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时危险因素及防范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无论急性期或恢复期的心肌梗死患者,常因屏气或用力排便,或因排便不顺畅而烦躁和躁动,因而诱发心肌梗死面积增大,心肌缺血加重,心绞痛加重,或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因此解决急性心肌患者的排便问题,做好患者的排便护理,预见性地为患者解决排便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可减少死亡率。
1临床资料 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时存在的危险因素
2.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力排便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
2.2排便时由于屏气,使心室压力增高,加重心脏负荷。
2.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需室内床上排便,需要依赖护士或家人的协助,以及身体隐私部位的暴露,生活习惯的改变,而未能适应床上排便,致使排便不顺利,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上述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心肌梗死面积增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发生便秘的因素
3.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因疼痛不适的影响,对粗粮、粗纤维素及水分的摄入减少,因肠腔内容物少,肠蠕动减慢,导致排便反射减弱。
3.2急性期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活动减少,肠蠕动减慢,导致便秘。
3.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多数并发心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致使胃肠道粘膜於血,肠蠕动减慢而发生便秘。
3.4突发起病,剧烈疼痛,胸部压榨不适感,濒死感等会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过渡紧张,可导致便秘的发生。
3.5突然的发病,部分患者心理上未能接受事实,未能配合护理,不愿意在床上排便,未能自我意识的训练床上排便习惯,或有便意时也不愿意在床上解决。或下意识地控制排便,等病情好后再自行入厕所解决。这也是导致便秘的原因。 4防范护理
4.1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突然,剧烈疼痛,胸部压榨不适,濒死感等,易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加之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多条管道输液等,谢绝探视,与家人隔绝等因素,患者易产生焦虑,因此,护士要及时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病室环境疾病相关知识,过程,使患者尽快接受现实,安于现状,适应环境,消除顾虑,树立信心,解除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对身体的影响,保持心情愉快,可避免便秘的发生,配合治疗护理。
4.2饮食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以饮食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为主,富含水分、粗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粥、面条、香蕉,梨、蜂蜜水等,少量多餐,避免饱餐。有便秘习惯者,清晨可饮一杯淡盐水,有助预防便秘。避免豆类、红薯等胀气食物,忌食辛辣烟酒、浓茶、咖啡刺激性食物。忌食生冷寒凉的食物。
4.3健康指导: 向患者讲解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治疗经过,反复耐心向患者说明急性期需床上排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说明卧床期间易发生便秘的可能性,如何预防便秘及保持排便顺利的过程。告知患者排便时用力和屏气的危险性。指导协助患者养成床上排便的方法和习惯。
4.4口服缓泻剂: 评估患者日常生活习惯,考虑是否需要给予缓泻剂,如果导片或大黄苏打片口服。如发病前已经三日未排便者,应报告医师,遵医嘱给予缓泻剂口服,
4.5 排便时的护理:告知患者一旦有便意时要及时告诉护士,护士要耐心反复说明床上排便的重要性,为病人创造有利的环境,用屏风遮挡,协助取舒适的卧位,血压平稳者可将床头抬高20~30°。护士在护理患者排便时应要积极主动,态度和蔼,嘱患者排便时放松情绪,张口哈气,以减轻腹压,不可用力和屏气排便,必要者给予硝苯地平10㎎含服,做好床边心电监护,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和抢救设备。以预防意外的发生。 5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治疗护理及恢复过程的特殊性,排便护理是个重要的护理问题,在1~3周内更应重视,应及早做好患者的排便护理,依据患者的个性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和关怀,做好危险因素的防范护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消除顾虑,使患者情绪稳定,使患者排便顺畅。而不应待病人发生便秘时才重视而采取措施。从而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减少死亡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比美
- 游牡丹园
- “六一”儿童节
- 快乐的儿童节
- 闪光的蝴蝶结
- 音乐喷泉
- 日记一则
- 卷笔刀
- 小白狗的故事
- 第一场大雪
- 日记一则
- 记一次难忘的拔河比赛
- 春雨
- 我的一家
- 未来的汽车
- 影视剧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传播学视野
- 影片《让子弹飞》中的启蒙话语
- 金山游戏发力影视娱乐营销
- 民法中的水权制度(1)论文
- 以人权为核心度量发展的四个维度
- 软件的质量责任(1)论文
- 论美术设计与电影艺术的内在关联性
- 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解读
- 论微电影在广告中的运用
- 关于行政救济制度的法律检讨
- “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 “中国农村派”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下)
- 采访权和人格权的冲突与平衡(1)论文
- 影视广告中的情感体现
- 制度、体制、隐性规则与政治人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一
- 《司马光》教学一得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十一(第一课时)
- 《司马光》片段
- 《司马光》教学实录之二
- 《司马光》教学实录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 《司马光》教学一得1
- 《乌鸦喝水》教案
- 《司马光》教学偶得
- 《司马光》片段1
- 《司马光》课堂教学教案
- 《司马光》教学实录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