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师范院校开展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改革

试论师范院校开展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改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师范院校开展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改革

"

[论文摘要]文章介绍了师范院校开展农村地区职业教师师资培养改革的背景,提出应该针对职业教师师资特点,加强师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感与荣誉感,创新师资培养管理模式,适应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论文关键词]师范院校 职业教育 师资培养 改革

农村职业教育是相对于城市职业教育而言,在学校教育体制下,根据农村社会发展情况,实施差异化基础教育,并传授一定的职业理论知识,培养一定职业技能的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是对农村广大求业者和从业者进行的有关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教育,其主要对象是农村初中毕业后的适龄学生和农村成人。农村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培养掌握先进生产力、创造先进生产力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农业职业教育也是国家实现城乡统筹、教育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职业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农村职业教育又是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农村职业教育师资普遍存在思想政治高度不够、职业道德不高、管理水平与实践水平较低等问题,这都是师范院校在农村职业师资培养过程中,在职前职后教育中都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师范院校开展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改革的背景

社会发展与农村经济的进步,对农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在现代化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构建理想的教师专业素养,培养更高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我国农村地区教师短缺,尤其是职业教育师资的匮乏一直是阻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特别在一些条件艰苦的中西部地区,由于教育环境的恶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教育资源分配极为不合理,催生了农村职业教师流失严重的局面,更加剧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困境。此外,造成整个农村职业教育师资质量不高的现状还与地方政府对于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有关。地方政府只是着力于普通教育的投入,重视应试教育,而对农村职业教育关注不够,没有将职业教育作为发展的一个立足点,这也从侧面造成了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待遇偏低、条件艰苦的情况。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呈现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县级乡级职业学校老师出现断层现象,职业教师队伍中教师年龄普遍偏大,中青年教师大都流向了普通中小学学校,许多职业学校状况日趋糟糕。从农村职业学校本身教学管理来看,许多农村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师配比和教学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专业设置上,盲目跟从高职院校甚至部分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开设类似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等实操性较弱、就业困难、不能为城乡统筹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专业。这类专业的开设忽视了农村职业教育所面对的教育主体的来源,忽视了农村地区实际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同时,在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中,由于缺乏专业的教学管理队伍,整个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队伍执行力偏弱,教育事故频出等,使得家长们逐渐对农村职业学校失去信任。

二、加强师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感与荣誉感

农村职业教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其所在环境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教育重视程度,使得发展仍然异常缓慢。在职业师资的培养上,由于得不到政策的支持和更好的发展,所培养的职业教育师资普遍存在素质较低、价值观不合理、职业道德缺乏等问题,极大地降低了农村职业教育师资的整体质量。现代教师教育进入素质教育时代,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成为包括师范院校在内的众多高校未来改革的重要方面。而农村职业师资的培养模式,需要建立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农村职业师资队伍。作为师范院校来讲,多年的师资培养经验使之成为支撑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根据地,因此师范院校需要认清形势,加强研究,从师德培养的原则、模式上推陈出新,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促进农村职业师资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培养具有“以人为本”精神的农村职业师资队伍。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由于自身地域性的明显差异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均收入以及知识文化水平差异性导致农村职业师资无法正确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所开设课程及传授知识的程度不能体现当地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此,师范院校在师德培养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形式认知、科学育人、以人为本的师德。农村职业教育有着自己特有的特性,所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农村地区的自身发展而言。各类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时刻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各类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以活动、教学、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们在课堂内外时刻接触到以人为本的精神,将人本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建立一种基于自身本能的以人为本精神。既要让他们在农村职业教育的舞台上学会做学生的良师和益友,又要培养他们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求知、做人,并根据其个体差异性,为他们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本教育方法。

2.重视师德教育。师德教育的开展将主要通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三种形式。师范院校在农村职业学校师资的培养中,师德教育的前提是让学生们去理解这样一份职业的声望,利用师范院校长时间积累的师范环境去着力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有效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典型事迹,弘扬师德建设的优秀传统和作风,提升师德建设的水平,并可以利用各种学术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让师德建设与校园文化发展形成互动。此外,这种师德教育应该造就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在职业道德上有以“爱农”为核心的敬业精神。这样的精神是作为一种思想觉悟,直接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师资所具有的道德规范与工作态度,也将决定未来自身的发展。各类师范院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针对未来学生所接触的农业环境,加强教师的涉农思想,了解农村发展现状。而针对农村环境较为艰苦、人员流失率大的现状,师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需要着力突出职业道德信念,树立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

<>

三、创新师资培养管理模式,适应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1.课程改革。教材和课程的安排避免过分凸显学术性和学科的系统性,针对职教师资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将教育类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的比例提高,重点建设其职业能力。同时,开设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如农业职业技能鉴定、施工员、材料员、二级建造师等各类实用性较强的证书,让他们在未来的教学岗位,能够加入到农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改革中去。要培养“双师型”中职师资队伍,师范院校就要在未来农村职业师资的培养过程中更加重视课程改革,在教材编写和选择上把握农村职业教育的特点,让更多的优秀职业学校老师参与到教材的评估与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该集中把握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农村教育的特点,要为生产部门提供现实需要的“理论+应用”的人才储备。师范院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教学手段与课程之间的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能够最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程设计上应该根据农村生产发展的特点,强调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要求学生们在课堂内外通过模拟实验和实习的方式与教材和课程设计相结合,根据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短缺、硬件不足的现状,开拓自己的技术能力,在未来的课堂和实际教学中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教学目的。

2.培养模式改革。现阶段我国职业学校师资的来源主要有普通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大学以及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但实际来讲,许多农村地区职业学校的老师、管理者往往是从普通基础教育的师资中抽调、选派而来,由于已经习惯用普通的教学方式来教育职业学校的学生,这些教师也缺乏对于农村职业学校的认识和定位,实践性和职业性不足,动手能力也偏弱。而来源于高职高专院校包括职业师范类院校的教师,其专业学科知识较为丰富,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整体来讲,基数较小,发展缓慢。 师范院校从其历史改革来看,有很大一批学校是从省级或者市级教育学院这样的成人高等院校改制成为普通本科师范院校的,他们一直以来作为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基地和当地各级教育干部培训以及新进教师、骨干教师培训的主要干线,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师资,有着丰富的职后培训经验。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要将职前培养模式与职后培训相结合,将学历教育、学历补偿教育以及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师范院校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邀请优秀的农村地区职业学校教师与同学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分享,达到对于农村职业教育更深的认识、更直接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于这一职业的向往。师范院校顶岗实习和支教的开展需要不断深化,将学生带到农村职业学校中去,置换出当地的教师,以此实现职前培养的实践性和职后教育的时间保证。而农村职业教育师资的职后教育和培训,也应该转变思路,转变为实践为主体,以一线老师们的实际经历为主线,依靠师范院校深厚的理论基础予以培养,力求在职后教育过程中注重实效性和地域性。在职后培训的过程中,创新培养模式,师范院校加强与相关农业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将农村职业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整理出来,通过院校合作的方式,针对性地对专业技能和现阶段各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培训。让职业学校教师能够了解现在国家的行业现状,在具体的教学和培养过程中就能够突出重点,随着国家教育方针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和课程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邀请相关技术类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参与到农村职业教育师资职后培训的规划设计和课程教学中。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
书柜和书的对话
我的家乡
帮助小白兔过河
动物音乐会
聪明的公鸡
古镇寿昌
给小狗洗澡
欢迎奥运会,改掉错别字
美丽的校园
秋天的美景
松树
跳芭蕾的女孩
冬天里的春天
孔雀学飞
2009年中学化学教学总结
中学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009年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幼儿园教科研教学工作小结
小班化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初二年语文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初三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学工作总结
2009年教学反思总结
高一语文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化学工程学院教学工作总结
中专部2009年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师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政治教学工作总结
中药治疗家畜碱性胃肠卡他
《藏獒》VS《远去的藏獒》
养鸡场安装和使用湿帘十注意
本科生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刍议
提高农牧民素质是发展我区现代农牧业的先决条件
“家畜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藏獒养殖问答
加快农牧业科技创新与进步全面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
悲伤的藏獒
中国设施畜牧业的现状及发展重点
湖南家畜家禽检疫费下调42%
西藏的精灵——藏獒
中国水产业与畜牧业中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畜牧分院
藏獒渡魂
《索溪峪的“野”》篇章学习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索溪峪的“野”》重难点精析
《索溪峪的“野”》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索溪峪的“野”》难句讲析
《草虫的村落》教学实录
《索溪峪的“野”》词语积累
“野”性十足的索溪水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索溪峪的“野”》课文导学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索溪峪的“野”》相关链接
自然的美 野性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