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3
从产权经济学看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财务分析论文(1)论文
产权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产权、激励与经济行为的关系,探讨不同的产权结构对收益--报酬制度及资源配置的影响,这一理论不但为研究我国经济体制及企业制度变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而且与会计学研究也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会计学的发展是与产权制度的变迁密切相关的。
不同的产权制度对会计信息有不同的要求,会计信息处理过程就是对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和计量的过程。目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困扰会计界的严重问题,其症结在于缺少有效的监督,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方法又可归结为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和激励一监督机制。
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1.产权不明晰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法律上对产权有一个简短的定义:“主体拥有的对物和对象的最高的排他的权力。
”这里产权等同于所有权。而经济学中的产权定义外延要宽得多,著名产权经济学家登姆塞茨认为产权“就是指使自己或他人受损或受益的权利”。
因而企业的任何一个利害关系人都有可能成为企业的产权关系人。产权不明晰是我国企业制度变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产权不明晰可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产权缺少明确归属。产权归属明确是确定会计监督权的前提条件,产权归属明确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产权必须归属于一定的产权主体,二是共有产权必须有有效的代理。
从第一方面看,只有企业的产权归属人才会为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付出成本,因而才有动力去监督企业的会计信息,并愿意为此承担一定的代价。所以只有明确企业的产权归属,才能明确谁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拥有监督权。
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之所以成为普遍现象,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在企业制度转型期的企业产权归属关系界定不清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受害对象不明确,因而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督。 从历史上来看,在计划经济时期,产权归属是明确的(尽管缺少效率),国家是企业唯一的产权主体,企业原材料统一采购,产品统一销售,利润上交国家,企业本身没有任何剩余索取权,因而国家对企业拥有完全监督权,国家通过银行、财政、计划、企业的主管部门代表国家产权行使监督权,这一时期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相对不突出。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放权让利到承包。租赁经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才凸现出来,究其原因在于产权主体从一元向多元转变过程中,产权归属不明确,突出表现在企业经营权的归属问题。
由于这种权利归属的模糊现象,导致一方面在强调政企分开、自主经营,原有监督机构的监督职能受到削弱,而代表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监督机构也未能建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就比较突出。 从第二方面来看,共有产权由于属多人所有,在产权主体内无法避免个人成果被集体分享,加之交易费用过高,各产权人之间几乎不可能就每一问题达成共同协议,因而必须选出代表以代理他人产权。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以共有产权的代理问题就显得比较突出,目前所说的国有企业产权虚置也正是指产权缺少有效代理。近年来,我们强调将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国有企业所有者的职能分开,国家对企业的监督职能大大削弱,而新的国有产权的代表机构又尚未完全建立,产权虚置问题自然显得比较突出,企业的会计信息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会计信息失真也就不足为怪了。
产权归属不明导致企业会计监督权的缺位,厂长(经理)把持企业,形成所谓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内部人的目的是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往往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背道而驰,而扭曲会计信息正是内部人追求自身效用的手段。 第二,产权界定不明确。
产权界定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在产权明确界定的条件下,产权主体拥有的权利明确,当其产权受到侵害时,产权主体之间便可通过交易行为达成协议,以确定损害方应为此付出的代价,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产权界定不明确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理由有二:一是产权界定不明确,将会使部分产权置于公共领域,形成所谓“公品”,为谋求公品产权利益的企业往往扭曲会计信息。
例如承包经营,产权界定是基于短期利润指标,承包人就倾向于通过少提或不提折;已将费用资本化等手段追逐短期利润,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二是产权界定是确定会计信息监督权限的前提,产权与监督权如不对等就无法有效地实施会计监督。
2.信息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不相等,有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阳光中的校园
- 春雨
- 冬
- 我心中的雪
- 洁白的冬天
- 我的家乡
- 春
- 雪
- 云
- 我看到你了 春
- 春天来了
- 我爱春天
- 春天的足迹
- 冬雪
- 雪
- 关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 浅析从中国文化现状出发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 试论我国大学城的文化缺失现象
- 浅论高校音乐活动的理论意义和主要实践途径
- 关于构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浅谈对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评价观的反思
- 浅谈地方合并高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研究
- 多校区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分析
- 论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困境与突破
- 浅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
- 简论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策略
- 试析高校教师薪酬设计探析
- 交汇与融合——试论《中国文化概况》课讲授探索与体会
- 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籍管理问题研究
- 浅析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案例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