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90后”大学生思行特点、原因及思政工作的途径

浅谈“90后”大学生思行特点、原因及思政工作的途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90后”大学生思行特点、原因及思政工作的途径

"

[论文摘要]“90后”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力军。家庭与社会环境造就了他们鲜明独特的思想行为特点:自信张扬但缺少协作意识、知识信息丰富但目标方向迷失、价值观多元化但主流价值观不强、情感丰富率真但行为庸俗化。我们必须用爱心架起师生间心灵的桥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用心理健康教育培育他们健康的身心,用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激发他们生活与学习的热情,不断适应“90后”大学生思政工作新要求。

[论文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思行特点 思政工作

随着“90后”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力军,高校思政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90后”大学生有独特鲜明的思想行为特点,优点突出、缺点明显,在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眼中,“90后”无疑是典型的思想行为矛盾统一体,相比“80后”甚至“85后”恍若隔代。因此,认清“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一、“90后”大学生的思行特点

无论是作为个体的大学生,还是作为群体的“90后”,他们身上既有自信、多识、爱憎分明的一面,也有懒散、无目标、功利性强的一面,诸多对立的思行特点在他们身上共存。

(一)个性张扬与协作意识缺失

“90后”对自己的能力以及未来的成功毫不怀疑,不管是在开学伊始的班会上,还是在各种学生干部的竞选、社团的招聘中,他们都能积极地参与,没有胆怯与退缩,总是愿意勇敢地尝试,展示出自己各个方面的才华。“90后”大学生自信张扬的个性不自觉地从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他们喜欢新颖、有个性的事物,从衣着外表、行为举止到兴趣爱好都追求独树一帜,表现与众不同、另类,有强烈的被关注欲;但在团队中缺少协作意识,总想突出自己而忽视别人的能力与成绩,忽略他人的感受,以致在集体活动中只想追求自我表现,忽视团队其他成员的利益和团队的共同目标,缺少相互协作意识,导致集体荣誉感和忠诚感相对欠缺。

(二)信息丰富与目标方向迷失

“90后”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网络对他们来说是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网络上聊天、购物、玩游戏在他们少年时代便习以为常。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无疑对大学生辨别真伪、善恶等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若大学生欠缺基本的辨别真伪意识,就极易受不良与消极思想的腐蚀,思想观点和精神世界会受到严重冲击。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容易丧失现实感,混淆虚拟和现实世界,逃避现实,从而在纷繁杂乱的信息轰炸中不知所措、迷失方向、丧失目标。

(三)价值观多元化与主流价值观弱化

“90后”大学生由于从小就接受各种价值观的影响,因此他们呈现出价值观多元化的特点,这是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要通过教育使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而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前提是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一社会主流价值观在“90后”大学生心中没有扎根。“90后”大学生主流价值观不强还表现在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榜样对他们影响有限,如曾经影响几代中国人的时代榜样雷锋、王进喜、陈永贵、焦裕禄、张海迪、孔繁森、中国女排群体等在“90后”大学生的心目中感受不深,他们对社会榜样的关注度不够,特别是对道德榜样感到陌生,他们将目光转向娱乐圈中的明星、体育界的明星、电视台各类选秀节目明星以及网络通俗作家。在这些偶像的影响下,许多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对人生价值的解读开始倾向于名利与庸俗化甚至道德失范,从而导致部分“90后”大学生没有高品位的志趣,造成信仰上的危机。

(四)情感丰富率真与行为庸俗功利

“90后”在情感表达方面“单纯、任性、率真、直白、情绪化”特征明显。他们不会在感情方面多加掩饰,高兴还是不高兴大多数都直接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出;当他们自认为自己的喜好是正确的时候就显得特别任性,即使承认别人说得有道理也还是坚持自己没有错;他们可以用很夸张的语言坦率地表达他们的爱与恨,也正是这一点使得人们觉得“90后”常常不合情理但很可爱;至于“90后”的情绪化,主要表现为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喜怒哀乐,高兴时天塌下来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当他们难过时好像世界末日到了,有时会为一点小事闹得鸡犬不宁。情感中最重要部分当然是爱情,如今“90后”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教室里、自习室、操场上、马路上等公共场合经常会看到一些恋爱中的大学生过分亲密的行为。大学生谈恋爱本身无可厚非,但部分“90后”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纯与行为举止不雅等现象比较严重,已经转变为一种情爱的“丑”。

二、影响“90后”大学生思行特征形成的原因

“90后”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特点首先与其成长过程中的家庭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正是家庭与社会环境赋予了他们鲜明的时代特征,而这些时代特征对“90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四二一”式家庭范式对“90后”个性发展的影响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90后”大学生属于第二代独生子女,他们绝大多数出生于“四二一”家庭,受到我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他们成为家庭的中心,与“80后”不同的是,长辈虽然把他们当作“小太阳”,但已不再把他们当作“小皇帝”,对他们爱得比较理性,大都以尊重孩子的方式疼爱孩子,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自我判断和抉择,因此形成了他们性格中独立、自信、追求与父母平等的一面。

(二)经济转型对“90后”精神意识的影响

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90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鲜明的时代背景, 所以“90后”大学生较少受到物质匮乏等困境的影响,社会秩序不再过多依靠短缺经济下的权威原则和计划手段来维系,而是通过协商和情感信任来维系,这使得“90后”大学生判断是非时倾向于结果而不太重视过程,倾向于物质化的生活而忽略精神生活。另外,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和市场主体的逐利行为使“90后”大学生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使他们更加善于自主选择,但也更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倾向。

(三)信息技术对“90后”思维方式的影响

网络技术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也是“90后”大学生成长中重要的时代特征。相当一部分“90后”在童年就开始了网络生活。首先,网络使得“90后”个性更加独立,更注重独立思考与选择,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和多元化。其次,网络的长期使用会造成青年人社会参与度的减少,表现为对集体活动持观望态度,人与人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相互关心不够。再次,通信工具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飞信、QQ、游戏、微博等信息传播方式层出不穷,势必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所以,网络使“90后”成长中的媒介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四)教育改革对“90后”素质发展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一时间各种兴趣班开始兴起,让“90后”有机会掌握了一些课堂教育之外的知识和技能。进了大学后,中小学时期学的素质教育的内容派上了用场,多才多艺、各有所长成了“90后”大学生崭露头角的必要武器,这些技艺无形中提升了“90后”大学生们的自信心并有助于各种综合能力的发挥。

三、“90后”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途径

(一)用爱心架起师生间心灵的桥梁

“四二一”家庭长大的“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所有亲人的爱都汇聚在他们身上,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进入大学后,环绕左右的爱似乎不复存在,远离了父母和亲友,老师也不再像高中时那样时时督促他们,此时“90后”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加上没有高考的压力,一下子失去了奋斗的方向,很多大学生会在短时间内感到极度放松甚至产生空虚感,迫切需要友情与爱情进行填补,渴望与他人沟通与交流,以获得他人的理解和信任。这时就需要老师主动和他们沟通,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学习,进入他们的感情世界,了解他们的忧愁、苦闷和烦恼,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用爱心架起师生间心灵的桥梁。

(二) 用主流价值观引导“9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主流价值观不强和功利主义严重是“90后”大学生的重要特征,为此对他们加强主流价值观教育,用当代的核心价值观引导“90后”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尤为迫切。当今社会,我们需要的主流价值观是:爱国、孝顺、友爱、正义、诚信、进取、勤俭、创新等。不管什么时候这些优秀品质都是支撑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专题研讨、拓展训练、参观学习、社会调查、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倡导与践行上述主流价值观,使“90后”大学生牢固树立祖国利益至上、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诚信守纪、懂礼仪知廉耻等价值观。

(三)用心理健康教育培育“90后”大学生健康的身心

“90后”大都成长顺利,缺乏困难与挫折的磨炼,因而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不强。有的学生一遇挫折,就丧失自信,表现出极度自卑;也有学生盲目自大,自尊心太强,容不得别人批评;还有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或个人生理缺陷而惧怕与人交往;情感上稍有不如意就会陷入极度苦恼而不能自拔,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因此迫切需要对“90后”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意识,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障碍。同时还要通过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把握心理平衡,消除心理危机,矫正行为偏差,引导其恋爱行为,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育他们健康的身心,促使他们能承受走上社会后工作与家庭的压力。

(四)用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激发“90后”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热情

一是设立各类学生文艺社团,给多才多艺的“90后”学生搭建更多发挥才艺和特长的平台,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对于学习上有更大提升空间的学生则让他们加入专业社团,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专业竞赛,培养更强的专业能力。二是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给他们服务社会的机会,可以是义务劳动,也可以是爱心助残等活动,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育他们的感恩之心。三是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企业实践、送教下乡等,让“90后”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起生活与学习的热情。

(五)思政工作者提升自我以适应思政工作新要求

一是加强自身学习,深入调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提高思政工作的效率。二是思政工作者必须学会现代化信息交流手段,用“90后”大学生擅长的飞信、QQ、网游、蓝牙等工具与他们交流。三是改变以往说教的教育形式,与“90后”大学生平等对话,真正以生为本,尽心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赢得学生的认可,从而顺利地开展工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摘樱桃
令我新奇的一件事
2006年
日记
跳蚤市场拍卖会
一件后悔的事
日记一则
生命践旅三
300米长跑
队旗下的思考
水枪游击战
爱看电视的我
生命践旅四
一次快乐的活动
快乐的赛车赛
浅议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医药教育发展
试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浅议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下的高职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谈论从性别视角创新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增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实效的策略研究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教学
试论中医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浅论从高校知识女性发展的困惑看社会性别教育策略
浅论公安院校文件检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浅谈多元主义方法论之于创新中医药教育模式的探讨
关于加强本科建筑理论教育的思考
试论现代教育技术价值的实现——基于价值效益原则的思考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临床微生物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浅谈关于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整体优化的思考
润物细无声——《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一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三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二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九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二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之一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之三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四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之二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之四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