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人本主义视角下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浅谈人本主义视角下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9

浅谈人本主义视角下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

论文摘要:大学新生能否顺利实现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直接影响其大学四年的学习质量。因此,应建立完善有效的入学教育体系,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目前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形式比较单调,教育效果不佳。实施有效的入学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构建全方位、专业化、延续性的入学教育体系。

论文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以人为本

从中学校园步入大学校门,大一新生面对变化了的环境,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顺利完成自身的角色转变,将会直接影响其大学四年的学习质量。因此,建立完善、有效的入学教育体系,解决新生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是每一所高校都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新生面临的适应性问题

充分了解新生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是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的重要依据。面对变化了的环境,大部分新生会感到茫然与困惑。

1.缺乏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

在中学应试教育体制之下,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考上大学。一旦步入大学校园,他们会发现旧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而新的目标还未确立。学习目标的缺失致使很多大学新生感到空虚,丧失了学习兴趣,或者片面地忙于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或者忙于上网、游戏、恋爱;也有一些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确定了新的学习目标,但是,他们的目标要么是考取各种技能证书,要么是准备考研。因此,所有的学习活动也只是为了新一轮的考试。这种做法片面理解了大学的真谛,背离了大学学习的本质。

2.对大学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效果不佳

大学新生适应了中学阶段的教育方式,习惯于教师全面、细致、反复的讲解,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式学习,学习依赖性强,自主性与独立性不足。而大学的教学节奏较快,学习活动具有选择性、自主性、专业性、探究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科学支配管理自己的时间。部分新生缺乏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不适应大学阶段教师指导式的教学方法,感觉大学课程太多,每门课程内容太多,教师讲课速度太快,讲解的内容过于抽象,学习压力增大。

3.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与中学阶段相比,大学阶段的人际交往更复杂,要求新生学会与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性格、不同特点的人打交道。一方面,“9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父母的宠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较少为他人考虑,这些特点将影响到新生人际交往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90后”新生更热衷于通过QQ、微博、BBS、E-mail等方式在网上结交朋友。这种网络交流方式的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大学新生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主导交流方式不适应乃至恐惧,产生人际关系的障碍。

4.自我认知需要调整

刚入学的大学生,可能由于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理想中的大学不一致,或者所学专业与理想中的不一致而产生心理落差;也有一些新生,在中学时代是学校的学习尖子,但是进入人才荟萃的大学之后,他们发现自己丧失了原来的优势地位,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甚至是自卑感。这种心理落差的消除,需要新生重新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调整。因此,各高校应该针对新生所面临的各种适应性问题,实施有效的新生入学教育,指导新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学会独立生活和与人交往,明确自我发展的途径。

二、我国目前的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比较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并努力在教育方式上不断创新,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入学教育未完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更多地是将学生当作被动、机械的接受方。比如,入学教育的时间、内容、形式、人员,在新生未入校之前就已经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确定下来,没有调查新生的需求;入学教育方式以报告会、讲座为主,注重对学生的单方向灌输,很少静下心来听学生“说”与“问”,没有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与体验,因此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不高;同时,大部分高校的入学教育都是着眼于对学生的集体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其次,教育内容不能满足新生的实际需求。大部分高校的入学教育内容中缺乏对学生将要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的深入指导,很少涉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而这些,恰恰是新生所急需的。因此,入学教育工作与学生心理期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一般。多数高校通过专家做专题讲座的形式为新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但是讲座内容往往是泛泛而谈,并未认真调研、分析本校新生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此外,多数会安排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评,但是,对于心理测评结果的处理既不科学也不规范。比如,测评结果不能做到完全保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隐私得不到有效保护,由此给这些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与困惑;心理救助方式则过于简单、流于形式。很多高校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是通过辅导员谈话的方式进行救助。这种救助的有效性取决于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知识结构,实际效果不佳。也有少数高校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但是,咨询教师的专业水平往往不高,很多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热爱,将心理存在困扰或障碍的学生视作病人,在人格上不能平等尊重,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严格保密,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案例泄露出去,这都导致学生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在咨询的过程中也不能敞开心扉。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效果不佳。要想真正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切实发挥入学教育的实效,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具体而言,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

1.坚持以人为本的入学教育理念

在高校入学教育工作中,应该尊重新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给予人文关怀,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期待,着眼于他们的成长,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给予新生更多的选择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到入学教育中,并积极进行自我评价。

2.入学教育目标的明确化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是沿袭固有模式进行入学教育,没有明确的入学教育目标。缺乏明确的目标,必然导致入学教育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一般而言,入学教育目标可以确定为以下三个层次:帮助新生正确自我认知,完成角色转换;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进行职业规划。各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培养计划制定具体的入学教育目标。

3.入学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一方面,入学教育应该为新生提供生活向导、学业指导与职业引导。比如,向新生介绍校园及周边环境、学校各部门的职能与管理规定、各种经济援助、医疗健康服务等生活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要求、学习方法、就业前景等信息。另一方面,入学教育还应该强调对学生人格、品质、道德等问题的长远关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恋爱观教育、性健康教育、修身与成才教育等内容,引导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入学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在新生入学之前寄发入学教育的相关资料,在校园网设置专门的新生辅导专栏和新生交流平台,使新生提前了解入学教育的相关信息;在新生入学后,通过讲座、论坛、对话、新生交流会、社团活动、校园活动等方式,以及QQ群、博客、BBS论坛等现代网络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入学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交流、互动与参与。

5.入学教育体系的全方位、立体性

建立一支由学生工作人员、专业教师、管理人员、后勤人员、高年级学生、社会力量等全员参与的入学教育队伍,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入学教育体系。一方面,重视发挥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帮助新生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高年级同学的指导作用。高年级学生更容易赢得新生的信赖,了解新生面临的问题,帮助新生顺利熟悉和适应学习生活环境;同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提高入学教育的实效性。如: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合作,为新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邀请社会成功人士、杰出校友与新生进行职业规划的交流等。

6.重视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

除了聘请社会专业人士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外,高校还应该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并严格把关心理咨询人员的任职资格与职业道德水平。如果缺乏相应的条件,也可以与校外心理咨询机构建立联系,在学生遇到心理危机时提供援助,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实现人格成长。

7.入学教育时间的延续性

大多数新生都需要相对较长的一个时期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因此,入学教育应该渗透到随后一个学年的学习生活中,通过日常教学、社团活动、咨询服务、学长辅导等形式持续地展开针对实际问题的具体化的大学生适应性教育。

8.入学教育的合理规划和评价

入学教育开展之前,通过对新生的问卷调查,结合本校的培养目标,对入学教育活动进行规划设计;入学教育实施过程中,辅以阶段性调查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育活动安排。入学教育结束后,注重对教育效果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修正完善教育方案,不断提高入学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强国之路三十年》有感
读《孟子》有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学习坚强勇敢
《新二十四孝》读后感
《一只贝》读后感
读《谁砍的樱桃树》有感
读《比目鱼的故事》有感
挤和钻的精神
读《神秘岛》有感
读《淘气的年龄》有感
读《母亲的故事》有感
读《蜘蛛脱险》有感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观《爱心》有感
让党旗永远飘扬    
为建设诚信××献青春
完善自我贵自律   从心所欲不
群策群力做好水果流通工作
优质高产保市场  齐心协力渡难关
司法工作典型
**镇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甘做一名普通的党员
转变干部作风 密切干群关系
博物馆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在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让民营经济唱主角挑大梁
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
企业廉洁履职奖惩办法
关于班子存在的主要问题
试论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及应用策略
工伤预防中的委托代理风险研究
论析如何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幼儿教师
上海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1)
浅谈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
关于全纳教育对幼儿教师素质提出的新挑战
解析自然资源价值的劳动价值论
对幼儿教师“指令’’的另一种解读
国际公共管理的新趋势:全球治理(1)
幼儿教师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浅谈新形势下幼儿教师的全面发展
海运单在贸易实践中的特征及运用
关于幼儿教师服饰美的内蕴及其运用探析
19世纪后半期日中两国聘请外籍教师情况之比较
浅谈幼儿教师职前阶段科研能力的培养
《短文两篇》重难点点拨
《行道树》预习提纲
《短文两篇》学习目标
《行道树》课后作业
《短文两篇》问题探究
《短文两篇》词语解释
《短文两篇》课文鉴赏
《短文两篇》写作特点
《短文两篇》多音字辨析
《短文两篇》中心意思
《短文两篇》结构分析
《短文两篇》重点难点
《短文两篇》学法指导
《短文两篇》课文背景知识
《行道树》中对比手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