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9
探讨婴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与观察
幼儿急疹;发热;婴幼儿
幼儿急疹又称玫瑰疹,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导致的婴幼儿期发疹性热病,特点是持续高热3~5天,热退疹出。但出疹前往往难以做出诊断。为更好地认识本病,对2005年8月至2009年8月共收治120例幼儿急疹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2发病机制: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病毒颗粒呈球形,直经为200nm。其核衣壳为163个壳微粒组成的立体对称20面体,其内是由双股DNA组成的核心,核衣壳外有一层脂蛋白包膜。无症状的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抗体,出生后4个月时抗体阳性率为25%,11月为76%,5岁时90%,17岁时达98%。本病多见于6~18月小儿,3岁后少见,春、秋两季发病较多,无男女性别差异。 1.4鉴别诊断
1.4.1麻疹: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重,病初口腔粘膜有Koplik斑,发疹和发热可同时存在。 1.4.3药疹:有服药史,末梢血淋巴细胞不高。
2结果 2.2发病月份:1月份1例,2月份2例,3月份4例,4月份12例,5月份22例,6月份12例,7月份5例,8月份4例,9月份23例,10月份24例,11月份9例,12月份2例。 2.5X线检查:8例患儿做X线胸片,3例示肺纹理增多。 2.7治疗结果:120例患儿均痊愈。
3讨论 幼儿急疹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其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热退疹出表现,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易致误诊和过度治疗。笔者认为,患儿年龄3岁以内,在春秋季发病,骤起高热,持续2~3天不退,一般精神状况良好,如初次发热并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周围血白细胞<4.0×109/L,应高度怀疑本病,若热退疹出,即可确诊。
治疗上,本组幼儿急疹多发生于患儿急诊,主要原因是医生未意识到本病,其次未向家属交代可能出现的情况,导致家属较紧张,医生迫于压力对急诊病人采用静脉抗生素用药。22例高度怀疑本病者仅用对症退热治疗,均未发生并发症。说明本病可自愈,仅对症治疗即可。医生可告知家长本病发热日程和热退疹出的可能性,以及此病的良性经过。在治疗方面可口服抗病毒药物,尽量多饮含维生素C的果汁,当体温升至38.5℃以上时,可服用解热药,如无合并细菌感染,则避免滥用抗生素,尤其是静脉用药,一方面做到临床合理用药,另一方面减少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及静脉炎的发生。 [2]邢嬛.幼儿急疹.实用儿科杂志,2001,16
(1
1):642-643.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记与忘之间
- 人与路
- 人生的“出”与“入”
- 一花一世界
- 别小看了平凡与普通
- 一江清流
- 折射
- 人与路
- 减负中的“朝三暮四”
- 桃前述怀
- 忘记不快 铭记幸福
- 亲力亲为与运筹帷幄
- 见微之著
- 车站一瞥
- 大隐隐于市
- 园林植物的空间分类
- 论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司法介入_法学理论论文(1)
- 法治与政治民主背后“理性”的力量_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官、律师、当事人三者关系现状之分析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中西方权利观念差异之原因_法学理论论文(1)
- 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
- 浅析几种常用的市场营销方法
-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探讨
- 绿色停车场
- 浅析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以就业导向为视角
- 引进暂缓起诉制度的构想
- 浅谈国内汽车营销渠道模式发展趋势
- 论从知假买假现象谈和谐消费观的构建
- 论新经济时代的营销策略之营销创新
- 浅论常州TG企业品牌设计公司营销战略研究
- 《画》教学设计一
- 《画》教学设计一第二课时
- 《四季》第一组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
- 《四季》第二组教学设计四
- 《四季》第二组教学设计六
- 《画》教学设计六
- 《四季》第二组教学设计一
- 《四季》第一组教学设计四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一
- 《四季》第一组教学设计三
- 《四季》第二组教学设计五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二
- 《四季》第一组教学设计一第二课时
- 《四季》第一组教学设计二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