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生儿抚触的研究

新生儿抚触的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1

新生儿抚触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新生儿,抚触,抚触体位,生长发育

论文摘要:儿科护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整体护理概念出发,研究从胎儿至青春期小儿的生长发育、卫生、疾病和疾病护理的专科护理课程。儿科护理学的对象是儿童及其家庭,包括生理、、问题。本文针对新生儿抚触这一医疗新技术,提出了它在临床中的作用。通过与宝宝的亲密接触,帮助父母与孩子发展温暖而又亲切的关系,在出生后的最佳时机,以最好的方式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育,是对婴儿健康最有益的最自然的医疗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婴儿抚触的研究进展,然后讨论了新生儿抚触的体位以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对婴儿的抚触不仅是母婴肌肤的接触,更重要的是促进母婴间的交流,令孩子感受到妈妈的关怀和爱护,妈妈温柔的抚触给孩子带来被爱的满足,使他感受到安全、自信、帮他养成独立的个性,具备思考和判断能力,温柔得抚触流露妈妈无限的爱意,令孩子更加珍惜自己,珍惜母爱,珍惜爱与被爱,幸福一生。

皮肤是最大的感觉器官,是神经系统的外在感受器,这种触觉感受器可将所感受到的刺激,通过传入神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对这些冲动进行分析、判断,而做出相应的反应。[2]消除不良情绪所致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从而促进新生儿身心健康发育。[3]因此,可通过抚触刺激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减少婴儿的焦虑,有利于孩子的独立自信性格的建立,使孩子更聪明。

然而,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忙碌的母亲对孩子的这种关爱越来越少了,我相信所有的父母们都会对自己的孩子百般疼爱,让孩子健康地成长,但她们是否了解小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也许并不是牛奶、玩具,而只是你们那轻轻的抚触,这是对孩子莫大的鼓舞与抚慰。希望本文能够为当代母亲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能真正的健康成长提供科学的论证。 抚触源于1881年,科学家对运动后的肌肉进行按摩,发现肌肉可以很快地从疲劳中恢复过来。1940年Aargar在临床中观察到如果婴儿在出生后数周内经常得到母亲的抚触,能促进呼吸及循环功能发育,使婴儿浅而不完全的呼吸变得较平稳,这是最早的有关新生儿抚触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末,Dr. Harlow在实验中发现饥饿的小猕猴宁可选择母猴的替身物品也不愿选择食物,他认为在人类这种影响可能会延伸至婴幼儿期以后。Harlow的实验为以后有关婴幼儿的抚触研究奠定了基础。1997年美国强生公司中国有限公司将婴幼儿抚触技术引进我国,一些医疗机构先后结合我国国情,对婴幼儿抚触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4]我国1998 年引进此项技术,起步较晚,但已相继在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等大城市开展对早产儿、新生儿抚触研究,并取得与国际一致的结果。得到中华护理学会、围产医学会、儿科医学会的认可,婴儿抚触引起我国医务工作者的兴趣及社会、家庭的关注,婴儿抚触的普及正在兴起。

2 新生儿抚触体位分析

2.1 基础介绍

新生儿抚触不仅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还可以促进新生儿的智能发育,提高其机体免疫力,是一项既实用又简便且极为有益的技术。

现在的抚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5]:

国际标准法(OCT)

新生儿全身裸露,按操作标准顺序从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背部抚触,力度从轻到重,并揉搓大肌肉群。

国内改良简易法(MDST)

新生儿在半裸状态下抚触,在COT 基础上改进。

国内改良简易加经络按摩法(MDSTAC)

在MDST基础上加经络中脾经与肾经。

改良脊背提捏法

柯国琼等对200 例新生儿在传统轻柔的抚触方法基础上改良,抚触次序从头到脊背、臀部抚触,在脊背两侧自下而上,从内到外捻动,每按三捏一提拉。

目前的主流抚触体位主要包括,先仰后俯,从头到背;先俯后仰。[5]婴儿抚触作为一种自然的新型医疗技术,受到国内外专家认可,抚触可增进母婴之间的交流,对孩子轻柔的爱抚,不仅仅是皮肤间的接触更是一种爱的传递,宝宝的肌肤与妈妈的身体不断接触这种频频的抚摸及宝宝各种可爱的反映会刺激妈妈体内分泌两种激素,第一种是催乳素,可促进乳汁分泌的增多,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第二种是催产素,能促进子宫复原加快,有利于妈妈体形的尽快恢复。[6]然而,我们还必须考虑到抚触对婴儿和行为的影响,抚触后的婴儿是否对抚触产生心理依赖或成瘾等有待研究,可对受过抚触婴儿进行追踪观察和心发育的研究,最好从出生后注意心理行为的观察,使之形成抚触的系列研究。

2.2 实验分析过程

为了探讨新生儿抚触的最佳体位,我们对新生儿最初几次抚触时体位的舒适度进行了比较,并整理成图表形式进行了分析。

下面是对两种不同体位最初抚触不同部位新生儿的状态以及抚触次数的比较:

经观察两组新生儿抚触不同部位对新生儿状态有显著性差异。即观察组抚触的新生儿哭闹状态明显少于对照组。

观察组新生儿哭闹状态需平均抚触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新生儿安静状态需平均抚触次数明显多于观察组。

3 讨论

3.1 俯卧位新生儿更安全,舒适

胎儿在宫内生长的姿势是胎头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肘关节屈曲,上臂接近胸部,前臂在胸前交叉或平行,膝关节和髋关节重度屈曲,大腿贴近腹壁,小腿交叉或平行蜷曲于宫内。胎儿自母体内娩出后,来到一个绝非与子宫内安全、封闭相比的一个,通过新生儿抚触提供了延续母体接触和维持安全感的生命之路。[7]而且,新生儿大脑皮质及纹状体发育尚未完善,神经髓鞘尚未形成,轻微刺激可产生全身应答反应即“泛化反应”。 [8]这种反应多在新生儿取仰卧位时出现。因而,在进行新生儿抚触时,先俯卧位新生儿感觉很安全、舒适,表现安静、不哭闹;而后仰卧位继续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更愿意接受。

3.2 抚触对母婴均有明显的作用

研究表明,新生儿抚触能改变睡眠节律、促进新生儿识别能力、运动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成熟,使新生儿儿茶酚胺,肾上腺素、血清素等分泌平衡,从而增强其免疫功能,增强应付环境压力的能力;新生儿抚触有助于活动宝宝全身的肌肉,使肢体更健壮、身体更健康; 新生儿脑部的触觉区域比任何其他区域发展快,新生儿抚触能促进情绪的调适以及各种感觉统一;新生儿抚触能处理许多新生儿的日常问题。

抚触可以使新生儿奶量摄入增加,睡眠状况改善,胎粪及黄及黄疸持续时间减少,分析原因为: ①轻的抚触可使迷走神经紧张性增高,使胃泌素和胰岛素的释放增多 ,一方面促进新生儿的食欲,使奶量摄入增加,另一方面促进体内糖原、脂肪、蛋白质的合成,使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增加,从而体重随之增加。腹部抚触可加强肠蠕动,加之奶量摄入增加,促进胎粪中胆红素排出体外,肠道正常菌群建立,有利于降低间接胆红素浓度,从而使生理性黄疸尽快消退;背部抚触时新生儿会抬头四处张望可增加颈部肌肉的支撑力量,继而抬高头和肩,从而增强双臂和双肩的力量,提高脊柱的柔韧性,促进肌肉及骨骼的发育,以后会逐渐更高地抬起头和肩使胸部得以展开,从而加深呼吸节奏,肺活量扩张,氧气量增加,此外胸部的展开,腹腔也同时伸张,有助于消化。②每天定时的抚触能更好地促使新生儿形成正常的觉醒睡眠节律,Harrison的研究显示,人体触觉是最原始的感觉反应,皮肤又是面积最大的体表感觉器官,温柔的触摸可延长新生儿的慢波睡眠时相,此时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高,对新生儿的生长有利。③抚触传递了母子情感,使新生儿产生安全感,从而减少哭闹时间。④抚触时为创造一个良性氛围,同时播放一些柔和的轻、在室内放置一些玩具和铃铛,可提高新生儿的视觉和听觉的敏感性。

新生儿大脑各部分脑神经发育非常迅速,外界刺激越频繁,脑神经细胞发育速度较快,新生儿出生后已具备视、听等各种基本生理功能,并能对照顾的方式、的刺激作出回应。其中触觉是最原始的感觉功能,皮肤又是面积最大的感觉器官,是中枢神经的外在感受器,通过加强新生儿全身皮肤感受器的刺激使中枢感受点兴奋性增强,刺激神经细胞的形成及其与触觉间的联系,逐渐促使其神经系统发育和智能的成熟,促进大脑、小脑平衡的发育。同时,新生儿抚触可使新生儿情绪稳定,反应灵敏,增强婴儿的睡眠,并能改善睡眠质量。

一系列的研究已证实了抚触对新生儿身体发育的益处,抚触对新生儿发育的促进作用得益于其对婴儿神经系统的良性刺激。新生儿不安定情绪的减少,抚触对婴儿消化系统的良性刺激可促进婴儿的睡眠及进食,从而促进婴儿体格的生长发育。而新生儿只有在安静、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抚触,才能形成以上种种良性刺激,从而增加了抚触的意义。

先俯后仰体位便于父母自如地为新生儿抚触,作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健康成长,将来有一个很好的适应能力呢?[12]抚触这一科学的方法能使每个父母的愿望成真, 而先俯后仰体位抚触时,新生儿表现安详舒适, 让父母做起来更自如、放心,也为护理工作提供更多方便。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My school(我的学校)
写给母亲的感谢信
Play Football
Haste Makes Waste
Spring Festival(春节)
A Letter to Tom
Blowing Balloons(吹气球)
Studying Abroad
Study in Class and out of Class
写给母亲的感谢信
Lucky Numbers(幸运数字)
写给母亲的感谢信
My Experience in Examination
Spring Festival(春节)
My parents
浅谈实现教育信息网络安全的对策
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分析与研究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研究
W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要点探讨
找出计算机上当前登录入网的用户
光纤通信技术今后如何发展
ASP技术访问WEB数据库
Linux在信息家电(IA)上的应用
软件项目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数字图书馆系统中的IP网络存储技术研究
Project
浅议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并存的必然
ASP 3.0高级编程(二)
随机型存储模型应用研究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儿童诗两首》重难点分析
《童年的发现》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儿童诗两首》作者简介及代表作
《童年的发现》重点字词梳理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儿童诗两首》考点练兵 基础篇
《儿童诗两首》重点字词的意思
《儿童诗两首》整体阅读感知
《童年的发现》美文欣赏一
《儿童诗两首》重点字词梳理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写作素材
《童年的发现》美文欣赏二
《儿童诗两首》老师语录
《童年的发现》同步作文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