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探讨

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探讨

我科自2006年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疗效满意。现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2 方法 根据头颅CT扫描所示脑出血部位,以出血量最多CT层面的血肿中心为靶点,根据CT及头颅体表骨性标志定位穿刺点,避开头皮血管,选择长度适宜的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由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专利号:ZL93244252.

8),常规消毒,局部麻醉,摆好最佳进针方向,YL-1型穿刺针在电钻动力驱动下穿通头皮、颅骨、硬脑膜后,拔出盖钻,用钝头塑料针芯替代金属针芯,缓缓插入至血肿中心,拔出塑料针芯,即见陈旧性血液流出,插入针形血肿粉碎器,经针形血肿粉碎器用生理盐水冲洗,于YL一1型穿刺针侧管连接注射器缓慢抽吸血肿液态部分,抽出血肿总量的1/3~1/2。抽吸血肿时,尽量保持非阻力化缓慢抽吸,量不亦过大。然后用粉碎针注入尿激酶2万单位,闭管4h后开放。有新鲜血液时用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冲洗,同时保持血压稳定。血肿破入脑室者视出血量大小行侧脑室引流术。术后连续引流1-7d,残存血肿基本清除即可拔管。

2结果 2.2CT检查评价 CT评价分为显效(血肿完全吸收,中线结构复原)、有效(血肿明显减少达50%以上,中线移位明显减轻)、无效(血肿量减少不足50%)、加重(血肿量增加或出现新的血肿)。拔管时复查CT,总有效率67.3%(35/

5

2)。 3讨论 3.3并发脑室内出血问题 基底节及丘脑等较深部位的出血易穿透脑室壁进入脑室,形成继发性脑室内出血,本组18例。脑室内较少积血可随脑脊液循环逐渐吸收,不必做特殊处理。脑室内积血较多,特别是全脑室积血形成铸型者,在血肿抽吸引流同时应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根据病情,行腰穿脑脊液置换术。

3.4术后再出血问题 再出血是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并发症,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本组再出血地发生率为12%。再出血的原因有患者脑动脉末梢上可能存在的粟粒状微动脉瘤在血压突然升高时破裂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在血肿清除后快速复位导致脑血流突然升高,局部自身调节功能失调的血管破裂出血以及原破裂处血管血栓不牢、血肿壁尚未形成[3];同时抽血时间过早,操作时损伤了血肿腔周围脑组织,血肿凝固时不恰当使用尿激酶,抽血量过多,速度过快,患者躁动以及血压控制不好等人为因素也是并发再出血的主要原因。对再出血的预防,结合本科实践,认为次全血肿排空既达减压的目的,又可防止再出血。即首次抽血量不宜过多,分次抽吸,合理使用尿激酶及粉碎血肿等技术,控制好血压等,可较好的预防穿刺抽血后的再出血。

此术式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不加重神经功能损伤,使血肿清除率大大提高。手术只需局部麻醉,手术时间短,多在30 min内即可完成。适合在基层开展。

[1] 王忠诚主编.神经外.第1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86-690 [3]姜道新.脑出血穿刺抽血时机及再出血.急救医学,201,21,

(6):37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收获最大的一堂课
遭遇蜘蛛
难忘的一张照片
钓鱼的启示
我的心愿
一件让我感动的事
童年趣事——打水战
发新书
童年趣事
快乐是什么?
校运动会
“呼……呼”
狗“吻”
锛偼碉紓石榴
证券市场审计合谋形成机理的研究
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相互关系之我见
探析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经济一体化与国家主权的碰撞-公共政策论文
试论中职学校对中职生的素质培养
国资委加大中央企业审计力度
矿产资源补偿费审计方法初探
浅谈土地出让金审计
试析社会转型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于中日外语继续学习培训模式之对比
新公共管理的现状-公共政策论文
社会政策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与社会政策效应-公共政策论文
浅论上海市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特征分析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公共政策论文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研究初探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雪孩子》教学设计
《雪孩子》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思路
《小熊住山洞》探究活动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雪孩子》教学设计
《雪孩子》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