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分布比较研究(1)
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都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客观公正评价。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一方面会对上市公司本身和资本市场上的广大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也直接关系到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优劣。因此,探究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分布情况有利于客观地评价当前注册会计师的总体质量,进而可以使审计意见为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上的广大投资者发挥正面的积极导向作用。一、概念的界定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描述
三、原因剖析
从2003—2006年审计意见类型分布的情况来看,非标准意见在逐年增多,在2006年又有所下降,再结合其他数据的统计分析,总体来说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质量还是在不断提高的。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项主要原因:
2.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现代审计是建立在对内部控制评价基础上的抽样审计。这就对企业是否能够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要求。过去,我国的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保护之下,内部控制基本上就是空白。随着经济的接轨,COSO报告在我国影响力日益增强、风险管理意识的增强,以及中国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更积极的状态参与到世界竞争的潮流中去,这些问题都摆在了中国企业面前。国家也在努力给企业塑造开发和研究内部控制的宏观环境和法律环境,而且企业自身对内部控制也越来越重视,不少上市公司已有自觉提高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意识。
3.注册会计师法律风险意识的增强。当前世界各国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诉讼大量增加,各国在立法方面也纷纷强化了注册会计师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这在客观上要求注册会计师增强风险意识。中注协也于每年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职业质量进行检查,2006年底就公开谴责了34家会计师事务所和60名注册会计师,交将其移交有关部门予以撤销或进一步延伸调查。同时为了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根据《注册会计师法》和《协会章程》制定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执业违规行为惩戒办法》,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这些举措都增强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风险意识。
4.注册会计师素质的提高及其独立性提高。近10多年来我国证券市场迅速的发展壮大,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而审计意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尤其是其职业判断能力。随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的推进以及对该行业的职业规范,使得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素质比以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过去,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集中度偏低且地域性较强,审计市场上存在激烈的竞争,这也是造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不强、违规操作频出的原因之一。
四、研究启示与建议
在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将更广泛地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会计也将更深地体现其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功能。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开始关注经审计后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的类型,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依赖并据此做出相应的决策,这在一方面说明社会公众科学投资与决策意识的增强、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促使了注册会计师更加谨慎地执业。为了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执业质量,增加境内外审计会计报告的可比性,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继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发挥作用的根本制度保障。独立董事制度自实施以来,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其产生和选拔是由大股东决定的,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上不可能做到客观公正。因此,建议独立董事的产生采取差额选举制,在选拔独立董事时,采取第一大股东回避的方式,不参与独立董事的提名和投票。而且独立董事应当对上市公司负“持续性的关注”的责任,不能只流于形式。另外,我国的审计委员会设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有的上市公司将其放在管理部门甚至是财务部门之下,没有形成对董事会负责的机制,这也就导致了被审计对象与委托人合二为一的尴尬境地。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各上市公司应当建立起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的组织结构。
2.调整监管重点。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关注领域的审计质量较高,非关注领域的审计质量较低。从监管重点来看,近年来证券监管机构和行业组织也主要围绕非标准审计报告、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和审计师变更等领域。几乎每次年度审计后,中国证监会与沪深证券交易所都会专门组织对非标准意见以及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行为进行核查。但是,被证监会查处的公司其原审计报告绝大多数为标准无保留意见。调整监管重点及其分布是提高监管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3.加强法律法规建设。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发了新的会计准则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标志着我国积极学习国际会计、审计的相关经验,修订相关的会计审计准则,一方面更快的与国家惯例接轨,另一方面使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有章可循,减少其职业判断的余地。而且在我国市场机制不够完善、法律约束比较薄弱的环境下,法规准则的规范和查处力度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就显得非常重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烦人的吵闹声
- 有趣的秋游
- 马
- 梅湾街
- 记一次演讲
- 活到老学到老
- 十元钱能做什么
- 我很快乐
- 车多的烦恼
- 周围等同学是怎样支配压岁钱的
- 我的学校
- 我最敬佩的人
- 可爱的小弟弟
- 爱,无处不在
- 美丽的校园
- 银行理财业务内部审计探析
- 某县电子政务工作开展情况总结(1)论文
- 对电力企业经济审计水平提升的若干思考
- 教育管理中电子政务的运用分析(1)论文
- 浅谈中国电子政务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1)论文
- 浅析在金融电子化过程中如何提高商业银行非现场审计效能
- 发展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1)(1)论文
- 我国电子政务现状及发展对策(1)论文
- 浅析商业银行绩效审计
- 浅探行政腐败治理中的电子政务功能(1)论文
-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1)论文
- 电子政务与行政体制改革的空间拓展(1)论文
- 电子政务支持下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1)论文
- 浅谈商业银行非现场审计
- 计算机在银行审计中的应用探讨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