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从拒绝言语行为看母语文化意识对语际语的影响
论文摘要:本研究以拒绝言语行为为例,通过中美两生的拒绝策略使用情况,探索母语的意识对语际语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思想、等级观念以及家族观念都对中国学生的英语产生很大的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二语教学与学习,并对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些启示。
论文关键词:拒绝言语行为 语际语 母语文化意识
1引言
何兆熊(2000)认为,学习者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用母语的和文化模式来控制第二语言。因此,可以认为二语习得者在试图用目的语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可能带有其母语的文化烙印。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学生的英语拒绝策略探讨母语文化意识对语际语的影响。鉴于此研究目的,调查中忽略语篇和语法层面的因素。
2理论依据
对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自然会涉及礼貌。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显著差别,两地对礼貌的看法也不尽完全相同。首先,中国是传统上以差序格局为主要取向的社会结构,人们强调社会等级观念,每位成员都有他固定的社会角色、地位、权力、义务、责任等等,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取决于自己的固定身份(贾,1997 ),只有严格遵循了这些才是礼貌的。而西方,人们的思想是平等取向,人人生而平等,礼貌自然是强调人们之间的平等性。其次,中国是一个从血缘关系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家族制社会,因此它的文化是以群体取向和他人取向为主的。在这样的社会中,群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至关重要,个体要与集体相和谐,因此礼貌就是维护整体的利益,多为他人考虑。而西方文化中则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强调个人奋斗。
3研究方法与受试
3.1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中美两国学生的英语拒绝策略使用,探索母语文化意识是否影响语际语的产生。若产生影响.在哪些方面?若无影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2研究方法[1]
3.3受试
中国大陆的受试对象为来自北京科技大学不同专业的97名本科二年级学生(包括33名男生和64名女生)。所有的受试母语为,为第二。每位对象需完成问卷上六个情景的全部问题。回收的问卷全部有效。而根据Liao & Bresnahan(19
9
6)的资料,美国的受试对象为来自密歇根大学的516名学生,每位调查对象只需回答一个情景的问题。
4调查结果与讨论
鉴于本文的研究目的,为提供客观的量化的证据,所得调查数据分为三类,分别是:提供帮助意愿的差异、礼貌标记一道歉用语使用数量的文化差异、某些情境中带有文化烙印的特殊拒绝策略使用。
4.1提供帮助的意愿
尽管问卷要求调查对象对各情景作出拒绝,仍然有部分受试者不能拒绝老师或朋友。表1统汁了两地在各情景中不能拒绝的人数。结果显示在所有情景中,中国调查对象更愿意提供帮助,不能拒绝老师、朋友和家人。考虑到两地拒绝者和被拒绝者而对相同的地位、社会距离和年龄等因素而提供帮助的意愿却有差别.只能用不同的文化背景来解释。汉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思想使人们觉得有责任去为他人考虑,维护彼此的面子,尽可能不能使对方丢面子。而则注重个人主义,个体为他人考虑的程度要小于东方,因此有更多的中国受试愿意提供帮助。这不能不说明中国受试者文化意识对其英语产出的影响。
4.2礼貌标记——道歉用语的使用频率 [2]
这是由于以集体主义思想为主的中国强调人的群体性,而美国文化强调人的个体性。中国对象更不愿意去拒绝对方,当不得不拒绝时,他们往往尽量减少对对方面子的威胁。同时,这也符合顾日国礼貌原则中的~致原则。因此我们说这一数据可以证明母语文化意识对语际语有影响。
4.3带有文化烙印的拒绝策略
第二种明显带有文化特征的拒绝方式体现在情景2中的“批评”(teachtheotherlflesson)策略。与中国调查对象相比,美国受试者似乎更倾向于教育一下他们“懒惰”的同学,无论他们是否借出笔记。具体对比数据如下:
[3]
第三种因文化产生的拒绝差异体现在情景6中询问钱的用途。结果显示,中国调查对象几乎没有人询问妹妹借这笔钱的用途,而许多美国受试会问为什么要借这么多钱。具体结果显示如下:
显然,两地调查对象在询问钱的用途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然而,如果考虑到中国文化比美国文化更注重血缘关系的话,这一结果便不难理解。在中国中,家庭成员是最亲近的关系,彼此之间非常信任,因此没有必要去询问钱的用途。也正如Liao&Bresnahan(19
9
6)指出的:“美国人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理解远远比不上中国人,所以他们才会更倾向询问钱的用途”。
5结语
调查结果表明,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思想、社会等级观念、以及家族观念都对中国学生的产生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与美国调查对象相比,中国学生更难拒绝提供帮助,当不得不拒绝时使用的礼貌标记更多,为结束该尴尬局面使用的平均拒绝策略数量远远少于美国学生,拒绝地位较高的人时一般使用称呼语等等。因此,我们可以说母语的文化意识确实会影响语际语的产生。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二语教学与学习,并对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些启示。本调查由于受到受试数量和范围的限制,所得结果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
[4]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自然美景之可爱的月季花
- 我想对你说
- 自然美景之绿萝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5)
- 花的奥秘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动物带给我们的启示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我种了一棵石榴树
- 妈妈我想对你说(4)
-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 自然美景之桃花
- 妈妈我想对你说(2)
- 蚌的血液是淡蓝色的
- 特级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 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 关于高校新校区规划的思考和担忧
- 土方与基坑工程
- 建筑新人经验分享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的衔接
- 某花园工程设计管理部经验小结
- 色彩与心理
- 地下连续墙分项工程监理细则
- 钻孔灌注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 地面与楼面工程通病及治理
-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经验
- 国产CAD的生存和发展
- 建筑构图的基本要领
- 《荷叶圆圆》教学目标
- 《荷叶圆圆》第二讲义
- 《荷叶圆圆》考点练兵:春天的公园
- 《荷叶圆圆》老师语录
- 《荷叶圆圆》第一讲义
- 《荷叶圆圆》同步作文:荷叶
- 《荷叶圆圆》重点字词意思以及造句
- 《荷叶圆圆》考点练兵:小树苗
- 《荷叶圆圆》同步作文:荷叶的故事
- 《荷叶圆圆》重点字词梳理
- 《荷叶圆圆》教学重难点
- 《荷叶圆圆》随堂练习:巩固篇
- 《荷叶圆圆》重点句品读
- 《荷叶圆圆》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荷叶圆圆》随堂练习: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