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浅析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9

浅析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

[论文摘要]文章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信教具有盲目性和功利性,宗教暧昧现象较重;对宗教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对宗教信仰持宽容态度;信仰人数呈现上升趋势,信仰传统宗教占优势等。针对这些特点,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视角,提出了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应对策略。

[论文关键词]上海民办高校 宗教信仰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一、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特点

二、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部分大学生求知欲较强,追求新事物导致其信仰宗教;部分学生生活在家庭成员信教的环境氛围中,长期耳濡目染导致其信仰宗教;民办高校学费贵、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弱、就业压力比公办高校大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偏大,而从宗教信仰中寻求慰藉。

(二)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转型期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一方面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下遭遇极大挑战,另一方面也引发大学生的人生困惑,转而从宗教信仰中寻求精神寄托。

(三)宗教自身的原因

宗教自身有一套信仰机制,并且不断地与时俱进,大大增强了宗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四)民办高校自身的原因

部分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开展宗教引导工作的能力不强、党组织发挥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下的应对策略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基础。它深刻揭示了宗教本质和发展规律,辨证分析了宗教的社会作用,论述了宗教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宗教作为人类文明成果之一,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文化底蕴,它的作用并非只是“麻醉人民的鸦片”,宗教也有积极的一面。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既要抑制其消极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我们正确处理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提供了政策原则和实践指南。

(二)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应对策略

1.从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重视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地区发生的矛盾与问题,都与民族宗教有一定的联系。两伊战争、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印巴战争、巴以冲突等重大国际事件都明显带有民族宗教背景,各种政治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霸权主义都把宗教作为一种重要手段,以宗教的名义来推行自己的政治意图,实施自己的政治目的与战略。美国哈佛策略研究所、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机构在其研究报告中,曾建议美国以宗教为“首选武器”对中国进行颠覆活动。宗教向高校渗透,是宗教势力同中国共产党争夺祖国下一代的政治斗争,因此我们应当增强政治警觉性,坚决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认清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从关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并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2.关注大学生信仰需求,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的信仰需求的觉醒,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在宗教信仰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神秘主义的色彩。高校的教育者应及时了解学生的信仰状况,引导他们慎重地选择自己的人生信仰,掌握信仰选择所依据的基本标准,使得他们在选择信仰时,能做到选择“科学、理性、健康、崇高”的信仰,而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崇高性、健全性特点的信仰,它秉承人类的理性和科学精神,它在现实生活中寻求人生的意义、生活的幸福,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它要求过健康而正常的生活,它所倡导的生活方式与正常人生的生活方式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才是大学生明智而正确的信仰选择。 "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辅导员开展宗教引导工作的能力。首先,民办高校要开展多种活动,加强对辅导员开展宗教引导工作能力的培养。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普遍存在对宗教知识和宗教政策了解较少,且对宗教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工作经验不足等现象。民办高校应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加强辅导员开展宗教引导工作能力的培养,如积极借鉴北京林业大学开展的“高校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主题工作坊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为辅导员就高校宗教引导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举办专场讲座;民办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应增加有关宗教方面的培训内容;在辅导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中可以加入“开展宗教引导工作情况”的考核内容。其次,辅导员自身要加强对宗教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增强应对宗教有神论的辩驳能力。辅导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强对宗教文化知识的学习,多研读无神论著作,如赵启正的《江边对话——一位无神论者与一位基督徒的友好对话》、李士菊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当代阐释》等,增强应对宗教有神论的辩驳能力,以科学的事实击破宗教的虚幻构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辅导员应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率先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相关调研我们发现,部分信教学生之所以走上信教道路是出于对某一宗教高僧大德的仰慕,如部分信仰佛教的学生是出于对净空法师的仰慕。辅导员作为与学生相处最密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其自身的言行示范对大学生无疑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能否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与辅导员是否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解释世界和分析问题密切相关。因此,辅导员自身要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使自己率先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积极践行者和大力宣传者。

4.民办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党组织建设。当前,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的主流是好的,但不容忽视的是,还有部分大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在这次“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研”中发现竟有少部分学生党员信仰宗教,并且党员在高校学生群体当中发挥的作用并不理想。调查数据表明,认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得“好”和“很好”的只有25.9%,高达57.4%的大学生认为学生党员发挥的作用一般,甚至有16.8%的被调查者认为学生党员发挥的作用不好。这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党组织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首先,学生党员要在各个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扎实的理论魅力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非党员学生,自觉地向同学们讲解党的基本路线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决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反社会主义的言行做斗争。其次,高校要加强党组织内部的人文关怀,培养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通过调研发现,60.7%的学生认为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一般。近年来,基督教之所以能在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成为仅次于佛教的第二位信仰选择对象,跟基督教团契活动的开展有很大关系,每个基督徒在团契活动中寻找到了强烈的归属感,许多大学生正是为了寻找这种“组织”的感觉才加入到基督教信仰者队伍中的,这对我们丰富大学生党组织生活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新时期坚持和健全大学生党组织生活,除了要坚持纪律性以外,还应在党组织内弘扬“以党员为本”的人文关怀,以大学生党员的精神需求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改进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理念、内容和形式,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增强大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同时加强对困难党员的关注,帮助他们解决个人和家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5.正确对待信教学生,引导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改革开放迎来了思想解放,人们对宗教性质和作用的认识也随着自身觉醒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提升,意识到“过去那种把宗教定性为政治意识形态的看法有很大的片面性,就宗教本身的内容和性质来看,它还包含多方面的意义,如哲学、伦理、社会规范、价值观念、文学艺术。从整体上说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体系”。对于宗教的作用,人们也意识到了历史上宗教的作用,不能一律用“鸦片”来概括。固然当代宗教仍然有两重性,在世界民族和地区冲突中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但是宗教在社会功能方面仍有五大积极功能:政治的整合功能、心理的调适功能、道德的教化功能、社会的公益功能、文化的推动功能。我们应消除对宗教的偏见,全面理解宗教,多从正面把握两者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对于少数信教的学生,我们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信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努力使广大信教学生“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

一、促进社会和谐等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同时加强对信教学生的宗教法律教育,使其认识到“我国实行政治和教育均与宗教相分离的政策,合法的宗教活动仅限于特定的场所,社会主义大学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利用任何形式在大学校园中非法传教、布道或者从事其他宗教活动”,这样既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又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广大信教群众中的凝聚力、吸引力,把他们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一起积极参与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往事记之桂林山水
秋天的小公园
我为什么像爷爷?
我爱家乡
校园四季
游闵行体育公园
秋游
星空
秋天的树叶
值得一游的地方
家乡四季
春雨
寒假游九宫山
春天来了
我明白了
中国民歌合唱作品的情感美
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探析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K.466的乐思阐述
普契尼歌剧咏叹调《你那颗冰冷的心》演唱分析
音乐剧歌曲《假如我是一个阔佬》的人文特质
二胡演奏艺术简说
歌唱中乐感的塑造与培养(一)音乐感觉的塑造与培养
古琴弦上的律与乐
浅谈高校器乐演奏教学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漫谈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实践改革与实施探究
探究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音乐表现力
浅谈缄默知识理论在声乐演唱艺术中的作用
谈长笛演奏气流方向的掌控
钢琴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小草之歌、争吵、小泽征尔的判断、皮巧根桥、语文百花园五
麻雀、让它们自有生息、蒲公英的梦、台湾蝴蝶甲天下、语文百花园四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新型玻璃
我不能忘记祖国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重阳节的传说、寓言两则、乐的王子(剧本)
《飞天圆梦》 教案教学设计
清明节的由来
一块特别的石头
鸭子和凶兔请客 教案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续张嘎夺枪记
地图上的发现
《种瓜得豆》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