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2
从地方媒体的两会报道看新闻价值之接近性
从地方媒体的两会报道看新闻价值之接近性 从地方媒体的两会报道看新闻价值之接近性
一、地方媒体两会报道角度接近性的选择 两会由于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与民生等热点话题的讨论,因此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期待,也让会场内外的新闻媒体持续聚焦。报道两会既是媒体的政治职责,也是其拓展和创新的机遇。 但无论是国家级媒体统观大局、兼顾内外式的报道,地方媒体接近本土式的报道,还是海外华
文的华人、世界视角的报道,都是由自身的市场功能定位、生存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报道角度,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中立足、发展。针对国家级媒体稿件资源丰富,读者覆盖面广,中央政策的优惠等令人望尘莫及的优势,一些地方媒体选择接近性的报道角度,在本区域的读者中形成一种具有亲和力的固化传播。
接近性在董广安教授的《当代新闻采写方略》一书中这样被解释:“是指新闻内容与受众有某种关系。接近有两种:一种是与受众本人的职业、爱好、性别、年龄、心理等接近;另一种是新闻事件发生地和受众所在地的地理上的接近。”选择接近本土化,从读者的爱好、心理、地理等方面考虑,刊登地方特色的新闻稿件,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各媒体间稿件内容同质化现象的出现,也为地方媒体将本土文化播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内容贴近读者的心理,才能为其所接受、喜爱甚至是经常购买,这样才能固定一部分受众,保证销售量,从而体现地方媒体的价值所在。
二、《大河报》两会报道接近性的体现
《大河报》主要在河南地区发行,立足本土,服务百姓。为了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不断进行版面的创新和改革,影响不断扩大,并逐步成长为河南省主流媒体。在如何选取更具新闻价值的内容,吸引受众的目光这一问题上,《大河报》以新闻接近性为着力点,重点选择了与河南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内容,及时反映当地的民情民意。
(一)设置河南专版
在2010年两会期间,《大河报》设置了“两会暖春”专版来集中报道两会相关内容,其中还特别设置“河南团”、“河南高招”等版块来报道两会中关于河南的信息。“河南团”主要针对河南代表团在两会期间的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如河南代表与河南进京务工人员的交流,代表团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与中外媒体互动等相关情况。一系列针对河南代表团工作日程的报道内容详实,让河南百姓清楚了解本省代表在两会期间的工作情况。“河南高招”则主要讨论大学生就业、高招等百姓极为关心的热点问题。河南专版的设置,从地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接近当地受众,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实现了报道的价值和意义。
(二)报道内容接近本地情况
首先,河南是农业大省,“三农”问题是河南人关注的重点,《大河报》在2010年两会报道中关于农民方面的报道有城乡居民选举权、农民工子女城市入学等问题的报道;农村方面有反映新农村建设、农村住房信贷等问题的《听李连成讲农村那些事儿》等报道;农业方面有关于粮食产量问题的相关报道。对于“三农”问题,《大河报》的报道立足本土,反映民生民情,切实做到了“三贴近”。
其次,河南是人口大省,教育资源缺乏,学生升学压力大,教育制度改革一直是学生和家长关心的话题,《大河报》针对教育进行了突出报道。在“河南高招”版块推出“建言献策”一栏,报道了河南代表及高校领导对国家政策向中西部高校倾斜的看法;在“聚焦”版块报道了有关教育改革的《教育发展要适度超前》,以及一些相关的新闻延伸;素质教育方面,河南代表提出的建议“应把国学纳入义务教育体制”也在报道之列。报道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到教育的各个方面。
(三)软化新闻,贴近河南味儿
《大河报》的两会报道不仅内容接近本土,在报道形式上也采用河南受众所熟悉的表达方式。例如《报道有活力百姓才爱看》一文中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到大河报的报道时说,“讲总书记到我们河南团来,大河报的标题是《总书记来到咱河南团》,‘咱’字提炼得好!给人以很亲切的感觉。”在《总书记对河南有一种很深切的关怀》一文中,小标题“让农民腰包鼓起来,咱责无旁贷”和“总书记的嘱托重得很”都非常口语化,体现了本土文化、本土味儿。
三、立足接近性报道,结合开放式报道
强调开放式报道主要是针对个别地方媒体实行地域垄断化报道而言,为了突出地域接近性,一些地方媒体不登或者少登本地区以外的新闻,这种新闻理念将不能满足受众对于信息日益全球化的需求。立足于本土信息报道,可以从接近性的角度去吸引受众的关注;结合外部信息开放式报道,可以丰富报道内容,开阔本地区受众的视野,结合媒体本身,也是扩大影响、增加受众的途径。
两会报道中,《大河报》突出地域性,但不局限于地域,通过联合搜狐网推出网络互动平台,搜集各方网友对两会的建议,观点的互动将外部信息引进来,也将本土文化播出去。其报道的内容涉及两会的方方面面,有省内也有省外,紧紧围绕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真正实现了立足本土,服务百姓的初衷。立足本土,对外开放,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牢牢把握“三贴近”的原则,为受众提供贴近人心的本土服务,地方媒体只有以此为着力点,才会永葆活力,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广安.当代新闻采写方略[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46-47.
[2]黄菊芳.大事件下的中国传媒[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9:56-57.
[3]江斌.本土化定位:地方电视新闻的战略选择[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1).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捉小兔
- 捉虫子
- 小白兔生病以后
- 包饺子
- 洗碗
- 我的梦
- 小熊真可爱
- 我最喜欢的照片
- 未来世界
- 广汉夜景
- 美丽的家园
- 电子贺卡
- 看樱花
- 闹元宵
- 小熊真可爱
- CAT挖掘机液压系统发热的故障分析
- 煤炭运输中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作用
- 论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多方应用
- 德国商法改革法(下)(1)论文
- 数控系统伺服电机控制浅探
- 并联电力电容器的结构及制造
- 厚度控制过程的轧辊偏心控制(一)
- 15~50MHZ高精度高频信号源开题报告(一)
- 商法维新与企业生存法则变迁(1)论文
- 规范民商裁判的基本标准(1)论文
- 三段论法在民商事审判中之运用(1)论文
- 实验名称:塞曼(P.Zeeman)效应、电子荷质比E/M的测定
- 谈智能交通系统的分析与实现
- 浅论完善我国的商事法律制度(1)论文
- 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之原告举证问题研究(1)论文
- 让朗读感悟和思维训练和谐共振
- 寓言教学与创新教育
- 希腊智慧──伊索寓言
- 《狮子和鹿》教后反思
- 伊索生平介绍
- 骄傲的孔雀
- 狮子照镜子
- 《陶罐和铁罐》新说
- 《狮子和鹿》教后的反思
- 《狮子和鹿》词语理解
- 《狮子和鹿》近反义词
- 续写《陶罐和铁罐》
- 永远忘不了的教训
- 小狮子都吃些什么
- 东楚网游园逸趣诗歌讲座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