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谈电视新闻的真实原则表现

谈电视新闻的真实原则表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9

谈电视新闻的真实原则表现

谈电视新闻的真实原则表现 谈电视新闻的真实原则表现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

谈电视新闻的真实原则表现

摘要:真实是新闻的基础,是新闻的灵魂。电视新闻应该如何表现真实是电视新闻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职责,本文从电视内容的真实、电视新闻图像的真实和电视新闻音响的真实等三个方面对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表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视新闻;真实性;表现

一、电视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要体现电视新闻真实原则,首要的就是内容的真实。新闻内容的真实,是第一位的真实。新闻的真实性具体要求做到:报道中的新闻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必须真实准确;新闻背景的介绍,包括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必须真实;情节描写、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思想变化的介绍必须真实,不能渲染夸张,不能以想象代替事实;不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不仅要做到所报道的单个事情的真实、准确,尤其要注意和善于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性,做到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的统一,杜绝片面化和绝对化的报道;新闻解释要合乎客观事实本身的逻辑。

在中外新闻史上,新闻失实现象不乏其例。近年来,随着各地新兴报道杂志的纷纷创刊,传统媒体的争相扩版,乃至“第四媒体”网络新闻传播容量上的巨大扩充,使稿件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各类虚假新闻的出笼也有了可乘之机。人民日报所办的网站《人民网》和上海的《新闻记者》杂志等,每年都要在年初评出上一年的“十大假新闻”,搜集了全国各媒体出现的虚假新闻。仔细分析,这些失实的新闻主要有三种类型:非故意失实,主要属于业务性,由于编辑、记者、通讯员等工作作风不踏实,造成失实;编造性失实,基本是通篇捏造,纯属子属乌有;片面性失实,新闻报道的事实并不是假的,但是只报道了客观事实的一面,而隐去了另一面。虽然从这些年涌现的假新闻中来看,90%集中于平面媒体(报纸、杂志),很少有电视新闻,但这并不能证明,电视屏幕上没有出现过假新闻,我们更不能掉以轻心,放弃或松懈对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的坚守。

如何防止假新闻的出现?从新闻史上大部分情况及当前的电视新闻的实践来看,搞好新闻及防止假新闻的主要保证还是品格端正、具有良知、新闻素质高的新闻工作队伍。新闻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及其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乃是杜绝假新闻的关键。在全球媒体的道德准则中一般都会有这样的规定:真诚、真实、准确、客观;并认为对读者、观众笃诚守信是一切名符其实的新闻工作的基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和新闻从业者追求的最终目标;新闻工作者必须公平待人;新闻工作者必须对公众利益负责,必须尊重礼仪,具有高雅情趣等。这些原则有些是从新闻理论派生出来的,有些是随着新闻工具的不断发展变化而进化的,而有些则来自整个社会的一般道德观念。但这只是条文,要印到从业者的脑海中还需要对其进行新闻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这同时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之一。在我们社会已有的新闻规则和新闻道德准则中,对假新闻及有悖于新闻准则的行为都已有明确的规定,可以说我们对付假新闻的规定不是不多,而是不够深入人心。新闻从业者中除了一部分人是对新闻准则缺少了解之外,大部份人是因为缺少职业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可使新闻工作者不致被社会压力和个人私利弄得东倒西歪,站不稳脚跟,也可使他们免受功利主义的影响,而且只有这样才会使自由不致变成放肆,才会使事情做得合情合理。所以说我们要对新闻从业人士进行新闻专业主义教育的时候,就意味着不仅是对其进行业务素质的教育、业务技能的培养,还要对其进行新闻职业道德的教育,并最终在专业主义的潜移默化中使其自觉的把新闻道德准则付诸实践。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新闻立法的问题可能还要等各方面的条件更加成熟的时候才可以考虑了。事实上,如果新闻工作一旦丧失道德价值,新闻一旦变成不真实的信息,它即刻便变成一种对社会无用的东西,就会失去任何存在的理由。但新闻评论体系的建立、各种新闻批评自由的出现、读者意见调查制度的建立,以及新闻道德核心原则(即以充分而真实的新闻报道来为大众服务)的魅力加上更具新闻专业主义的新闻教育,都使得我们有信心看到一切都会好起来,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新闻工作今后会继续得到改进,人们依然可以依靠新闻报道来获得关于不断变化的周围世界的真实情况。

二、电视新闻图像的真实性 二是技术的发展,使电视画面的可信度减弱。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是每个记者当然包括电视记者必须遵循的原则。但在一些利益的驱使下,如金钱的承诺、评奖的诱惑……一些电视记者也借助日益发达的电视技术,炮制假图像、假新闻。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播出的《纸做的包子》报道被证实为虚假新闻,令人震惊,令人愤怒。6月初,北京电视台临时记者訾北佳在《透明度》栏目组选题会上提出,曾接到过群众电话反映“包子有掺碎纸”的问题,引起栏目制片人的兴趣,遂被确

定为报道专题。此后訾北佳先后在北京四环路一带进行调查。十几天里,他每天早晨都买包子吃,从西四环到东四环,走访了许多卖包子的场所,每到一处,就购买一元钱的包子,但始终没有发现包子的质量问题。由于选题已上报,压力很大,加之刚到北京电视台,既想出名,又想挣钱,而他本人调查的结果令其十分失望。期间,栏目主编以时限为由,催促其抓紧拍摄专题节目。于是,他化名“胡月”,找到朝阳区太阳宫乡十字口村13号院,并以为民工购买早点的名义,要求来自陕西省华阴市的卫全峰、赵晓彦、赵江波、杨春玲等人为其制作包子。6月底的一天,訾北佳携带秘密拍摄设备,邀请其朋友、无业人员张沄江假扮工地老板,在朝阳区康家沟市场购买了肉馅、面粉等物后前往13号院,要求卫全峰等四人做包子。拍摄过程中,訾北佳要求卫全峰等人将其捡来的纸箱经水浸泡剁碎掺入肉馅中,制成包子喂狗。因效果不佳,便随机找到一名农民工,授意其编造了有关“肉和纸比例关系”的谎话,并编造使用火碱的台词,以增加视觉、听觉效果。

电视技术的发达,电视表现手法的日益丰富,只能用于创作更好的电视节目,而不能违反真实性原则,用于造假制假,模糊真实与想象的界限,破坏电视新闻画面的真实性。电视新闻之“真”不容利用高科技技术所作的任何造假的站污。

三、电视新闻音响的真实性

电视新闻中的音响包括同期声、采访声、音乐等,它们也是电视新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响的成功运用,可以营造观众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感,从而提高观众对于新闻传播的参与性。 如浙江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现场直播节目《钱塘江潮》,多次采用现场转播的大段大段的气势磅礴的潮声,与气势恢宏的涌潮画面相呼应,十分具有冲击力。如果不用这些现场音响,而是节目从头到尾“灌”上主持人的解说词,节目的真实性、现场感和感染力都要大打折扣。又如,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过程在电视上播出,世界各地的电视观众无不为之震动。宇宙飞船耸立、待发、发射、观者欢呼,突如其来一声爆炸过后碎片坠落。观看者(包括宇航员的亲友和学生)刹那间不知所措,目瞪口呆,失声痛哭。短短的4分4秒的电视新闻中,欢呼声、爆炸声、哭泣声,连续出现,使每个电视机前的观众的情感和心理无不为之牵引,这样的真实的完整的音响,是任何美妙和细致的文字都无法代替的,它能传递给受众更多真实的新闻信息。

电视新闻贵在声画同步,真实的音响也是它优于报纸新闻的特长所在。追求真实的音响效果,也是电视新闻记者捕捉新闻的要求之一,因为真实的音响也是真实和重要的新闻信息。

参考文献 [2]赵怀艳.影响电视新闻真实感的因素[J].视听界,2005,(0

4).

[3]詹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J]. 山东视听, 2005,(0

6).

[4]陈颖.浅谈“把关人”的把关意识[J].编辑之友, 2002,(0

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仙客来
牵牛花
花草
我的发现
含羞草
金桔树
吊兰
苍耳
海带
桂花
文竹
水仙花
树叶
小花儿
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材料
公安系统新任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
教师个人业务工作总结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乡镇党政办秘书工作总结
新教师的一年(见习期) 个人工作总结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孝南区财政局政风行评自查自纠阶段个人心得
XX年个人工作总结(项目经理)
个人总结
XX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成长的历程——基层工作三年的体会(工商)
个人保先政改方案
政府公务员(秘书)个人工作总结
财政局长个人工作总结
关于“中期财务报告”的几个问题
基于视觉特性和DCT变换的空域视频水印算法的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基于小波变换的煤岩破裂声发射信号分析
串联标记的HMGB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诱导表达与纯化
小探基于纺织企业竞争力及其提升策略
基于财务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对通货膨胀下的资本预算决策的分析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城市道路交通色彩安全评价及调和的研究
财务报告的发展回顾及其改进
探析债转股中的财务运作问题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之我见
基于3GPP LTE 系统的HARQ 算法探究
21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变迁及其发展趋势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小木偶的故事》续编
《小木偶的故事》课后小结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小木偶的故事》课堂教学片断
《小木偶的故事》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案例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反思
《小木偶的故事》续编
《小木偶的故事》教后记
《小木偶的故事》续编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杂谈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小木偶的故事》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