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下的审计(1)

浅谈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下的审计(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下的审计(1)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业务领域逐步深入与发展,在企业的实施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审计信息无纸化的趋势越来越快,审计人员要了解计算机审计内容,审计人员如果不能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在审计技术方面的应用,也就不可能进行深入审计,就谈不上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因此,我们要了解掌握相应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提高审计效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审计内容;审计信息;审计技术

计算机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使得传统的方式受到新的挑战,核算手段和相应的程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审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要进行相应的变革,使得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1、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计算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注册会计师审计:①描绘客户系统的流程图,有专门的流程图软件可以使用。②估计审计风险。③准备审计程序。④分析性复核。⑤准备审计工作底稿。

2、审计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审计手段向计算机审计方向发展也成为必然要求。具体而言,审计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内部控制的要求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比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复杂,控制范围从对人的控制、扩展到对人和计算机两方面的控制。计算机数据处理的集中性、连续性,使大部分职权分离的控制作用近于消失,数据存储载体的改变及其共享程度的提高、又使会计中的账簿控制体系失去作用。因此、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下,内部控制不仅要加强,而且要采用新的方式。

2.2对审计接口设置的要求

为了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进一步深加工会计信息的需要,各种会计软件需要设计一个统一数据结构、统一输入要求和一定强制性的数据文件,并把预先设计的一部分审计软件嵌入会计系统中。审计人员以后利用审计软件辅助审计时,就可很方便地把需要的数据下载到微机上,使用不同的方法分析数据,从而能完整、精确地验证会计事项的处理过程。

2.3对数据保留时间的要求

每年的审计一般都要到会计年度结束后酌几个月内才能完成。在此期间,审计小组要检查所有的会计记录,因此、新系统购一个重要功能是充分保留一个时期的交易和相关审计线索,以便完成审计工作。这些数据至少要保留到审计结束。

2.4对数据备份和恢复的要求

新系统必须具有方便的会计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功能,可以选择系统的任意部分进行备份和恢复。系统应确认被修改的数据文件得到保存,尤其是在进行记账、结账等数据的成批处理时,应当提供强制备份功能。新系统还必须提供一个灵活的、界面友好的数据恢复工具。使审计人员在以后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时,能方便地获取包括被审计的报表在内的数据。

3、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内容

在计算机会计系统环境下,审计的目标并没有发生改变,但由于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点及其固有的风险,审计的内容发生了改变。在计算机会计系统环境下审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3.1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会计系统基本情况测评

目前使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品种繁多,有比较规范的经有关部门认证的,也有企业自己开发或委托软件开发公司及软件开发者自主开发的财务软件,其质量、水平参差不齐,被审计单位使用的计算机会计系统软件是否符合有关部门的要求,将对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程序、审计工作量产生重要影响。

3.2对计算机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

计算机会计系统通常由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部分组成,一般控制是系统运行环境方面的控制,为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行提供外围保障。一般控制包括组织和操作控制、硬件和系统软件控制、安全控制、系统开发和系统文书控制等方面。应用控制是指针对具体的应用程序而设置的各种控制措施。

3.3计算机会计系统程序的审计

计算机会计系统程序的审计是指对组成会计软件的各个子系统程序的审计,系统程序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质量和处理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对计算机会计系统程序审计的目的是测试应用控制系统的符合性。

3.4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对象即会计数据文件的审计

会计数据文件是计算机处理的对象和结果。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均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储于一定的介质上。由于会计数据的真实性、正确性、可靠性,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所以这一部分的审计是至关重要的,它将直接关系到审计结论的正确与否。对会计数据审计的目的是对会计数据进行实质性测试。对会计数据进行实质性测试的目标是取得充分的证据,使审计人员能做出计算机系统在各重大方面是否偏离公允性或存在哪些弱点的最后判断。

4、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技术

在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所使用的审计方法,就其所使用的手段来说可分为不使用计算机的审计方法和使用计算机的审计方法两大类。不使用计算机的审计方法,指审计人员不审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理过程,而采用手工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将其结果与计算机数据处理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理结果是否正确;使用计算机的审计方法也称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CJLAJ),指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本身的功能和一些专用的审计软件来完成审计工作的技术。计算机辅助审计主要有以下五类。

4.1系统分析技术

这类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能帮助审计人员加深对被审计单位所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了解,这种了解既包括对硬件、软件的了解,也包括对其内部控制的了解。能完成此类工作的软件有:编制流程固的辅助软件包;建立内部控制模型的辅助软件;程序逻辑检查软件。

4.2系统测试技术

这类技术能帮助审计人员验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理步骤,并对其效能进行评价。常用的测试技术有:

4.2.1调试数据法。这种方法是将模拟的业务让计算机进行处理,以检验其处理的正确性。

4.2.2混合调试法。这种方法是将模拟数据与真实数据一起输入待调试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这样就能在不中断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测试,当然在调试完成之后要用某种方法将模拟数据从系统中清除。

4.2.3平行模拟法。这种方法也称“程序”模拟法,是由审计人员编制一个软件来模拟被审计单位系统的功能,然后将客户数据输入被测试系统和模拟系统,再将二者的数据进行比较。

4.3数据测试技术

这类技术主要用来检查计算机系统处理结果的正确性。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审计人员须取得他感兴趣的文件,然后用一个软件程序来检查其内容。常用的软件有:计算和汇总程序;比较程序;分类和重组织程序;抽样程序;数据提取程序。

4.4特殊问题处理技术

这类技术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完成某些特殊目的的审计分析。可供审计人员利用的软件有:表处理软件包;数据管理库软件;联机数据库;通讯软件。

4.5管理自动化审计技术

这类技术可以提高审计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时的效率。审计人员亦可运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进行审计文书管理,如审计通知书、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审计计划、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档案均可由计算机协助处理,方便日后的查询。而目前多媒体的应用、计算机外设的增多能使计算机将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转化为数字处理并存储,由此满足了审计各种方式取证的要求,更为审计工作的无纸化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要想搞好计算机审计,要了解审计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以及计算机系统对审计的影响。熟练掌握计算机审计方法,还要对被审计单位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完整地获取数据。审计人员一定要掌握相应的技术,以面对信息时代审计的发展,只要审计这个行业存在,审计人员的经验与职业判断始终占主导地位,丰富的行业经验是搞好计算机审计的关键。

参考文献:

[3]程翠凤。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十大影响。前沿,2002,(9):43~44

[4]洪云,肖昌厚,巴前锋。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方法及单位网络的安全隐患。湖北审计,2001,(9):37~3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乡的一年四季
春天
春雨
玉皇顶
春天
家乡的果园
家乡的一年四季
我的家乡
家乡的风景
秋天的花园
家乡的景色
春天来了
美丽的德州
春天来了
有趣的春雨
中国转型市场中企业营销的预警管理
外资保险对国内保险业的影响分析财务控制研究论文(1)
我国信用保险业的发展研究财务控制研究论文(1)
直销经营中销售人员的沟通策略
专卖店的商品陈列的技巧
工业品渠道规划和管理
党报发行工作应树立的营销理念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在营销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生态学的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筛选
采取何种有效措施才能留住和提升顾客的忠诚度
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保险市场开放方式的抉择财务控制研究论文(1)
市场营销教学中诚信教育的初探
体育赞助营销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如家酒店的营销战略的研究
 如何和松鼠亲近
《松鼠》相关链接
教中有悟,不亦乐乎──《鲸》教后反思
《松鼠》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自主活动理解课文──《鲸》教学反思
《鲸》教学评析
在实践中学习语文──《鲸》教学有感
执教《鲸》有感
优化学生合作学习──由沙丽老师的语文课《鲸》想到的
《鲸》教学反思
《鲸》教学片段
“比”出特点──《鲸》教学随感
《鲸》教学反思
《鲸》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鲸》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