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三大战略选择财务分析论文(1)论文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由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政府提出银行业的开放时间表而显得极为紧迫。鉴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序选择是“先农村,后城市;先企业,后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整体战略规划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并未得到清晰的描绘――细枝末节的具体改革每天都在国有商业银行中进行,却不曾显现出明确的战略目标或战略走势。
这当然不是改革路径选择的错误,中国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功,表明如此的改革演进具有它充分的合理性,说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滞后”更多地是表现出一种着急的情绪,而不是对既有改革顺序选择的否定。实际上,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在前些年来看,也难以明确其改革的战略目标或走势,瓜不熟蒂何落之?不少银行口号式的“改革战略定位”展现的,细想下来,是我们当今这个世界几近找不到经验支持的理想模式,其精神鼓励的作用大大高于改革筹划的意义。
现在情况不同,历史让我们到了一个必须审时度势地来看待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战略选择的时刻,从大处着眼来分析局势,酌定战略,除陈布新,并具体化到改革的措施之中,已刻不容缓。
一、 在产权与税收之间的战略选择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第一大战略选择,定位于“产权与税收”之间的选择,表面上看是令人费解的,它意味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出资方”国家主体(由一届一届政府来代表),要在拥有商业银行的产权与获得源自于商业银行的税收量方面有取有舍。那么,商业银行的产权与商业银行带来的税收两者之间难道具有某种对立性,从而必须做出两之择一的决策? 从时下的格局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提供的税收量之间,确实存在着现实的对立性。
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农、中、建”,尽管从账面上看,近年盈利者多,也向国家上交了数量不少的营业税和所得税,但作为国家独资的银行,一方面,资本金严重不足,资本充足率较低,远未达到国际同行的标准;另一方面,不良资产的状况仍然令人担忧,除建设银行之外,其余三家国有银行按五级分类计算的不良率都在20%之上(建设银行2002年3月底公布的不良率为18.14%),各家银行总计超过万亿元的不良资产最终的损失部分,还必须由国家来承担。因此,将近年国家从国有商业银行得到的税收总量,与国有商业银行达到国际最低标准的资本充足率目标所要求补充的资本金量,加上承担不良资产损失的量进行比较,税收的量比例很小,实际就是“负税收”。
换言之,如果不考虑历史形成的原因,仅仅从近些年来看,国家拥有并经营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实际在经济方面是很不合算的:商业银行带来的收益远远不能弥补它们对国家投入的现实需要和潜在需要。这里的潜台词是,国家是不是可以考虑舍弃国有商业银行大部分产权甚至于全部产权。
如果放弃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中国银行业会是什么景象?2001年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一份中国银行业开放的时间表,已经将来自于国外银行竞争的业务范围与时间、区域等,清晰地展示在国有商业银行的面前。前不久,南京爱立信将在国内银行的信贷业务转至美国花旗银行的“倒戈”事件,表明国外银行开始在国有商业银行垄断久矣的“馅饼”上下刀,并预计会切分得七零八落。
国外银行进入中国版图对中国银行业的巨大冲击已见端倪。在这里,我们试作一个极端的设想,从现在开始,国外银行大举进入中国版图,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变革迟滞或困难等原因,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优秀人才全部流入国外银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竞争乏力骤然出局,或是苟延残喘却不得不退居末席,并逐渐地萎缩成为历史的陈迹,中国银行业的天下为外国银行所完全占领,结果会如何呢? 从直接经济计算来看,问题并不见得多么严重,相反还可能很“合算”。
国外银行在形成对国有商业银行冲击的同时,也使得中国政府取得税收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外银行成为了一支极为重要的纳税队伍。鉴于大量国外银行的进入,特别是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国外银行的进入,将大大提升了中国银行业市场化的水平,那些本来就是为了利润最大化而来的国外银行,其经济效益就会很好,至少也不会弱于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的经济收益水平,它们交纳给中国政府的税收量,将必定随着它们经营规模的增大及收益的增加,大大多于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时的税收收入。
而且,在中国版图上的国外银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The stars
- 我的元旦(My New Year's Day)
- 学英语日记附教师评语-lucky day
- My English teacher
- 一次过圣诞节
- 我的老师(My Teacher)
- 冬天
- My sky
- 英语日记范文
- 学英语日记附教师评语-Today
- My bedroom(我的卧室 )
- my best friend
- My father(我的爸爸)
- summer vacation
- My Mother
- 谈保险信息系统的作用
- 国内生育保险制度刍议
- 中国正考虑新的贷款损失减免税政策
- 住房公积金风险应对措施
- 社会保险优化管制举措
- 全终端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模型及算法研究
- 基于声卡的数据采集及波形发生器设计
- 保险监管瞄准偿付能力
- 兼业保险代理喜不掩忧
- 促进基层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几点建议
- 对利益双赢的生育保险探索
- 对商业养老年金发展动力探究
- 信贷信息不对称的防范措施
- 略谈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 探索NTFS
-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1
- 《北京亮起来了》 写作指导
- 《北京亮起来了》 重点问题探究
- 《日月潭》 考点练兵2
- 《日月潭》 考点练兵1
- 《日月潭》 训练素材
-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意思
- 《日月潭》 范文习作
- 《北京亮起来了》 趣闻故事
- 《北京亮起来了》 训练素材
-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2
- 《北京亮起来了》整体阅读感知
- 《日月潭》 趣闻故事
-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梳理
- 《北京亮起来了》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