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高校教师诚信从教教育

试析高校教师诚信从教教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9

试析高校教师诚信从教教育

"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高校教师诚信从教的概念,梳理了高校教师诚信缺失的表现,包括思想认识模糊、学科教学失衡、学术行为不端等,并提出加强高校教师诚信从教教育对策: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推进合理的素质教育。

[论文关键词]诚信从教 教育 教师 职业道德 缺失

一、高校教师诚信从教的概念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即诚实守信,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自古以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传统美德,是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品格。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社会呼唤诚信,时代需要诚信,人民的生活离不开诚信。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关键靠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水平的教师是民主社会的主要基础。作为培养人才的关键力量,高校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直接决定高校未来的建设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一项重要使命,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建立公众对教育服务的信心。高质量的教育行为,除了需要优越的工作环境、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专业的教学能力、完善的社会政策支持,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也是必备条件。高水平的公共教育的实践,除了需要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精神外,良好的工作环境、社会的支持和周全的政策也是必备条件。只有在所有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才能有效地执行他们的教育活动。

诚信从教,是当代社会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职业道德要求。所谓诚信从教,是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诚实不欺、信守承诺,杜绝言而无信、弄虚作假等失信行为。对高校教师而言,诚信从教分为诚信教学与诚信育人。高校教师教学活动包括授课、辅导、答疑、作业批改、出卷命题、监考、阅卷、成绩评定、指导论文等环节;高校教师育人活动则渗透在教学、科研、人际交往等多个环节。诚信从教就是要求高校教师在以上教育环节能做到诚信、公正、廉洁等道德规范。

二、高校教师诚信缺失的表现

1.思想认识模糊。高校教师作为社会中学历层次相对较高的群体,理应在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方面优于其他群体。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群体固有的价值观念受到不可避免的冲击,这就容易使人造成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欣喜于市场经济带来的一系列正面效应的同时必须正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人的思想状况。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是“一切向钱看”的,社会中的一些人直白地认为市场经济运作下人的价值等同于挣钱的多少,金钱日趋成为人类价值观中最重要的因素,直接导致拜金主义在社会上的泛滥。这种社会价值观的失衡直接导致部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淡漠与模糊。

2.学科教学失衡。学科教学包括两部分,即“教”与“学”,“教”与“学”是高校教育的基本范畴。“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教”是教师向学生教授知识的过程,“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以知识为媒介相互影响的过程。“教”是教师工作的主要目的,对于教师而言比“教”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学”的效果。教学活动实际上是要求教师通过情感投入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目前,部分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是教师只管“教”的量不管“学”的质。由此带来的负效应则是高等教育只追求知识传授而忽视情感的投入,培养不出善的情感,造成不诚信的教育后果。可以说,教师在教学中只管“教”不管“学”的做法,是一种相当恶劣的不诚信行为。

3.学术行为不端。所谓学术行为不端,是指学者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各种捏造、抄袭、剽窃以及其他违背科学道德的行为。《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教社科[2009]3号)列举了必须严肃处理的七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注释;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由于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绩效奖励等与教师科研业绩直接挂钩,学术研究中的失信现象颇为严重。有的教师抄袭别人的研究论文;有的教师将别人的研究成果占为己有;有的教师捏造研究数据用以发表论文;有的教师通过权钱交易找枪手代替自己发表论文。

4.人际交往失信。人际交往中,“言必信,行必果”是做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人际交往失信是指高校教师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守信用,违背诺言的不良行为。高校教师的人际交往通常体现在几个方面:与领导的交往、与同事的交往、与学生的交往。高校中有些教师能成为教学的典范、学术研究的榜样,却不能成为人际交往的楷模。有些教师在与学校领导的沟通中易产生距离感,不愿或不敢接近领导;又或者一味地以领导为中心,对领导唯命是从。有些教师在与同事的交往中结盟图谋私利,有些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能维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宽待优等生而刻薄后进生,又或者在教学过程中轻易承诺学生却不能及时兑现。教师人际交往中的种种不诚信行为,势必影响教师群体在公众中的形象,亦必然对学生诚信品德造成影响。

三、加强高校教师诚信从教教育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是高校教师诚信从教的基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地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特征。现阶段的中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较为优越的社会环境,当然,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处于初级水平,人的全面发展仍受到许多限制。胡锦涛同志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提高指明了方向。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也是社会顺利发展的基本要求。如果整个社会具有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特别是道德环境,即整个社会具有较高的诚信度,那么,教育以及其他各行各业就容易形成诚信氛围。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开展诚信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诚信之传统美德,大力倡导“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加强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有了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方能稳步发展,高校教师诚信从教的环境也会更健康。

2.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是高校教师诚信从教的行为约束。高校教师的评价机制对教师完成教书育人活动具有约束作用,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建设是高校师资管理的重要内容,合理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能最大限度地激励高校教师,帮助教师迅速成长,从而有效提升高校办学质量。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特殊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人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产物,人的每个个体具有差异性,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综合,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及差异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高校在构建评价机制时务必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制定出符合教师工作特点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激励和管理的作用。

3.推进合理的素质教育是高校教师诚信从教的内在动力。高校教师诚信从教意识的增强,归根到底不是靠外界的环境、制度等其他条件的“他律”约束,而是要靠“自律”,依赖自我的信念来约束自己。高校教师充分“自律”的前提是具备高度的职业素养。完善高校教师素质教育是根据教师素质提高的要求而确定的,教师素质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教师培训目标的变化和调整。要把诚信教育作为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真正树立“师者,人之模范也”的思想,培养教师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楷模。集中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政治素养。通过《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文件的学习,帮助教师树立奉公守法、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在教育形式上,亦可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各类优秀教师典型活动,引导教师在学典型、学先进的过程中提高意识,摆脱陈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是一块小橡皮
龟兔赛跑(外转)
“0”的奇遇
电风扇和扇子
铅笔盒里的风波
新龟兔赛跑
小蝌蚪脱险记
小青蛙脱险记
螃蟹和水蛇
动物王国的灭亡
松鼠斗黑熊
坐井观天新传
橡皮的哭诉
小乌龟的自述
铅笔和橡皮
初一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度术科组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2010—2011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上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理科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电教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英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历史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商品鳜鱼生态养殖技术
浅谈无公害黄鳝网箱养殖技术
母猪异常发情的防治
浅谈畜牧兽医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构建
发酵床养殖肉鸭技术要点
黄喉拟水龟野外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养殖肉鸭效益好
田氏家禽电气孵化法
规模化养鸡场应熟练掌握喷雾免疫技术
雨季禽霉菌病的危害与防治
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母猪产后缺乳的原因及防治
母猪乏情的病因与防治
养鸡场的不速之客
做好家禽孵化卫生的措施
听《景阳冈》随感
《猴王出世》中心思想
《景阳岗》教学反思
《景阳冈》缩写指导
孙悟空的称号
《猴王出世》近义词反义词
小朋友眼中的孙悟空
利用矛盾,引导趣读──《景阳冈》片断赏析
《景阳冈》教学实录
武松打虎?保护野生动物?──《景阳冈》课上的唇枪舌剑
《景阳岗》教学实录
《猴王出世》相关链接
《西游记》章节介绍
《景阳岗》教学反思
精心设计台阶、加强应用指导──《景阳冈》课堂实录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