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析

浅谈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16

浅谈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析

"

论文摘要: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切实保障研究生课堂教学的效果,为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分析了研究生教学的特点,阐述了研究生教学质量的评价原则。根据上述特点和原则,从四个方面构建了研究生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从而为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大规模扩招,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质量是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之本。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保障高水平人才培养,实现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教学效果评价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切实保障研究生课堂教学的效果,为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

教学方式被认为是实施创新教育的第二个主要环节,课程学习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研究生教学中,许多课程还是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讲台上卖力地讲授,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摘抄笔记,没有思考的余地。课堂讲授时间多,讨论交流少、教学辅导少;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研究生问题意识、批判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以教师为主导的多,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少,与本科生教学方式差别不大。显然这种教学方式是不符合研究生创新教育要求的。这种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法,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有的学生完全在毫无压力的散漫状态中学习,而且很容易感到疲劳,因此教学效果不佳,也就无法实现有效的教学目的。 本文首先分析研究生教学的特点,然后建立研究生教学质量的评价原则,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生教学特点从四个方面构建研究生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

一、研究生教学的特点

1.研究生自身的特点

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已经接受了较高层次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经历和人生阅历,身心趋于成熟,已形成个人特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自我认知的意识,独立意识强,做事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另外,在研究生这个年龄段,接受能力强,对新知识新事物较敏感。

在学习与专业知识方面,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研究生具备了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都比较强,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和敏锐度也较好,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比较强,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自己涉猎知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研究生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课程学习不同于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强调所学内容的深度和精度,以研究型和创造型的学习方式为主,强调以互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已完成从被动学习型向主动学习型的转变。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也不同于本科阶段,以沟通探讨为主,是新型的师生关系。

2.专题类课程多

专题类课程是由一系列有基本逻辑联系的对本门课程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讨论、思考和分析的总和。在专题类课程中,授课教师不能够在本科知识的基础上简单重复,不能够只对某些重难点问题表面了解,必须在综合比较的情况下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因此专题类课程往往是导师们自己有所深入研究和研究成果的课程。

目前,在研究生培养中,各个学校设置了大量的专题类课程。但是,目前专题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在研究生的反馈中并不尽如人意,很多专题类课程流于形式,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漫谈式的教学方式,课程深度和难度远远不够。必须采取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对此类课程进行监督评价。

3.研究导向型教学

研究导向型教学是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获取、运用知识并培育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研究导向型教学将研究性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研究能力。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研究导向型教学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安排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设立课题,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看法,鼓励学生通过查资料、做实验、开展讨论来验证书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得出不同结论。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是任课教师面临的难题,也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 "

二、评价原则

研究生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活动效果与质量进行诊断和评估。通过上文分析,研究生教学有自己的特点,在对研究生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必须针对这一特点。研究生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应满足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研究生教学质量的评价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则,遵循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准确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实际水平。

2.可行性原则

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判断与评价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因此各项评价内容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即每个组成成分都可以通过观察、测定来得出定性或定量的结论。

3.客观性原则

研究生教学质量的评价要尽可能地反映研究生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合理选择评价指标,即尽量选择客观指标,主观指标的评价所选择人员要具有代表性。

4.导向性原则

研究生教学质量的评价应对研究生任课教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建立及时的信息反馈机制,帮助教师及时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三、评价体系的构建

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研究生教学的质量水准,既要体现它的检验功能,又要体现它的导向功能。制订评价体系是研究生教学评价方法的重要内容,是保证评价质量、实现评价目的的前提。根据高等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和研究生教学基本要求与特点,本文从教师投入、教学控制、教学效果、专家评价四个维度出发全面考核研究生教学质量。

1.教师投入

对研究生课程的准备不同于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的教学需要具备本专业深入的理论知识和较宽的知识覆盖面。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系统完整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广泛参阅教材和理论专著,在此基础上归纳提炼出自己的授课体系。研究生授课要注重学科内容的前瞻性和前沿性,能够反映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授课之前要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教案,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教学控制

在研究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控制和引导,同时充分发挥研究生的能动性。采取以教师为主导、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重视和促进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应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方式为主。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讨论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进行教学过程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对于教学控制的评价可以通过研究生反馈、教学督导抽查课堂教学情况等方式进行。

3.教学效果

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要靠教学效果的好坏进行衡量。教学效果是指在课程结束后,研究生是否有效地掌握所学课程的内容以及研究生理论研究或科研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由于研究生课程不同于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的结课考查也形式多样,根据需要可以采取结课考试、提交读书笔记或结课论文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考查,可以了解研究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进而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4.专家评价

判断教学水平,同行专家具有重要的作用。专家了解本类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掌握教学的客观规律和评价理论。专家一般是本专业的权威人士,具有相当的水平,能很好地掌握评价标准,可以广泛深入地展开调查。专家和教师本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评价更加客观、严谨。另外,专家的工作方式比较灵活。专家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主体。

同时,对于某些无法量化评价的指标,专家可以给出主观评价,从而可以克服客观评价的不足,体现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优势。专家的评价在整个评价中应占很重要的地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环保局的一封信
妈妈,您辛苦了
《嘻哈小天才》读后感
观《我的小学》有感
给老师的一封信
给老师的一封信
读《小公主》有感
给体操王子杨威先生的一封信
写给天堂爷爷的一封信
给冰灾地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杨红樱阿姨的一封信
给四川地震灾区同学们的一封信
写给月亮姐姐的信
给灾区小朋友的信
给姚明先生的一封信
解读巫文化艺术
跨文化交际之语境文化
论语言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
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负担的调查与思考
解析传统吉祥观念与动画形象设计的融合
浅析电子时代艺术的异化
浅析中国书法的艺术性
色彩关系与彩妆配色
对中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中的“盲点”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的审美素质教育
关于公共艺术的关联性研究
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试析欲望与精神之间的突围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思想品德第九册教材介绍
主题知识网站的建设和应用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九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八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二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二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