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高职学院专业设置及办学特色的探索

试析高职学院专业设置及办学特色的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30

试析高职学院专业设置及办学特色的探索

"

论文摘要:根据贵港职业学院的现状,就“如何调整专业设置,形成办学特色”提出了三点见解:适应地方经济需要,集中优势力量精简专业设置;细化专业,依托行业岗位对口培养;把企业引进学校,产教结合。

论文关键词:精简专业设置;细化专业;岗位对口培养;产教结合

专家认为,专业建设的生命力在于特色,一个没有办学特色的学校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必须要走出纯粹学历教育的误区,在教育思想上要突破传统学历教育形成的禁锢,从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以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为指导,改革传统的教材教学方法体系,回归高职教育的本义。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资金投入大多相对薄弱,师资力量也不强。这些学校如果未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当前招生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势必会成为淘汰的对象。在此,笔者根据贵港职业学院的状况谈谈高职学院如何调整专业设置,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一、适应地方经济需要,集中优势力量精简专业设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有专家说:“地方经济社会的增长点在哪里,专业就应该办到哪里。”目前,贵港市经济社会的增长点在建材、电力、冶金、机械等几个行业,如去年水泥同比2008年增长55.4%,发电量同比增长32.4%,钢材同比增长17.5%,服装产量同比增长134.7%,这些对贵港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6%,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36.1%。因此应瞄准该地区的支柱产业,并与这些产业深度合作,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精简专业设置,集中优势力量打造专业品牌,提升就业渠道,变“专业对口就业”为具体的“岗位对口就业”。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培养目标,使专业的设置保持发展态势。把与其他学校重复较多、即将“滞销”的专业去掉,避免盲目模仿、低水平重复,集中力量建设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专业以工科类为主,取消了“文秘、商务英语、旅游、电子商务、汉语、越语”专业,保留与其他学校合作以及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物流、汽车、电子类专业,根据市场的需要加设通讯技术专业、食品加工专业、养殖专业、建材加工专业。学科齐全是否与办学特色不直接相关,有些学校学科比较齐全,但如果都办得平平庸庸,在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没有特别出色的表现,也难称之为有特色。因此一味追求学校的大而全无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学院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简化专业设置,利用“船小好掉头”的优势促进学校轻装上阵,瞄准企业需求集中优势力量积极打造精品专业,班额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让学生“产销对路”。

简化专业设置,集中财力、师资和设备,着力做好做强,力求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设置理念,办出职教特色、地方经济特色和实践技能特色,以高质量求生存,以名品牌求发展,以上规模创效益。

二、细化专业,依托行业岗位对口培养

专业简化了容易形成品牌优势。然而像计算机应用、应用电子等专业并不新鲜,基本上各院校都有,就专业本身而言无法吸引大众的眼球。若仍按老路子办学,就不能显示出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更不用说独有的竞争力了。要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办学特色就要敢于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学校将毫无优势可言,生存将会受到威胁。

通过与实习生的跟踪调查、与用人单位多方接触了解到:学校现行的培养方式与企业的用人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无法对接。学生在校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衔接不上,有的学了不会用,而有些有用的却没有学,致使毕业生难以胜任相应的工作。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学校专业设置笼统、不具体。当前各行业分工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学校专业设置趋向精细化。二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知识体系远达不到日新月异的企业技术要求。学生毕业后无法直接上岗,还需企业再进行技术培训。而且,在校实验实训与工厂生产实践差别较大,学校的实验设备远远落后于企业的生产设备。三是学校所开设的有关企业经营模式、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课程的内容太少。因此,为了缩短毕业生与企业用人的差距,学校应细化专业,校企合作根据相关行业所需的具体岗位要求,做到岗位对口培养学生。学院在与用人单位共同签订校企联合办学的协议后,根据工作岗位的需求细化专业,比如将计算机应用专业细化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电脑主板检测与维修、计算机制造与品质管理;将电子专业细化为汽车电子技术、移动通讯技术、通讯技术、通讯设备检测与维修、SMT技术;除企业要求开设的专业技术课程外,还将一些其他课程也纳入到常规教学中,包括企业能力与素质、企业管理制度、现场事务管理、职业能力与素质课程等;并将企业工程师请进学校给学生传授最新的生产技术,并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驻厂实习,让企业的要求与学校的培养实现“零缝隙”对接。

学校要主动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的道路,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把专业做精做强,不盲目从繁从多。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可见,职业技术学院要突显自身特色,必须紧跟用人单位,缩小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要求,进一步细化专业设置,将用人单位最新的技术知识作为常规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这样,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就业,还能“就好业”

三、把企业引进学校,产教结合

贵港职业学院办学资源的短缺一直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在这一状况下,只有依靠校企合作办学,以不断深化改革的思路来谋划科学发展,才能解决高职教育前进中出现的问题。专业建设要朝校企合作的管理平台方向发展,这个平台就是把企业的设备、标准、师资、需求拿过来,让学生们在平台上学本领。

近年贵港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足之处也很多。一是,请企业工程师来校授课,学校资金短缺致使相关的生产设备无法配置,教学与生产联系不够紧密;二是,到厂实习,学生的交通安全存在隐患,学校难以管理学生。虽有实习工资,但用于食宿及往返路途花费后所剩无几,无法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针对这些情况,学院应尽量创设条件,取得企业的资助,多方筹集资金,把一些生产企业引进学校。学院现在有足够的场地可提供给企业,比如把电子产品制造生产线引进学校,既创造了效益又培养了学生。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实训中心,开设校办工厂和公司,将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也为学生提供了做真实产品的实训机会。校企合作,把企业引进学校产教结合,师生在校直接进行生产经营性实习,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中高级技工、熟练工人,打造一支既精通专业理论又掌握实践技能的教师队伍。产教结合,让学生用顶岗实习的工资完成学业,解决贫困学生的费用问题。

总之,搞好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还必须加强行业、企业对教育的支持指导作用。如果没有行业、企业的参与,很难使高职专业建设形成特色。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好奇心
人之常情
灭鼠联盟致人类的一封信
“谢谢”
带着感动出发
沉默的大多数
鸟的评说
彼岸花动出发
人生无极限
超越极限
带着感动出发
女孩的成长滋味多
请迷茫走开
人之常情
杯家四兄弟
项目经理的一篇建议,希望新人能走出迷茫期
安全施工责任书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若干问题的思考
建筑工程资料归档的范围
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须知(建筑类)
施工员报考条件
工程师教大家在工地上"说话"
冬季施工措施
浅谈工程质量管理及创优策划
质量验收涉及资格与资质要求
冬季施工方案
安全管理四环节
分析二级建造师阅卷流程及体会(2011二级建造师阅卷)
一个建筑工程师最起码应该知道的数据
某变电站工作人员年终总结
《吃水不忘挖井人》随堂练习:提高篇
《吃水不忘挖井人》美文欣赏:感恩的回报
《吃水不忘挖井人》美文欣赏:一杯牛奶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重点
《王二小》重点字词的意思
《王二小》老师语录
《王二小》写作指导
《王二小》随堂练习:巩固篇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目标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介绍
《王二小》重点字词梳理
《吃水不忘挖井人》趣闻故事:助人为乐的毛泽东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难点
《吃水不忘挖井人》趣闻故事:一饭千金
《王二小》美文欣赏:和王二小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