春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美文欣赏 蝴蝶
- 《我不是最弱小的》趣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