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探析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探析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探析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

论文关键词:情感因素 课堂教学 积极情感

论文摘要: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着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并日趋严重,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热爱学生唤起学生的情感、挖掘情感资源充实学生的情感、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培育学生的情感、创设成功机会增强学生的情感等方面阐释课堂教学只有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教学实践承受了诸多变革。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教育理念下,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这三维目标首先应该要解决的是让学生在情感和态度上乐于学习,只有学生在学习中倾注自己的感情,才能找到学习的乐趣,才能让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着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数学的抽象和枯燥,与其它学科相比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厌学现象尤为严重。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职业院校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大量研究表明,情感因素在学生特别是学力不足的中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中职院校的学生智商一般并不低,之所以在初中阶段学习落后,进入职校后仍不乐学,主要是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因素发展较差或滞后。因此,中职教师更加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以情优教,形成知情并茂的教学实践,扭转传统教育重知轻情的状况,促进学生情知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从情感维度改变目前中职数学教学低效的局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自身素质,影响学生的情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自身素质决定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每个学生都敬佩知识渊博、仪态大方、真诚坦率、体贴学生的教师,所以教师本身必须不断加强个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树立起自己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智慧魅力、形象魅力影响学生。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也要掌握其它各科知识,因为各科之间是相通的。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上你的课,才能使你的教育过程充满活力。

二、热爱学生,唤起学生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学生所理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一定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变为学习的动力。师生情感的交融对师生双方、对整个教学活动,都有积极的优化作用。这种优化作用更多的是一种“期望效应”,它满足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的欲望,乃至对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身心健康的培养等都起到作用。师爱对学生来说,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它满足了学生心灵深处得到理解、赏识、信赖与尊重的需求,唤起了自信,激起了自尊,使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中不断进取。"

三、展示数学美,陶冶学生的情感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美存在于数学之中,有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数学美不同于艺术美那样外显,它是一种内在的、含蓄的、理性的美,是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融的产物。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和审美能力,学习中很难体会到数学美的真正含义。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深入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并善于表现,通过揭示数学美的本质,展示其诱人的魅力和作用,激发学生认识数学美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也是一个美的乐园,到处闪现着美的光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

四、挖掘情感资源,充实学生的情感

教学内容是对人类实践活动及人类在此活动中的思想感情的直接反映,不可避免的包含有情感因素。因此,教师要对此情感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使学生能在情感体验中获得真正的知识,从而内化为自身的一种情感,最终形成整体的精神建构。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一课教学内容字面与背后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自己品味出其中的奥妙,学生在学习中,与所学内容产生了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有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改变、丰富和提高,从而养成乐学、爱学的习惯。

五、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培育学生的情感

氛围是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师在内的群体的心理气氛。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获得心理的自由,对培育学生情感十分有利。学生只有在精神集中与心情愉悦共存的状态下学习,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亲切的目光,关爱的笑容,传递着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与信任,感受到关怀和注意,学生就会心情舒畅、充满信心;得不到教师的喜爱与关怀,就会产生焦虑和不满。特别是当学生遭到教师的批评、呵斥和嫌弃时,更会产生自卑或对抗情绪,形成逆反心理,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把握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至关重要,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富有哲理、贴近生活的问题与情境,促使师生相互交融,培育学生的情感。

六、创设成功机会,激活学生的情感

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并根据期望和要求为学生创造种种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能在体验成功愉悦中发现和发展自己,把教师的期望和要求转化为自身的要求、具体的行动,变成有形的事实。从而使学生内在动力得以撞击并启动,激起学生快乐的学习兴趣。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学生学习时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把握每个学生的思维特征,针对每个知识点列出符合学生能力的问题,做到不难不易,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使他们经过努力后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主动内化新知,形成有效学习。

七、以饱满的热情,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师的情感是激发学生情感的灵魂,缺乏情感的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的教学要以饱满的热情、幽默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要用真挚的情感尊重学生;要用高尚振作的精神鼓舞学生。形成融洽的情感基础,将对他们的关爱、期望、鼓励等信息传递给他们,达到心灵接触、产生爱的共鸣。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用丰富的情感并抓住各种培养情感的机会来传递自己的情感,让学生能够感受得到,并能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

八、适时正确引导,调节学生的情感

由于数学抽象、系统、逻辑严密,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和困难。有些学生因此情绪低落,产生烦闷、焦虑、自卑心理,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要细心观察、认真分析,适时引导,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症结与解决措施,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自觉调整情绪,变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

教无趣,必不乐教,学无趣,必不乐学。数学教学只有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黄海涛.浅谈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J].广州教学研究,第284期.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亲爱的父母,我想对你说!
写给海伦的一封信
给朋友的一封信
致日东社区居民们的一封信
小伙伴,我想对你说
写给老师的心里话
给乐乐的信
给小姨的一封信
难忘的歌谣
小伙伴,我想对你说
给外公、外婆一封信
给姐姐的一封信
群策群力共建幸福小区-----致全体建昌商业广场业主、居民的倡议书
给刘老师的信
致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关于工具媒介对艺术创作活动的影响
分析古希腊人的自然观念及其对艺术观念的影响
论析宗教思想与日本园林设计
刍议欧美现代舞
浅论传统手工制作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
试论广西民族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
浅谈西方现代艺术中媒介选择的扩延及其意义
关于新时期桂剧艺术观念论
探讨如何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演唱风格
浅析从艺术现代性的角度看艺术观念的教育
试析肖邦即兴曲的创作特征
探析蒲松龄俚曲的创作特征
浅谈从传统到现代——保罗•塞尚与西方艺术观念的转型
探析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浅析别解艺术观念——解读艺术界之惯例机制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的船》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的船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阳光》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4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比尾巴》教学设计3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5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比尾巴》教学设计2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比尾巴》教学设计4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3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的船2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阳光》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比尾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