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我国审计控制的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径(1)
我国的审计监督制度是伴随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并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随着审计公告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审计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攀升,社会公众对国家审计的期望值很高。而有效缩小审计的社会期望差,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非常关键。因此,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必须明确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强化审计质量管理,健全质量控制体系。
目前,关于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多集中在审计项目和过程的质量控制,而对于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定位关注不够。本文将明确审计质量控制目标定位,并对实现其目标的有效途径加以探讨。
确立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必要性
审计质量与一般产品质量相比具有缺乏实体性;不易衡量;无法验证;后果不会立即显现;责任不易划分等主要特征。一个完整的审计质量控制过程应当包括三部分内容,即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控制目标具体是指审计工作力争实现的有关审计质量的结果和成效;质量控制标准是指审计机关最高管理层所表达的关于审计质量的总体要求和意愿;质量控制体系则是一系列用于指导和控制审计机关有关审计质量活动的相互协调的程序。其中,审计质量控制目标是审计质量控制过程的向导,它既是确定质量控制标准的前提,也是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基础。因此,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处于统领全局的地位,加强审计质量控制,首先必须明确定位控制目标。
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定位审计人员在审计执业过程中,需要按照所在行业的执业标准从事工作,并承担相应的执业责任。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是保证政府部门就其管理使用公共资源的情况向立法机构以及公众负责,并就政府部门的管理质量以及遵守权限范围情况发表独立意见。所有与公共资源管理有相关利益的人员(包括立法机关、政府机构、国家公务员、社会团体和公众)在了解、熟悉、接受并支持审计机关履行职责的同时,必然也对审计工作的质量水平有一个期望值。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标准不足或执行不力等因素的影响,那些依赖审计信息者对审计质量水平期望与审计人员认为所应当执行的行为标准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即审计质量水平期望差距。
因此,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应当定位在:通过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使审计任务的完成最大限度地满足审计信息使用者或社会公众对审计所寄予的期望。而提高审计质量的终极目的也就是尽可能地缩小审计质量水平期望差距。
实现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途径审计质量控制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质量控制,可以降低风险;促进审计自身的发展;使审计工作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使审计人员能够更好地履行其职责。
为了尽可能地接近社会对审计质量的期望水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实现审计质量控制的最终目标:
矫正社会公众对审计职责的认识偏差。近年来,随着审计公告制度的推行,维护了公民的部分知情权,审计的社会公信力也逐年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审计功能被夸大,审计部门被误解为对违规部门惩治处理,彻底消除干部腐败的权力机构,也就是说审计被当成了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全社会对审计的期望空前的高涨。但是,审计不是"风暴"是"透明",审计也并非是解决方案,审计的功能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发现问题和揭露弊端,为宏观调控服务。
当然,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水平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审计机构和人员也应进行自我审视,深入思考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情况下对审计本质、目标、职能、作用、责任等问题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审计质量的新要求。
着力构建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审计质量控制标准是审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审计业务执行标准及审计管理质量标准。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不同于审计准则,也有别于审计法规。如果忽视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必然导致审计质量控制无章可循。审计业务执行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审计方案、审计方法、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报告等有关实施审计业务的规定性标准。审计管理质量标准是指审计组织在设定审计组织的职责和权限、安排审计人员和组织分工、审计项目考评、审计档案管理等方面所应遵循的规范性标准。 只有依据科学、合理的审计质量标准,才能客观评价审计人员执行业务中审计工作技能的水平以及职业道德修养的程度;审计技术与方法、审计手段的先进程度和综合应用情况;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遵守审计工作纪律及其有关规定的情况;审计资源的配置及合理运用情况;有关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执行与检查落实情况等。
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是审计组织及其审计人员为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实现质量控制目标,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安排。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是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实现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重要保证。笔者认为一个全面、完整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审计质量控制程序。审计质量控制程序是指确保审计质量的政策和程序。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审计组织控制、审计资源控制、审计项目控制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审计组织控制。是指设立审计质量控制机构或人员,依据审计质量标准,通过一定程序对各业务部门的质量管理项目提出要求,统一组织协调质量控制体系的活动,并进行经常的检查和监督,组织协调质量控制过程中的信息沟通等。
审计资源控制和管理。在既定的审计目标下,优化审计资源的配置,促进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是审计质量有效提高的前提。审计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审计人员管理、审计信息管理、审计经费管理等内容。
审计项目过程控制。是指加强从审计项目的建立、实施到结束的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审计项目控制应当包括审计准备阶段质量控制、审计实施阶段质量控制、审计完成阶段质量控制等内容。
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责任明确才能更好地对审计全过程和各级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控制。因此,为有效地保证审计质量,要从审计组长到每个审计人员,从各部门负责人到各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层层落实审计质量责任,并建立相应的追究制度。
2、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制度。包括自我检查、外部评估和日常监督三部分。目前我国审计质量检查一般都是通过检查审计报告来完成的,审计署每年也对审计项目和技术方法进行检查。在美国,除了审计机关对审计项目进行内部抽查外,每三年还要聘请外部审计同行如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等进行检查。由招投标选择的检查单位按照国家审计准则对审计机关完成的审计项目质量进行检查,并向社会各界发布检查报告。因此,我国建立和完善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制度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注重自我检查的同时,积极探索外部评估方式,加强日常监督,丰富审计质量检查形式。
综上所述,审计质量的提高与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因此,探讨审计质量控制,必然不能脱离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确立及实现。充分认识审计质量的重要意义,客观分析实现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审计工作上层次、上水平,推动审计工作在新阶段的新发展举足轻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参观泉州科技馆
- 我的知心好友
- 我去解鲁璐家做客
- 秋游清江公园
- 烧纸船
- 洗袜子
- 收作业本
- 勤奋学习的同学
- 知错就改
- 美丽的荷花池
- 我家有棵爬山虎
- 暑假里的一件事
- 西瓜皮回来了
- 葡萄熟了
- 板栗
- 统战部长述职报告
- XX年副县长述职报告
- 巡视员述职报告
- 人民政府副县长述职报告
- 办公室主任述职报告
- 学校党政述职报告
- 项目管理科科员述职报告
- 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 人民政府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 农业厅副厅长述职报告
- 政协主席述职报告
- 招商协调科述职报告
- 机关事务管理科述职报告
- 镇党委书记述职报告
- 公安局长述职报告
- 试论引爆点理论的校园危机管理研究
- 关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试析非机械专业“内燃机”课程改革探索
- 试论“钱学森之问”谈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体制现状
- 关于构建高校学生校长助理制度的探索
- 简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内的高校共青团工作
- 简析英国开放大学:创建、特色及启示
- 试论高校档案的文化育人功能
- 关于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 关于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问题与对策
- 简论加强高校机关工作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 关于网络文化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与对策
- 简论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定位分析
- 关于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与管理模式探讨
- 试析以机器人竞赛为平台的机电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 《检阅》教学设计之五
- 《争吵》教学设计之七
- 《绝招》教学设计之三
- 《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检阅》教学设计之四
- 《争吵》教学设计之八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六
- 《检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五
- 《争吵》教学设计之五
- 《绝招》教学设计之二
- 《绝招》教学设计之一
- 《可贵的沉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争吵》教学设计之六
- 《检阅》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