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初中语文教师有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的策略

初中语文教师有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的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初中语文教师有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的策略

初中语文教师有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的策略 练清华

中文摘要: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广泛实施,教育科研已成为中学教师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让中学教师从“教书匠”顺利转变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是我们要深究的一个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师为例,结合教学、科研实践,对教师如何有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进行初步探究,以期对中学教学有所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教师 教育科研活动 策略探究

近几年在课改的推动下,学校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所认识,许多学校纷纷选题立项进行研究,“校校有课题,人人有科研”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但如何有效地进行教育科研活动还存在许多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科研实践,试着分析当前所遇到的教育科研瓶颈,并尝试探究出一个相对有效的教育科研思路。

一.现状分析

(一)教育科研准备阶段

1. 科研动机重功利,轻内需。在准备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时,没有从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着手,没有从课堂教育的矛盾中选题,没有成功的教育经验的依托。在教科研选题上“跟从”别人的多,加以创新的少,课题缺乏创新意识和时代特征。众多课题缺少差异,有特征,有个性的少,重复研究、低层次研究的多。如“自主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等课题遍地开花,大同小异。或者“穿新鞋走老路”,或者“穿别人的鞋,走别人的路”,惟独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而教师参与科研很多情况下都只是为了评优、评先进,为自己的职称评定,考核加分获取资本。各种论文评比活动多如牛毛,有些非正规机构也为收取论文评审而组织论文参评,教师为的是“名”,而他们为的是“利”。这样本来纯粹的,学术性的教育科研活动,其动机都已脱离了原本的需要,这种情况下进行的科研活动,其有效性当然必须打个问号?

2.科研目的重任务,轻引领。一些学校,对于教育科研,领导想的更多的是借此追求“品牌效应”,对于学校的老师,想通过参与省、市级的科研活动,来做出“名师工程”。所以,自然而然地绝大部分科研课题来源于上级教育部门布置的任务,更有的是课题是脱离于学校教学实际,而去“要”来的。但在研究一个不是在本学校教育实践中产生的课题,不是对本校成功的教育经验的总结,这种教育科研要有效进行,肯定需要更多的专家引领。但事实情况是,当课题任务下来之后,并没有后续的理论学习、专家讲座、专题研讨、实践反馈……直接把任务“推”给一线教师,试想一下面对一个陌生的、专业的、有相当理论高度的课题,他们又如何能进行有效的科研活动呢?

(二)教育科研过程

1.科研过程重撰写、轻方法。许多的科研活动、课题研究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增加了一两篇论文的工作量。其实从课题报告的撰写到开题论证,从课题计划的制定到课题研究的真正展开,有许多烦琐的“程序”。学校又缺少多教师这方面的系统培训,多大部分从事教科研的教师来说无疑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经验都没有。在科研活动中,没有有效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科研方法的支撑,所撰写出来的论文必然是言之无物,甚至不乏一些抄袭、拼凑的现象。这样的科研活动必然缺少有效性,至少是要走许多弯路。

2.科研活动重成果、轻过程。正如上文写提到的重视了“方案”和“报告”的撰写,而忽视了实施过程的历练,方案和报告写得尽善尽美,“理论”、“原则”叙述详之又详,而具体操作过程避重就轻,蜻蜓点水。任何一项科研活动,如果缺少了实践的检验,大都“纸上谈兵”,何来有效性?往往一个课题被束之高阁,等到结题时间快到的时候,才匆匆赶任务,完成论文、完成报告,然后顺利结题。当然,其中许多“成果”其实经不起一点推敲。

二.探究有效的科研实践活动

针对以上对目前科研现状的分析,我将试着结合我研究《深入解读教材,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这个课题的科研实践中,选取一些相对比较成功的经验,来谈谈我对有效的科研实践的探究。

(一)前期,要做好理论准备

《深入解读教材,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这个课题中,“解读教材”就有非常多的方法。有的老师朗诵非常好,整个课堂都能能给学生带来一种美的享受;有的老师基本功非常扎实,知识的讲解一丝不茍,学生知识就非常系统;有的老师非常用功,抓背诵默写十分严谨,学生或许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一篇课文的解读有许多种方式,要如何选择呢?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撑。 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都注意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的安排,有意识地补充各种资源,如果多媒体、课外活动,更重要的提供一些学生经历过,或者较为熟悉的文本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语文来源于生活”,比如《云南的歌会》一课,在学习当中可以适当放一些影片,让他们加深印象;并在学习后,学习一篇“厦门的赛龙舟”,同样是场面描写为主,这样可以做到知识的运用及迁移。这项工作非常系统,需要一定量的积累,我还在不断地努力当中。

在科研活动开始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方向,在接下来的科研实践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过程,要结合教学活动

笔者认为不仅科研课题的形成要来自具体的教学实践,更重要的是科研的过程需要紧密联系教学实践过程,套用一句话,就是“科研成果来源于实践,并且高于实践。”在研究《深入解读教材,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这个课题的过程中,我校开展了多次同课异构;同一课,不同老师上;甚至一个老师用不同方法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材的解读不断地深入,得到的结论也更加科学,这样的科研活动当然就更加有效。下面我以我的上《信客》这课的同课异构为例,来探究有效开展科研活动的过程及方法。

同样是长文短教,同样是以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为教学重点,但因为教学内容的侧重不同,导致教学方法的不同。设计一重点关注的是细节描写的分析及在写作上的运用;设计二关注的阅读方法的训练,以关键词为抓手,对课文文本及其主旨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设计一,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分析人物形象,并能运用到作文当中去。文本相对比较弱化,所做的是一个延伸文本知识点的教学。所以在设计一使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视频的运用、导拍DV等,都是在引导学生去关注细节描写的作用。而设计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种阅读方法,主要是运用对话教学法,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发现关键词,并以此在文本中找到相对应的内容,最终达到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目的。设计二的教学方法,相对设计一来看,就比较朴实,注重抓文本的落实,课文的理解,主旨的挖掘。

总而言之,设计一关注的是写作方法的赏析和训练;设计二关注的是阅读方法的训练,教学内容不同,直接导致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其中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教学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来加以选择、运用。

从这两堂课中,我们就可以得到这么一个结论: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时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大意义。当确定了教学目的,并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必须有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否则,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就要落空。由此可见,教学方法,就一定程度来说是关系着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问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蒲公英
辣椒
我的自画像
未来的笔
春雨
找春天
多功能笔盒
小河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我的自画像
家乡的小河变了
美丽的家乡
说说我自己
我喜欢的小狗
小胖猪观察记
初中学校教师办公室管理制度
职教中心教师办公室卫生制度
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员制度
小学微机房安全管理制度
中心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电教软件管理制度
教师办公室管理制度
小学学生申诉制度
小学教室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学校公物管理制度
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信息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网络教室使用守则
实验小学教师办公室管理制度
从检察权的性质看复转军人进检察院(2)司法制度论文(1)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检察机关之比较(7)司法制度论文(1)
电子商务与公证法律问题研究(5)司法制度论文(1)
中国律师应打造信用品牌(3)司法制度论文(1)
论我国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4)司法制度论文(1)
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4)司法制度论文(1)
浅议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方式(2)司法制度论文(1)
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2)司法制度论文(1)
中国律师应打造信用品牌(4)司法制度论文(1)
检察机关“初查制度”探究(3)司法制度论文(1)
香港与内地反贪机关的比较分析(2)司法制度论文(1)
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9)司法制度论文(1)
论行政司法行为(2)司法制度论文(1)
析公诉文书制作中的几个问题 (4)司法制度论文(1)
完善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的若干思考(8)司法制度论文(1)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火烧云》教学设计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片断
《灰雀》教学设计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找骆驼》教学设计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