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与防范(1)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与防范(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15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与防范(1)

企业并购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自主选择。通过并购,企业能够迅速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经理个人效用最大化。在并购过程中,选择实力强、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参与并购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并购成本,减少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其中,审计人员在长期的审计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并购活动中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并购风险审计

风险基础审计作为现代审计方法,在发达国家的审计实践中得到日益普遍的应用,方法本身也随之不断地完善。在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也提出了运用风险基础审计方法的要求。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以风险的分析、评价和控制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技术、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的一种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模型为: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内控风险X检查风险

企业并购审计是一个风险较高的审计领域,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都在认真思索的问题,充分重视并积极介入并购企业的并购过程,则是减少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中之一。

二、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分析

审计人员的职责是协助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和评估并购风险,并且运用会计、审计、税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来判断并购过程为审计人员带来哪些审计风险,以努力消除和化解这些风险,努力将并购的审计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领域包括以下方面:

1、并购环境引发的审计风险。

企业并购行为与国际、国内的经济宏观运行状态密切相关,同时敢与经济发展周期、行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密不可分;从微观上去考察,企业的经验是否丰富、组织文化是否成熟、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也对企业并购战略的确定产生重大影响。一般而言,在经济处于上升期开展并购活动,并选择那些与本企业产品关联度高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可以减少并购风险。

2、并购双方的优劣分析。

要确定合理的并购策略,主并购企业必须首先正确衡量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全面分析目标企业的优势和不足,认真评价并购双方经济资源的互补性、关联性以及互补、关联的程度,并要研究主并购企业的优势资源能否将目标企业具有盈利潜力的资源利用潜能充分发掘出来等。无论主并购企业拥有多少优势资源,也无论目标企业具有多大的盈利潜力,如果并购双方的资源缺乏互补性、关联性,就不可能通过并购产生协同效应。

一是对主并方的分析。分析内容与相应审计风险包括:①经济实力。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奖金实力、业务水平、市场上本企业主导产品占有率、盈利能力、公众形象和信用级别、市盈率等。②发展战略。主并方未来发展战略是确定并购对象、选择并购类型基础,若目标企业与主并企业的战略方向吻合程度不高,甚至相反,则并购风险加大,相应的审计风险加大。

二是对目标企业的分析。分析内容与相应审计风险包括:①目标企业面临的行业环境、国内竞争状况;②目标企业的市场份额与实力强弱;③目标企业的利润水平与发展前景;④目标企业的所有制性质、隶属关系,以及政府对该企业或该企业所处的行业现状与所处行业与发展前景的态度;⑤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⑥目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⑦目标企业产品市场状况。

三是企业并购的联合风险。①资源互补性。资源互补程度越强,双方并购后的效益增长就越明显,在流动资金、固定资产、利润分配各方面都能够取长补短。资源互补性差的企业进行并购有较高的审计风险。②产品关联性。产品关联度高的企业,经营上的紧密程度强,能够很快实现一体化。产品关联度低,则并购容易失败。③股权结构。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的控制权分配,直接影响到分司的高层对并购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④员工状况。员工的素质、结构直接影响并购后的成本与效益。⑤无形资产状况。无形资产的递延效应能够覆盖并购后的新企业。⑥未决诉讼。未决诉讼对并购是很大的威胁。⑦抵押担保。抵押担保常常形成潜在或有负债或未决诉讼。

三、企业并购中的审计风险的防范

1、恰当的确定并购的换股比例。

为了节省现金,很多企业采用换股方式进行合并。在企业采用换股合并的情况下,正确确定换股比例是决定企业合并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确定换股比例有多种方法:每股市场之比、每股收益之比、每股净资产之比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正确确定换股比例应合理选择目标企业,综合考虑合并双方的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发展机会、未来成长性、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合并双方的互补性、协同性等因素,全面评估双方企业的实际价值。

2、恰当的选择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

价值评估方法包括:收益现值法、市盈率法、清算价格法、重置成本法。由于企业并购的并不是目标企业的现有资产价值,而是目标企业资产的使用价值以及所能带来的收益能力,也就是目标企业的未来价值。因此,并购方实际上是在选择与并购目标和动机相应的估价方法。当企业并购的目的是利用目标企业的资源进行长期经营,则适合使用收益现值法;当证券市场功能健全、上市公司的市价比较公允时,可以采用市盈率法;当企业并购的动机是为了将目标企业分拆出售,则适应使用清算价格法;如果企业作为单一资产的独立组合,则可以使用重置成本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两分之差
我家的星期天
辛勤的老师
我的妈妈
我的舅舅
幽默风趣又严厉的语文老师
伟大的母爱
可爱的小表弟
从澳大利亚回来的爷爷
我与妈妈“换身份”
悠悠寸草心
家有小弟
我的明星史
我敬佩的爸爸
我的爷爷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美两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的比较
反对伪圣化
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私立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质疑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基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教材使用浅析
学生才是我真正的老师
试论道德内化的意义及其途径
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与高校德育的应对
学术自由是科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浅谈如何创建充满活力,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
孩子成长的七大需要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学写作
我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一面》相关链接
《有的人》相关链接
缘何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感悟
我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以读为本 平等对话 真切感人──于永正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赏析
乘虚而入化虚为实──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有感
《一面》教后反思
《一面》课后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随想
聚焦外貌 仔细研读──《一面》教学片断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后记
长文短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