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计算机审计人才资源管理问题几点思考(1)
计算机审计人才资源是审计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2001年以来,审计署把计算机中级人才的培养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经费,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国审计系统计算机中级人员已达800余人,特派办中级人员占审计业务人员的比例一般达到了30%以上,中级骨干队伍已经初步形成,他们在审计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在推动计算机审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计算机审计人才资源如何配置才算合理,中级骨干队伍如何管理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审计干部任用是否与其计算机技术水平挂钩,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仅关系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如何进一步深化,而且关系到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就计算机审计人才资源管理几个有关的问题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一、关于计算机审计机构职能定位问题
为了适应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客观形势,目前,绝大多数审计特派办都成立了计算机审计处(室),具体负责审计信息化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但由于机构成立时间不同,职责任务也各有侧重,各单位计算机审计处的职能定位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全面负责与计算机有关的各项工作任务,包括计算机设备管理、硬件维护、本单位局域网管理、信息管理、机关辅助办公、计算机培训及计算机辅助审计等,而有的只负责配合审计业务处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其他工作则划归办公室或人教处负责,属于纯粹的审计业务部门。而与此不对称的是,有的单位计算机审计处担负的职责和任务很多,配备的人员却很少(3-4人),有的单位计算机审计处担负的职责任务很单一,配备的人员和技术力量却非常强(6-7人),这是导致目前审计信息化工作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审计署应该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指导性意见,明确规范各单位计算机审计处的职能定位,并在此基础上以岗定编,确定人员数量,调整人员结构。这是其一。
其二,李金华审计长一再强调“计算机审计是一场革命”,石爱中副审计长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也曾断言:“金审”二、三期工程完成以后,审计工作将“面目全非”。但纵观近几年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应用,大都仍然停留在数据转换、计算分析、查询汇总等低水平上,与署领导提出的“革命性”目标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计算机审计仍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要想在短期内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首先改变目前以业务部门为主、技术部门为辅的计算机审计组织形式,让计算机审计处独立承担部分项目的审计任务,以便在审计过程中逐步探索新的审计组织方式,拓展计算机审计领域,摸索新的人力资源配置,实现审计思维方式、组织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革命性”转变。而要实现这种转变,计算机审计处的人员配置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除了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外,还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审计业务人员,并逐步向审计业务部门靠拢,每年有自己的审计项目计划,有相对固定的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
二、关于计算机审计处人员结构问题
计算机审计处的人员结构与其职能定位是密不可分的,前面讲了,目前各单位计算机审计处的职能分为综合性和单一性两种情况。由于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如硬件建设、网络运维、人才培养、信息管理、辅助办公、计算机审计等等等等,各个内容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分散于多个部门之间,不利于其建设内容的整体规划和统一实施。所以,从长远来看,综合性的职能定位和全方位的人力资源配置显然更有利于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计算机审计处应该成为担负审计信息化建设任务的综合性的协调管理机构和技术强力支撑部门。基于这种设想,计算机审计处应该包括以下五类人才,配备6-8人:
2、负责各类人员培训的专职人员1人。
3、负责信息资源规划管理的专职人员1人。
三、关于引进IT人才和培养复合性人才的关系问题
四、关于如何为计算机审计人才创建发展平台问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爸爸夸奖我
- 小猴子学艺
- 月亮和星星
- 小鸡
- 在金星上的五星期
- 可爱的小鸡
- 扇子、电风扇、空调
- 苹果王子历险记
- 地球姑娘的治理方案
- “塘”老板
- 菊花
- 我最悲伤的一件事
- 2020年回乡记
- 一张相片的故事
- 五味星期天
- 摭谈语文课堂教学
- 论做好办公室事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 浅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法
- 谈物理教学创新
- 关于物理教学中美育的作用
- 浅论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同步之问题及对策
- 试论综合大学医学检验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论独立学院教师压力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 论传统翻译教学与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的利弊研究
- 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
- 论加强监控机制 确保高校资金安全
- 论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 浅论美国的社区学院
- 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的探讨
- 浅析美术高考素描教学
- 了解时代背景 感受爱国情怀──《詹天佑》教学案例
- 《詹天佑》教学反思
- 《詹天佑》教学后记
- 《詹天佑》教学反思
- 以玩激趣寓学于乐──《詹天佑》课堂教学评析
- 《詹天佑》教学实录
- 《詹天佑》教学后记
- 《詹天佑》课堂实录
- 字里行间尽现爱国情──《詹天佑》导读
- 多读疑自现,多读疑自消──《詹天佑》课堂教学评析
- 程序导练,多法并举──《詹天佑》课堂教学评析
- 《詹天佑》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评价
- 《詹天佑》教学反思
- 创设具体可感的情境──《詹天佑》教学案例
- 《詹天佑》教学案例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