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8
审计风险刍议
摘要: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的 发展 ,审计风险成为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所必须面对的 问题 ,本文 分析 了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力使审计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关键词:审计风险;环境;体制;防范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法规建设的日趋完善,审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给审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审计风险已成为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所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如何最大限度地减低审计风险,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重视和关心。本文结合审计工作实践,对审计风险的成因作一简析,并提出了一些防范对策。
一、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归纳起来,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法律 、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将加大,我国的 政治 、经济政策要不断调整、变化和发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而我国有些法律、法规出台相对滞后,致使在审计过程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使审计工作在一些环节和方面受到法律、法规依据不足的限制,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风险。如近两年,财政部已先后出台了十六项《 会计 准则》,但只规范会计行为,对违反《会计准则》如何处理, 目前 还无法具体规定,给审计所查出问题的定性和处理增加了难度,也同时带来了审计风险。
(二)环境和体制
面对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 科学 技术迅猛发展, 企业 竞争、破产兼并、资产重组等各方面因素的变化,使审计工作难度将更加纷繁复杂。同时,我国现行的审计管理体制不利于审计独立性的发挥,无形中增加了审计风险。我国审计机关自组建以来,地方审计机关受地方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不同程度地受到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特别是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地区,长官意志有 时代 替了行政执法,严重 影响 了审计监督职能的独立性及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性、真实性、准确性,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
(三)审计人员的素质
在目前我国审计人员队伍中,具备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双高人才还偏少,专业知识单薄,一部分人以前没有足够的专业训练,学历低,审计查账技能的水平低,工作 方法 不当,查不出问题,或未将问题彻底查清、弄准,使审计结果与事实不符或不完全相符。同时,由于审计人员法律、政策水平不高,撰写审计报告、意见和决定的水平低,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不够。此外,目前审计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经验不足,风险意识淡薄,识别风险的能力有限,甚至极小数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较差,对工作缺乏责任心,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这就必然影响到审计质量,最终形成审计风险。
(四)会计信息失真
二、防范审计风险的对策
针对审计风险产生的上述原因,为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就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审计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进行防范审计风险。
(一)要树立风险意识
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审计人员必须正视风险而不能回避,要面对它,逐渐养成谨慎、细心的习惯,从而把审计风险降至最低。但风险意识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特别是我国加入WTO时间较短,审计风险 理论 研究 和实践尚处在探索中,大多的审计人员风险意识尚未形成,从而主观上对审计风险的防范能力较弱。因此,要不断加强他们的风险意识,经常对审计人员进行警示性宣传 教育 ,转变思想观念,改变过去那种简单审计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以强化审计人员风险意识,增强意识自觉性。
(二)坚持依法审计,不断完善财经法规
由于 目前 我国客观存在的 经济 立法和审计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不同步的 问题 ,致使在审计中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处理的相应依据,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审计法规体制及相关法规体制建设,这对有效防范审计风险至为重要。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严格遵守《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规范审计业务,依法审计,提高执法质量,是降低审计风险的前提条件。作为审计执法人员应具有很强的法制观念,应将审计法贯彻于审计活动的始终。即首先严格法定程序,从确定审计项目,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到依法作出审计处理,送达审计决定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规定程序办事、环环相接、不漏不乱。其次,严把 法律 法规使用权,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并正确运用法规,独立行使法律赋予审计的监督权。无论是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性质认定,还是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做出的处理、处罚,所使用的法律法规应准确有效,而不要随意武断,不要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以促进审计执法行为的规范。
(三)建立逐级审计责任制,不断改革现行管理体制
作为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要对审计结果形成的报告逐级、逐项签字并承担必要的法律责任。在审计的基础环节、中间环节、决策环节,建立起责任明晰的呈递制度。每一个环节的审计,都要有文书底稿和责任者的签字。对审计结果要层层审核,分极把关。重大项目审计,可考虑建立终身责任制。这样可集中多个人的意见、智慧,避免了个别人由于客观原因可能带来的偏差。但审计风险除了审计人员失察失误外,非独立操作也是重要因素。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原则,就必须铲除滋生地方保护主义的温床和土壤,尊重客观 规律 ,进一步改革、完善现行审计管理体制,以确保地方审计机关的执法力度,更好地化解和防范由于地方干预带来的审计风险。
(四)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审计质量,是降低和防范审计风险的根本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它涉及到审计组织的各项工作,贯穿于每个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审计风险问题归根结底是质量问题,而决定审计质量最直接的因素是人员素质。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特别是业务素质,是降低和防范审计风险的根本保证,也是最彻底、最根本的防范措施。为此,要建立审计干部定期培训制度,加强业务 学习 ,制定和实施更为严格的后续 教育 制度,同时,还要根据知识经济 时代 要求,努力学习相应的学科,使每个审计工作者都熟知《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基本准则》。通过学习,培训增强审计干部的执法意识,提高审计人员的执法能力,培养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并通过加强审计人员 政治 素质教育,使其牢固树立客观公正、严格执法、勤政廉洁、无私奉献的高尚职业道德,避免由于“关系风”引起审计风险。要坚持内部信息交流制度,善于发现相关项目和一些经济往来事项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关情况,促进审计人员改进审计 方法 ,提高审计技巧,由过去的单纯查账到多种形式并举。要熟练运用 计算 机进行辅助审计,积极开展抽样方法的探索及 研究 ,使审计人员的各项综合素质适应审计事业 发展 的需要,同时也可回避审计风险的发生。
(五)依法提高 会计 信息质量,尽快建立 科学 高效的审计信息 网络 和信息反馈机制
为保证审计结果正确、合法,在实施审计之前,必须对被审计单位开展审前调查,对被审计项目或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进行认真 分析 预测,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措施。在实施审计中,所取得证据必须做到全面、真实、相关、有效,以起到足以支持最终审计评价结论的作用。错误、失真的审计证据,必然得出错误审计结论;不全面,不充分的审计证据,必然得出片面,不可靠的审计结论。所以审计人员取得证据必须充分、有力、合法、合规、客观、真实。如被审计单位账、证记录不全,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被审计事项或审计单位存在过多不确定因素,审计人员就不能盲目进驻,应要求其抓紧清理整顿,等具备了审计条件时,再实施审计。对被审计单位不予配合或审计人员难以获得必要审计证据时,审计人员可以拒绝或发表保留性意见,对一些敏感性问题,或一时看不清、说不准、难以把握的问题,在出具审计结论时要十分谨慎,审计评价要留有余地,要适当、适度,避免使用绝对化语言。为此,审计机关要建立科学、高效的审计信息网络和信息反馈机制,要对被审计单位的 历史 、现状、重大的关联交易事项进行及时、切实的记录,防范实际可能出现的贻误和虚假;要求被审计单位将审计机关认为必须按时报送的信息资料及时报送,并通过审计信息反馈网络实行查询。这样不仅使审计机关及时掌握相对真实可靠的信息,而且能加大对被审计单位在处理经济业务中的无意疏忽和有意掩盖的查处,提高审计效率,减少被误导的可能性,降低审计风险。
综上所述,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来源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所采取的方法、程序,来自审计人员的素质、经验能力,它同审计的环境、体制、会计信息失真等各方面有密切联系。要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既有赖于审计执法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更需要审计机关的自身努力。因此,只要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真正树立起审计风险意识,结合审计工作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就一定能够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参考 文献 :
〔1〕会计法〔S〕。
〔2〕审计法〔S〕。
〔3〕审计法实施条例〔S〕。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暑假里的一件事
- 勤奋学习的同学
- 知错就改
- 我的知心好友
- 美丽的荷花池
- 烧纸船
- 洗袜子
- 秋游清江公园
- 参观泉州科技馆
- 葡萄熟了
- 收作业本
- 我家有棵爬山虎
- 西瓜皮回来了
- 板栗
- 我去解鲁璐家做客
- 办公室主任述职报告
- 农业厅副厅长述职报告
- 学校党政述职报告
- XX年副县长述职报告
- 统战部长述职报告
- 公安局长述职报告
- 政协主席述职报告
- 项目管理科科员述职报告
- 人民政府副县长述职报告
- 机关事务管理科述职报告
- 镇党委书记述职报告
- 巡视员述职报告
- 人民政府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 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 招商协调科述职报告
- 简析英国开放大学:创建、特色及启示
- 关于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问题与对策
- 简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内的高校共青团工作
- 试论高校档案的文化育人功能
- 试论“钱学森之问”谈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体制现状
- 试析以机器人竞赛为平台的机电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 关于构建高校学生校长助理制度的探索
- 试论引爆点理论的校园危机管理研究
- 试析非机械专业“内燃机”课程改革探索
- 关于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与管理模式探讨
- 关于网络文化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与对策
- 关于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 简论加强高校机关工作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 简论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定位分析
- 关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可贵的沉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争吵》教学设计之八
- 《绝招》教学设计之一
- 《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争吵》教学设计之七
- 《绝招》教学设计之二
- 《检阅》教学设计之四
- 《检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检阅》教学设计之五
- 《绝招》教学设计之三
- 《争吵》教学设计之六
- 《检阅》教学设计之三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六
- 《争吵》教学设计之五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