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药对的组配方式和祛痰法中药对的临床研究

论药对的组配方式和祛痰法中药对的临床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论药对的组配方式和祛痰法中药对的临床研究

毕业论文【摘要】 药对的主要组配方式有:相须相使配对、相畏相杀配对、性味药对配对、趋向药对配对、补泻配对、动静配对及其他药对配伍等。文章结合祛痰法中主要药对的配伍,举例说明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关键词】 药对 组配方式 临床应用

“药对”又称“对药”,是指临床上常用且相对固定的中药配伍形式,是方剂最小的组方单位。药对并非两味药物的随机组合,也并非两种药效的单纯累积相加,而是历代医家积累临证用药经验的升华。随着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药对的应用及研究也有了进步。药对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认清药对是组方的基本结构单元,更有助于指导临证科学用药,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揭示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充实中医药理论。

1 药对组配的方式

药对是根据药物“七情和合” ,针对一定的病证所采用的相应治法为前提,两味中药简单地配伍能够产生或消除某种作用,被临床上广为认可的、功效较为固定的两药组合。目前,《中药药对大全》中临床较为常用或作用比较明显的药对有600对。对于药对组成的原则可从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入手,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都可成为药对组成的原则,其组配方式大致有七情药对组配、性味药对组配、趋向药对组配、其他药对组配等。

1.1 相须相使配对 相须配对或称协同配对,取其相互协同以提高疗效;相使配对或称辅助配对,以一药为主,另一药辅助组成而提高疗效;概言之,相须、相使配对,就是通过相加协同,增强疗效的药物配对方法。如麻黄与桂枝,同属辛温解表药,两药配对,可加强发汗解表之功 ;又如大承气汤,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润燥,二药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加强。又如附子和干姜均能回阳救逆,附子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干姜起效慢但维持时间长,所以有“附子无干姜不热”的说法,二药同用回阳救逆力强而持久。

1.3 性味药对配伍 主要指寒热配伍,如左金丸,用吴茱萸之温热佐黄连之苦寒,以防折火格拒的反应 ,药仅两味,一寒一热,辛开苦降,可用治肝郁化火、胃失和降、逆而上冲所致的嗳气吞酸、口苦、胁肋胀痛等症;又如麻黄辛温,与肺热喘咳证不相宜,但其平喘功宏,他药难以取代之。前人妙用麻杏石甘汤,以石膏倍麻黄,寒热并进,使其宣利肺气而不温燥,清泄肺热而不凉滞,变麻黄辛温之性为辛凉而用。

辛苦配伍(起着辛开苦降,舒畅气机,调和肝脾和脾胃功能的作用,如半夏-黄连)、辛酸配伍(辛散酸收,解散邪气收敛正气,适宜于正虚邪恋的复杂病情,如干姜-五味子)、酸甘配伍(具有益阴敛阳,补虚生津的作用,即酸甘化阴,如芍药-甘草)等等。

1.4 趋向药对配伍 包括升降配伍(升麻-柴胡,两升药相伍升阳举陷)、归经配伍(白术-茯苓同归脾经,党参-黄芪同归脾肺经)、表里配伍(黄芪-白术,前者固表,后者健脾,表里同时加强益气之功)、散敛配伍(细辛-五味子,两药酸辛相伍,一散一收,能制其偏,扬其长,又如桂枝汤中的桂枝、白芍配对,方中以桂枝解肌表而通阳气,用白芍敛阴和营,使桂枝辛散风寒而又不致伤阴,二药配伍,一散一收,开合相济,调和营卫,使表解里和)等。

1.5 补泻配对 如柴胡加芒硝汤,方中人参与芒硝同用,人参益气和中,补益正气,正足邪自去,这是补的一面;芒硝软坚通便,泻热去实,邪去正自安,这是泻的一面。两药配对,相反相成,扶正祛邪。

1.6 动静配对 如右归丸,方中熟地性主凝静,潜肾填精,得肉桂之温通,其凝静之性得以调拨,则无呆滞凝结之虑,药力易于流散,增强了滋养肝肾之功,即所谓“静欲动来推”之意;肉桂性主温动,温补肾阳,有熟地静守纯养则能防其刚热。两药配对,动静相兼,刚柔相济,并配用他药,温补肾阳,兼益精血。

1.7 其他配对还有其他药对配伍,形式特殊且能产生一种其它药物和药对都不具有的专门效用,例如八法当中汗清并用的麻黄-石膏, 补气生血的黄芪-当归;化瘀止血的五灵脂-蒲黄,温阳行水的附子-茯苓;柴胡-黄芩能和解少阳,黄连一肉桂能交通心肾,桂枝-白芍能调和营卫,柴胡-升麻能升阳举陷,鳖甲-青蒿能养阴透热,干姜-黄连能辛开苦降;还有从生物学的角度考虑按生物固有的遗传特性配对(如鹿角-龟板大补阴阳),按生物的应时特性配对(如半夏-夏枯草取交通季节,顺应阴阳);生蛤壳—枳壳是治疗咳痰粘稠胸闷的常用药对,郁金—石菖蒲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气滞湿阻、胃气上逆、阴血不足者,僵蚕—夏枯草对治疗胃、声带炎性息肉、牙周炎、前列腺增生能明显提高疗效。另外还有的功效配对、调节配对、引经配对、芳香配对、刚柔润燥配对、枝叶茎花梗的配对等配对方式。

2 祛痰法中药对的临床运用

运用药对在临床上的应用很多,运用准确,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祛痰法中药对的运用比较多,归纳起来应用最多的有宣、降、润、收四法。

2.1 宣法 常用药对有麻黄与苦杏仁,白前与前胡。

麻黄与苦杏仁,两药配伍,麻黄味辛性温,中空外达,善行肌表卫分,开腠理散寒邪,宣肺平喘;苦杏仁味苦性降,能降气止咳平喘。麻黄以宣肺定喘为主,苦杏仁以降气止咳为要。二药伍用,一宣一降,宣降结合,肺气通调,止咳平喘之力益彰。可以治疗风寒咳嗽、气喘诸证;癃闭、水肿,证属肺气不宣者;突发性耳鸣、耳聋,证属肺气不宣,耳咽管阻塞者;中风偏枯诸症。

白前与前胡,白前走里,清肺降气,祛痰止咳;前胡走表,宣散风热,降气消痰。若外感风寒、风热,或痰浊壅肺,均可引起肺的清肃功能失调,以致气逆、咳嗽多痰等症。故以白前清肃肺气,降气化痰;用前胡宣散风热,下气化痰。白前重在降气,前胡偏于宣肺。二药伍用,一宣一降,肺之清肃功能恢复正常,故痰可去,嗽可宁。可以治疗咳嗽初起,肺气不宣而致肺气上逆、咳嗽吐痰、痰吐不爽、咽痒、胸闷、气促等症。

2.2 降法 常用药对有葶苈子与大枣,白芥子与莱菔子。

葶苈子与大枣,两药伍用,名曰葶苈大枣泻肺汤,因大枣甘缓补中,补脾养心,缓和药性;葶苈子苦寒沉降,泻肺气而利水,祛痰定喘。二药伍用,以大枣之甘缓,挽葶苈子性急泻肺下降之势,防其泻利太过,伤其胃气,共奏泻痰行水、下气平喘之功。可治疗痰涎壅滞,肺气闭阻,咳嗽痰喘,悬饮,肺痈等证。

白芥子与莱菔子, 两药伍用,出自《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莱菔子辛甘,长于顺气开郁,下气定喘,消食化痰,消胀除满;白芥子辛能入肺,温可散寒,长于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二药配伍运用,相互促进,利气消食、祛痰止咳、降气平喘之力增强。可以治疗老人虚人痰嗽等症;久咳痰喘等症。

2.3 润法 常用药对有知母与川贝母,阿胶与紫菀。

知母与川贝母,知母苦寒,气味俱厚,上行入肺,中行归胃,下行走肾,功专滋阴降火,消痰止嗽,润燥滑肠;川贝母苦甘而凉,质润,走上焦、入心肺,能润肺散结,化痰止嗽。二药伍用,并走上焦,清气滋阴、降气润燥,化痰止咳力增强。可以治疗阴虚燥咳诸症;肺热咳嗽,痰壅喘急;肺痨咳嗽等证。

阿胶与紫菀,二药伍用,出自《张氏医通》紫菀散。阿胶补肝血、滋肾水、润肺燥,止血;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二药伍用,相互促进,育阴润燥、祛痰止咳、补血止血力增强。用于治疗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等症。

2.4 收法 主要药对有麻黄与罂粟壳,熟地与当归,人参与三七。

麻黄与罂粟壳,麻黄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发汗解表;罂粟壳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痛。麻黄以宣为主,罂粟壳以敛为要。麻黄突出一个开字,罂粟壳侧重一个合字。二药伍用,一宣一敛,一开一合,相互制约,相互为用,止咳平喘甚妙。治疗久咳肺气不收,干咳少痰,咳嗽不止等症。

熟地与当归,熟地益肾纳气,补血养肝;当归补血和血,活血止痛,又主咳逆上气。二药伍用,滋阴补血,益肾平喘之功益彰。治疗妇女久咳、久喘,而阴亏血虚者;妇女月经不调,崩漏等症;心悸、失眠、眩晕证属精亏血虚者。

人参与三七,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宁神益智;三七祛瘀止血,活血止痛。人参以补为主,三七以散为要。二药伍用,一补一散,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益气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止咳甚妙。治疗虚劳咳嗽,老年体弱之痰嗽,经久不愈者;冠心病心绞痛诸症;各种出血性疾患。

以上四法,为药对在祛痰法四个治疗阶段的临床应用,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遵照辨证施治的法则灵活运用往往效佳。

综上所述,药对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以药物性能和治法为依据,以安全有效为目的,结合炮制、剂量而精确遣药确定下来的用药基本单元。但是目前关于药对组成形式在中医药学界尚未达成共识,我们期望着今后药对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完善。药对的临床研究多个人经验总结,或是文献研究总结,所以临床研究应寻找更多的相关现代研究为其提供实验依据,从而进一步丰富理论来源。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厨房里的悄悄话
新年音乐会
风筝
海洋中的礼物
快乐的蟋蟀
纸杯哥俩的童话故事
寻找快乐
小兔美美和小猫咪咪
水壶盖和开水
小乌龟
蜗牛的硬壳房
罗罗决战外星人
小袋鼠救兔子
好朋友应该互相谦让
寻宝路上
2012年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电教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2010—2011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上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历史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英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度术科组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理科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高温季节生猪饲养管理措施
肉用山羊高效养殖技术
沼液沼渣在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综合利用技术
生猪标准化饲养技术
节能增效新型蚕茧干燥技术
生猪标准化饲养
谈绿色农业水产养殖技术指导原则
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畜牧养殖扶持发展模式的研究
农村舍饲肉羊饲养配套技术
夏季不同养殖模式生猪饲养效果比较研究
集安市畜牧兽医总站跟踪“阳光工程”培训效果
农村家庭奶牛养殖疫病防范流程
浅析广西桑蚕技术推广
肉羊养殖有诀窍 摸清门道最重要——技术篇
绿色营销现状及发展分析
《猴王出世》相关链接
《西游记》章节介绍
听《景阳冈》随感
小朋友眼中的孙悟空
《景阳冈》缩写指导
精心设计台阶、加强应用指导──《景阳冈》课堂实录与评析
武松打虎?保护野生动物?──《景阳冈》课上的唇枪舌剑
《景阳岗》教学反思
利用矛盾,引导趣读──《景阳冈》片断赏析
《景阳岗》教学实录
《猴王出世》中心思想
《猴王出世》近义词反义词
孙悟空的称号
《景阳岗》教学反思
《景阳冈》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