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人性教育视野下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研究

试析人性教育视野下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8

试析人性教育视野下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研究

"

[论文摘要]人生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从人生观教育及相关概念的内涵解析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突出价值观教育、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的实然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性教育视角下深化人生观教育、加强荣辱观教育和开展公私观教育的创新教育路径。

[论文关键词]人生观教育 大学生 人性教育

一、人性教育视野下人生观教育的内涵

人生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生观内涵包括人生、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的本质、人的理想、生死观、公私观、幸福观、荣辱观、审美观、婚恋观等。狭义的人生观一般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几方面的基本内容。人生观教育是一个宽广的教育范畴,包括如何教学生做人、如何认识人生、如何认识个人与社会等。正确的人生观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不会感到人生虚无缥缈、毫无意义、苦短艰难。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生观的教育是极其重视的,因为只有明白了人为什么要活、活着有什么样的意义、怎样活着才具有价值等问题,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以及认识社会。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即将步入社会,进入社会的不同职场,不同的人生观会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从而影响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能力的发挥。人生观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性教育就是要让人充分认识自己,这也是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实质所在。在我国古代和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人性的学说多种多样,对于人性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东西方在文化思想与价值观念上存在巨大差异。所谓人性,是指人的全部属性,是对人自身界定的一个属性。人的属性一方面体现在人的自然性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人的社会性上。自然性是人自然生成的本能属性,具有先天因素,是无所谓善恶可言的。但先天因素本身包括个体的生存欲望和人类的生存欲望,是一种求得自我生存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性更多地体现在其社会性方面,这种社会属性是人与其他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是人的根本属性。正确理解人性,明确人性就是人的本质,是人的标志以及区别于动物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大学生人性教育应是对大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美好心灵塑造、理想人格培养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

二、当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融合价值观教育

人生观教育同时涉及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是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它们都是人认识判断外在世界时产生的一种蕴含主体需要和倾向的观念形态,它们的产生和存在形式,具有相近或一致的性质。其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主体的意识,虽然面对的对象不尽相同,但是最后归结为主体的观念中,是主体整体观念的各个组成部分。第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主体的一个观念系统,都对人的行为发挥着指导和指向作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身就具有包容、渗透、指向同一的特征,在指导人的行为方面,其功能也不是单一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当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通常与价值观教育相融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着有利条件,也面临着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意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这对于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二)突出生命教育

人生包括人的生命体和人的生活两个方面,人生是生命和生活的过程,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个体的生命和生活过程的认识。对于人生观的认识还得从其源头——生命开始。人生观教育需要重视生命教育,并把生命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大学生中暴力、自杀事件屡见不鲜,从现象上看分为两种:一是不尊重与伤害他人(物);二是青少年自我伤害或者自杀。当事人的行为深层次的原因是一些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对人生、生命不珍惜,更不懂得如何担当社会责任。

当前,开展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已作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开展生命教育,首先是让学生懂得生命健康的重要性。生命教育就是教会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之中,使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培养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从而为社会创造幸福。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生命价值的教育、热爱生命意义的教育和保护生命安全的教育。在这几个方面中最为核心的都分就是热爱生命意义的教育。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阻碍甚至挫折是很平常的,对于这些压力、阻碍甚至挫折应该有正确的态度,应该把种种不如意看作生命必须经历的一部分,这样,负面的东西才可能转变成积极的因素。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既可以将其作为人生观教育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充分发挥生命教育在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重视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主要是为了将来可能出现的意外心理伤害而进行的防御机能和迅速恢复能力的教育。当前,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大学生太娇气,不能经受挫折,遇到失败、不顺和阻碍,要么是回避,要么是意气用事,不讲策略和方法。对青年学生的挫折教育属于人生观教育。社会心理学中所提到的“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受到的障碍和因无法克服这种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由此可见,挫折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和情感。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自身生活经历和阅历的欠缺,挫折的发生更加难以避免。挫折教育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挫折感以及产生挫折的原因,当前高校围绕挫折教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

三、人性教育视野下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拓展人性教育,深化人生观教育

首先,拓展人性教育需要深入了解人性。拓展人性教育,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大学生人性教育的重要性有足够认识,人性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道德规范本质上就是人性规范,而人性的核心就是要体现向善的原则。人性教育是综合一个人知、情、意等精神范畴和身体范畴的统一整体,即人品涵养的素质教育。人性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使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一种意志和信念,从而自觉地付诸于实践。高校德育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时,不能停留在形式上,而应在社会育人要求的同时,加强人性教育。教育大学生人心向善,学会对人的尊重,对人生命的关爱,对人尊严的维护,做到既善待自己又善待他人,既爱护自己又爱护别人,树立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

其次,拓展人性教育需要加强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属于人性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文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同样在于培养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完善,促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重视解决大学生做人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做人的基本道理,学会怎样做人。人文教育注重以人为本,从受教育者的情感和需要出发,启迪人的心灵,由内而外地激发自身的道德意识、道德需求和道德责任感。人文教育在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同时,拓展大学生的视野。

(二)拓展人性教育,加强荣辱观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大学生的基本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只有把握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首先,让学生知荣明耻,加强自我教育。当前我们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追溯人类历史,有关荣和辱的论述不计其数。古人讲“知耻近乎勇”“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宁可毁人,不可毁誉”“过则勿惮改”,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同样重要的地位。当代大学生应自觉运用先进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用过硬的本领提高自身实力,积极参加学校党、团和社团组织的活动,使自己在党团活动中净化心灵、熏陶思想、升华认识、提高觉悟。

其次,开展荣辱观教育应该落实到学生的具体学习生活中。荣辱观教育切忌口号化、公式化,要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强调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真正使荣辱观教育“入脑、入耳、入心”。譬如,关心贫困学生,做好资助工作;关心学生的就业,将荣辱观教育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的主旋律教育结合起来。最后,加强实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重在实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反思和改变自我价值观上的某些模糊认识,养成谦虚谨慎的品格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为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利用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

(三)拓展人性教育,开展公私观教育

“公和私”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伦理生活中的基本问题,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必然会遇到“公和私”发生碰撞时如何处理的问题,是先公后私,抑或先私后公?是公而忘私,还是损公肥私?由于这些问题都与人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公和私”问题的处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危治乱,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个人实际生活的顺逆和幸福,也关系到道德行为的善恶选择。

为解决上面所说的问题,需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对原有公私观的冲击和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学生开展公私观的教育上存在着理想主义色彩,过高地估计社会成员(包括大学生)的思想觉悟,片面地理解马克思关于“集体”和“个人”关系的论述。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他看来,没有集体主义精神就不可能有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种对集体主义的理解,因此从指导思想上讲,社会主义社会客观上要求实行集体主义,要求每个公民应当以集体主义精神来指导自己的言行。集体主义原则强调个人应当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就应该做出必要的牺牲。这种让个人利益做出必要牺牲的做法,显然是道德崇高的表现。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产生了新的消费需求和对消费手段的需求,人们对物的需求的膨胀,使人们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主义和普遍的禁欲主义下解脱出来,转向重视物质利益和生活享受,甚至进而出现贪慕金钱、唯利是图、贪图享乐的不良倾向;竞争的加剧和竞争中的不公平倾向以及利益观念的扭曲,也导致了利他的大众主义公私观转向利己的公私观,甚至转向利己主义和享乐至上主义等不好观念。

其次,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体系的公私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和私”之间又应该怎样协调呢?是不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不能再提倡用集体主义指导人的行为呢?其实,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同时也不否认对于个人合法利益的保护;也强调集体利益必须与个人利益相结合。

第一,应将集体主义与保护个人权益更好地结合起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仅反映了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正义要求,同时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体现着人们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这种集体主义必然应该真实地代表集体、社会利益,而不是某一个小团体利益。第二,应该在集体主义的前提下,突出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集体主义作为集体、社会利益的真实反应者,同时也是个人价值目标的统一体,本身包含了个人的合法正当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涉及财产利益时就体现了这一原则,纠正了过去那种单方面无条件的“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的观点。这部法律规定,在民事活动中,一切利益和财产都是平等的,个人财产的合法地位应得到重视和保护,要增加财产拥有者的安全感。实际上,保护个人合法权益与推崇个人主义之间有着原则的区别,保护个人合法权益需要建立在集体主义的原则基础上,而推崇个人主义则没有这一前提。个人主义将个人利益作为唯一的目的与至上追求,一切以自己为标准,有时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把推崇集体主义与遵守合理利益主义结合起来,我们提倡的个人利益应该是一种合理的利益。这里所讲的“合理”,就是合情合法,合乎道德与法律规范的要求。这种合理利益主义就超出了个人主义的范畴,是全社会可以接受的。事实上,我们社会所追求的公正、合理、和谐都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松鼠斗黑熊
小青蛙脱险记
新龟兔赛跑
龟兔赛跑(外转)
橡皮的哭诉
“0”的奇遇
小蝌蚪脱险记
动物王国的灭亡
坐井观天新传
电风扇和扇子
铅笔盒里的风波
我是一块小橡皮
螃蟹和水蛇
小乌龟的自述
铅笔和橡皮
201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电教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英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理科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2010—2011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度术科组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历史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上教学工作总结
浅谈畜牧兽医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构建
规模化养鸡场应熟练掌握喷雾免疫技术
黄喉拟水龟野外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雨季禽霉菌病的危害与防治
浅谈母猪产后缺乳的原因及防治
母猪异常发情的防治
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田氏家禽电气孵化法
养殖肉鸭效益好
浅谈无公害黄鳝网箱养殖技术
做好家禽孵化卫生的措施
发酵床养殖肉鸭技术要点
养鸡场的不速之客
商品鳜鱼生态养殖技术
母猪乏情的病因与防治
《西游记》章节介绍
小朋友眼中的孙悟空
利用矛盾,引导趣读──《景阳冈》片断赏析
《猴王出世》近义词反义词
孙悟空的称号
《景阳岗》教学反思
《景阳岗》教学反思
听《景阳冈》随感
《猴王出世》中心思想
《景阳冈》教学实录
精心设计台阶、加强应用指导──《景阳冈》课堂实录与评析
《景阳岗》教学实录
《景阳冈》缩写指导
武松打虎?保护野生动物?──《景阳冈》课上的唇枪舌剑
《猴王出世》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