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改进英语口语教学

浅析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改进英语口语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改进英语口语教学

论文关健词:言语行为理论 言外行为 口语教学

论文摘要: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分析目前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并探讨如何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来改进我国英语口语教学。

一、引言

二、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奥斯丁把人们说话时所实施的言语行为分作三类,即“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它大体与传统意义上的“意指”相同,即指发出语音、音节,说出单词、短语和句子等。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许多事情,达到各种目的,如传递信息、发出命令、问候致意等,这些都是通过言语来完成的动作。言后行为是指说话所带来的后果(何兆熊,2000)。

塞尔(1969;197习对言语行为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拓宽和发展。塞尔认为,语言交际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接一个的言语行为构成的。每一个言语行为都体现了说话人的意图。任何一句话,在一定的语境中,必定实施了一定的言语行为;反之,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必须通过某一句话语才能实施。塞尔整理了奥斯丁关于言外行为的分类,他根据适合条件出五种基本言外行为(representative; directive; commissive; expressive declara-lion ) 。

三、目前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发展需要有大量能够使用英语日语直接参与国际交流的人才。因此,传统的以阅读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目前对英语人才需求的状况。可喜的是,英语教学界也已经注意到了口语教学的重要性。从教材的编写到教学的改革都大大提高了口语教学的地位。一大批具有相当水平的英语口语人才涌现现出来。然而,这还远不能满足对英口语人才的需求。对于人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说”的能力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还处于末位。笔者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们英语口语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重视不足首先,重视不足来自于部门制定的大纲。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为例,它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大纲硬强调“读”和“听”。嘛志峰、陆效用,1998)其次,中考、高考都不考英语口语,这就使得师生对英语口语不太重视,甚至有些中学里从未有过口语教学。.

2.教师一言堂教师一言堂是目前口语课堂上并不罕见的现象。笔者了解到,不少教师上课几乎从头讲到底,留给学生开口讲英语的时间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口语能力较低,不敢开口说话。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教师未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形成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因此,教师要意识到学生英语口语的提高,归根到底得靠学生自己开口说英语,教师还应该多学习研究和口语教学相关的理论和教学模式,创造更有效的课堂口语学习。

3.口语操练刻板模式化除了“教师一言堂”外,笔者还注意到了另外一个现象。那就是很多教师确实也在积极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学生也的确开口说了,只是课堂效果却不太令人满意。很多学生仅仅是背会了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但使用起来总觉十分刻板。原来,在对话课堂上,很多学生只是地背诵课文里的对话,他们的对话表演几乎总是千篇一律,一个模子出来的。这种模式化的口语操练在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是有必要的,然而到了大学阶段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决不是靠机械的操练所能实现的。

四、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能成功地用英语进行交际。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靠单纯掌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需要有一定的语用能力。而长期以来过分强调了语言知识的重要性,对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了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下面笔者将探讨如何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来改进英语口语教学。

1.灵活处理课本对话英语课本上的对话,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际话题和一种可能的交际方式,不能让学生机械地背诵模仿。对于对话的处理,可以这样来进行:引导学生把这一话题放人他们自己的真实的生活中去。显然,每个人的思维、理解方式都不一样。即便是同一句话由不同的人说出,不同的人作为听众,在不同的场合,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对话进行这样的处理,并鼓励学生尽量真实地表现自己,对话就不再是刻板机械的操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自然也会慢慢地提高。

2.学会识别并准确理解运用言外行为言语行为理论的言内行为是话语的表达和话语本身,或者是话语的字面意思。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许多事情,我们日常交际中,通常都是通过说某一句话来传递言外之意。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我们若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识别并准确理解运用言外行为,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例如,当上课前教师走进教室,发现黑板还没有擦,可以趁这个时机对学生说道,"What beautiful hand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这一话语的言内含义是称赞黑板上的书写漂亮,而言外之意则可能是要求学生擦黑板。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言外行为,并尝试着自己也去运用。

3.培养学生善于运用间接言语行为,巧妙自如地进行交际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并不总是靠直接言语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提出要求的,而往往是通过比较委婉含蓄的途径即间接言语行为来进行交际。使用间接言语行为,不仅仅是山于礼貌的考虑,有时,间接的表达方式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多彩,更加有力(何兆熊,2000)。言语行为理论告诉我们,在口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从言内行为推断出言外行为、从字面意义推断出隐含意义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运用间接言语行为,把隐含意义、弦外之音巧妙地隐藏在字里行间,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生如何向别人请求帮助时,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以请别人关门为例,除了“Please close the door”这样的直接请求外,还有许多别的间接的方式。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去思考我们可能会通过哪些表达方式以请求别人把门关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在请求别人帮助时,我们可能会使用哪些间接表达方式。

以上几个方面是笔者对言语行为理论运用于英语口语教学的一些初步的看法。相信如果我们教师能够把语用学的诸多研究成果有效地结合到我们的口语教学中去,口语教学的水平将得以大大提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敬佩的一个人
两位魔力老师
超级搭档
我最尊敬的一个人
咱班有三国英雄
因为感动,所以记录
贪睡的哥哥
我的同桌
母爱
老师
我的小伙伴
超女海选
淘气男孩
我怕狗
浅析国家调控政策对二手房市场的影响
浅谈金融安全视角下的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思考
马克思关于激情的真正本体论肯定的内涵分析
试论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绩效财务指标的实证研究
对晚清货币史研究的综述分析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试论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需求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庸俗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的特诊分析
试论美国股指期货市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借鉴与启示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理框架的构建的模型分析
试论体验营销在企业中的应用
试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探讨
浅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下的汇兑安排义务
中國化妝品行業發展現狀及策略
试论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航天飞机》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石榴》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于永正课堂实录——《小稻秧脱险记》
《石头书》教案之一
《小稻秧脱险记》课文内容
《石头书》课文内容
《小稻秧脱险记》教案之一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体会
《石榴》教案之二
《航天飞机》课文内容
《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案之四
《石头书》说课稿之一
《石头书》教材分析
《航天飞机》说课稿之一
《石榴》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