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群体亚文化对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群体亚文化对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浅谈群体亚文化对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

论文摘要:群体亚文化对大学生性观念的影响是通过松散型或集约型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的,而对其性行为的影响又是以性观念的塑造为中介的。从宿舍文化、班级文化和网络文化三个方面逐步构建符合主流文化规范的群体亚文化形式,可以达到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性观念并预防不当性行为发生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群体亚文化 大学生 性观念 性行为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尽管针对这一问题的区域性现状调查很多,其研究结果也多数认同大学生群体的性观念趋向开放和性行为发生率逐年上升。但对该现象背后的相关因素分析却明显不足。现有研究所提及的家庭、个体行为习惯和性教育等显性因素不具有透视大学生性问题的特异性的作用。因此,如何从群体动力学的角度理解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是非常有价值的。本文即从群体亚文化的角度来剖析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行为问题。

一、群体亚文化的本质

就文化的组成部分划分,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主观文化三种。其中,主观文化是指一个人群共享的一套观念或知识,包括广泛持有的信念、文化价值观和共同的行动图式[4]。从文化的生存机制来讲,文化一般可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两种形态。主流文化在文化竞争中居于主导地位。它以思想意识形态为发生基础,以高度融合的传播机制为发展条件,能够将大众的共享性知识观念及行为图式固定为一种社会期望乃至主观规范。而亚文化的发生既可以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积极伴随,也可以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消极反抗。就其受众范围来讲,亚文化是“小众化”的;就其发展形态而言,亚文化是“多样化”的。因而,群体亚文化在本质上体现的是群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和心理诉求。但就群体成员的同一性而言,群体亚文化在本质上与其他亚文化形态并无二致,其内涵依然包括相关的群体态度、群体情感、群体认知和群体行为;而就心理诉求而言,群体亚文化的构建主要基于集体安全感的缺失和集体自尊心的增强等隐性因素。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冲击着传统的社会人际关系构建方式,快捷的通讯工具使人际关系的建立变得异常容易。然而也正是这样的“表面繁荣”现象,使身处其中的个体因为缺失稳定持久的人际信任感而空虚和迷茫。这种情绪状态一旦传递出去,便能立刻引起有共同生活方式和价值体验的个体的共鸣。于是,这种不安全感逐渐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尽管其表现形式看似松散,但其内在影响力却又无比强大,最终能将不同个体的关系扭结在一起乃至形成群体性文化。另一方面,群体联结一旦形成就必然具备一种独特的标志,使其不至于被其他文化因素所湮没。因而群体成员往往通过各种方式宣告该文化群体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以此为个体的存在和依附寻找理由——夸张的服饰装扮、出位的言行举止、短视的价值取向、逃避的人生态度等无一不彰显着群体亚文化所蕴涵的集体安全感缺失和集体自尊心强烈的矛盾现象。

二、群体亚文化对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影响

“食色,性也”。性生理需求仅仅基于人类的本能,但性观念的形成和性行为的发生却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群体亚文化就是影响最为显著、却又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素。

1.群体亚文化对大学生性观念的影响

群体亚文化对大学生性观念的影响主要通过宿舍闲谈、网络社区和网络即时聊天、情色短讯传播、情色报刊书籍传递等松散型方式以及班集体活动、社团活动等集约型方式对大学生的性道德潜移默化地进行塑造。例如,与高校性教育仍处在遮遮掩掩的摸索阶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群体对于性生理及性心理知识的渴求已蓬勃发展。如中国科技大学“瀚海星云”BBS的“Love(情爱幽幽)” 版块和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的“Love(谈情说爱)” 版块上每天都有大量不断刷新的关于性与爱的各种讨论。像探讨异性心理及获得异性青睐的方式、性与爱情及婚姻幸福的关系、性行为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性生理现象等,都是点击率和回复率较高的话题。从大学生不乏玩世不恭的话语中,能够剖析出他们对于性问题的严肃思考即性不仅仅是一项满足生理需求的行为,它还与人的社会性紧密关联,尤其与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地位紧密关联。当前网络上最狂热的“屌丝文化”就非常深刻地体现了大学生诠释自己生活的主观意愿和特殊角度——尽管暂时无需担心生存问题,但就业形势的严峻促使该群体的婚恋状况不容乐观,加之自身条件的限制,使其对美好婚恋的向往遭遇了社会现实价值评判的冲击,由此“屌丝”这一自嘲的称号便迅速具备了大量的拥趸。这其实是大学生群体内部以寻找“同质性”个体、寻求心理安慰和鼓励、形成群体归属感的一种典型的亚文化形式。它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发泄消极的情感、获取人生价值的正能量,使其积极地面对社会现实,但也会加重部分个体的自暴自弃观念,使之产生违背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的性观念思维负面影响。

2.群体亚文化对大学生性行为的影响

群体亚文化对大学生性行为的影响是以其性观念为中介而产生的。较为宽容的群体亚文化氛围使得大学生的性行为类型逐渐呈现多元化。有研究显示,受访群体对婚前性行为(67.4%)的接受比例较高,且不安全性行为(性行为中未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发生率高达77.5%。群体亚文化的负面影响可能会给个体带来伤害性后果。例如,由于体外射精被误传为是一种有效的避孕方式且能为经济窘迫却又具有性需求的个体提供“省钱攻略”,许多大学生因而对于不使用避孕套的性行为存有“侥幸”心理。但他们并不知晓,在性交过程中男性于射精之前由生殖器所分泌的少量液体也有可能在无避孕措施的情况下使女性怀孕。又例如,女大学生群体中流传的“人流式减肥法”,即“从人流手术台上下来第二天就连续锻炼、熬夜上网聊天等,没几天体重就可以轻下来十多斤,这是最有效的减肥方式”,使许多女大学生信以为真。这种做法导致了一些女性不孕不育的悲剧性后果。但群体亚文化对大学生性行为的影响也并非全为负面,许多流传甚广的“性传说”往往具有警示或教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性健康教育的缺失。 "

三、通过群体亚文化加强对大学生性观念教育和性行为引导的对策

1.倡导健康、和谐的宿舍文化,为正确性观念的传播以及预防不当性行为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

宿舍文化可以从显性的宿舍物品摆放和装饰到隐性的宿舍人际氛围等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尤其是“卧谈会”这一形式可作为其典型的代表。进入大学校园以后,许多新生都是在入夜后宿舍内“无所不包”的“卧谈会”中获得了最基础的性启蒙,又是在与同龄人的交流中解答了自己的性疑惑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卧谈会”于黑暗中进行的特殊交流形式使大学生的精神更加放松,彼此间的戒备心理降低。一般情况下,“卧谈会”次数频繁的宿舍,成员间的关系相对于“卧谈会”次数较少的宿舍更融 洽。因此,基于同辈群体对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影响的心理机制,通过倡导健康、和谐的宿舍文化理念,培养思想觉悟高、作风正派、性生理知识较为全面的党员大学生作为“卧谈会”的积极发起者和参与者,便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其他个体,逐步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性需求。尤其是当个别大学生存在不当性观念或想要发生不当性行为时,健康和谐的群体亚文化氛围会对其起到舆论监督及心理治疗的作用。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健康的性观念和正确的性行为

班级文化既可以作为一种主流文化形式,又可以作为一种群体亚文化形式。因为,班集体管理是高校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但因为班集体的规模、人员构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又使其包含一些非正式群体——不同宿舍、不同学习兴趣、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他们可能基于自己的心理诉求而结合在一起构建和传播群体亚文化。在当前高校性健康教育仍然缺乏统一有效的实践模式的情况下,以班集体为试点,公开、民主、客观地同大学生群体探讨有关性的问题,能够疏导该群体潜在的不良情绪,扫清其思想障碍,解决其种种认知疑虑,从而进一步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例如,打破以往的班会形式,通过性生理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图片影像资料展、心理剧表演、辩论赛、团体焦点访谈以及与医疗机构联合教学等方式,生动真实地向大学生展示人类性生理的发育、两性性心理的异同、性健康的保持、获取美好幸福婚姻爱情的途径以及性疾病的预防等他们非常关注的话题,并借此实现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从相互交流中学会自尊、自爱、自重。

3.利用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和快捷性构建双向互动平台,引导大学生性心理逐步走向成熟

近年来,网络在大学生群体走向性成熟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推手”角色。因为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可以“赤裸裸”地直面传统教育无法给予他们的知识——“性交”“性敏感带”“性高潮”“生殖器”这些课本和教师都遮遮掩掩、欲语还休的内容,网络却可以“有声有色”地完整呈现。尽管网络有这些正面的作用,但个体也有可能沉迷于视觉刺激所带来的性冲动中而无法自拔。因此,利用网络的匿名性和便捷性,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使其解除疑惑,同时也能使教师放下对性教育“尺度问题”存在的种种顾忌。其实相对于性生理知识,大学生更为关注性心理。例如笔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后,就曾收到男生通过邮件咨询的如何从心理上戒掉“手淫瘾”,也有女生咨询是否与男友发生性关系就能挽救彼此的恋爱关系等。这些个案说明,看似很懂“性”的大学生,其实距离性教育目标还很遥远。

总之,群体亚文化对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影响已日益彰显,我们不能期望他们仅仅依靠从色情片或各种“性传说”中自学就能获得正确的性观念和了解健康的性行为。师生的双向沟通和教师的有效引导才是性教育的正途。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地利用其影响帮助青年度过人生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成长时期,仍任重而道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千树园
美丽的音乐喷泉
美丽的校园
游刘家峡水库
美丽的桂林山水
莒溪大峡谷之行
全国十大私家园林之一—绮园
黄山游记
临洮山水
快乐的洽川之旅
海洋公园
游嵊泗
美丽的东方明珠
美丽的维多利亚港
若尔盖草原在哭泣
2009教师工作总结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务工作总结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教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经验总结
年终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2009年度教研工作总结
县幼儿园大班美术兴趣班学期总结
参评小学高级教师业务总结
教师支教总结
县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兴趣班工作总结
2009年班主任工作期末总结范文
经济系学生会学习部学期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生活部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奶牛养殖常用的中草药方剂
奶牛养殖六大误区
小型畜牧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
浠水:养鸡大县进退维谷
新疆畜牧产业化现状与对策
广西横县:成立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浅谈规模养鸡场的建设
林地养鸡经济——真正环保高效
南城 养鸡遭遇20年最差行情
浅议养鸡场的消毒
天山南北,绵羊山羊
论如何保护生猪养殖户的利益
山羊的选育技术
水草在网箱养殖黄鳝中的作用
奶牛养殖技术要领分析
情感在这里交融──有感于《詹天佑》的课堂情感教学
工程师小助手、导游小姐的诱惑──《詹天佑》教学后记
《詹天佑》教学反思
从《詹天佑》教学案例看学习方式
《詹天佑》教学实录一
让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导读设问
珠成串,精彩自成──《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教学谈
《詹天佑》教学实录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教学案例及反思
让学生的表现欲望无限舒张──我教小学课文《詹天佑》
将情境进行到底──《詹天佑》一课的反思
《詹天佑》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