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赏识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试析赏识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7

试析赏识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

论文摘要:赏识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它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在学校的教育与管理中,它即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从赞扬的角度给予学生的“正强化”教育。赏识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学会运用赏识教育的一些策略,遵循一定原则。

论文关键词:赏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的本质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的确,渴望被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精神需求。成年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总是希望得到领导、同事、亲戚、朋友的赞赏,以此来肯定、鼓励自己。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对象——一群心智正处在成长、成熟发展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的大学生,他们何尝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赏识呢?何尝不希望父母、教师、同学、朋友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表扬呢?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

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一位伟大的父亲,用自己博大的爱,用自己的赏识将又聋又哑的女儿培养成中国第一位聋哑博士。他说过:“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地的农民。庄稼种不好,农民从不会怨庄稼;孩子学习不好,家长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作为教师,平常我们也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每当学生违反纪律、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会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了吗?可能有,但很少。我们更多的是批评学生、责怪学生,但效果好不到哪里。如果反思一下,换一种角度,用自己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以赞扬代替批评,说不定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赏识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运用赏识的方式进行的一种教育模式,具体在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就是教师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用赞扬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其闪光点进行肯定、表扬,实行对学生有效的“正强化”的教育。

二、赏识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1.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大学生的自尊心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每个人都会有缺点,都有可能会犯错误,更何况是才刚刚进入成年、心理还不成熟、社会经历较少、耐挫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总有被尊重、理解、信任、承认的需要,他们的自尊心都很强。如果当众批评、惩罚学生,会让学生的人格尊严丢失了,又从何谈做好学生的一切教育和管理工作呢?赏识教育的本质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学生犯错误了,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所犯的错误,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用宽容之心,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不当众批评学生,对学生勇于承认错误,要当众表扬其勇气,鼓励其改正,具体帮助实施改正,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给予学生改过的机会,何愁学生不认真改正错误、少犯错误呢?

2.赏识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减少自卑感

自信是成功的基础,学生的自信心被教师给淹灭了,何来谈成功?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至30%,而当其受过激励后,其能力的发挥是激励前的3~4倍。赏识教育就是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论学生成绩的优劣,平等地对待,看到学生自身点滴的进步,即使没有进步也要努力为其创造机会,让其进步,给予激励表扬,通过心理暗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减少自卑感,使其有不竭的动力。

3.赏识教育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潜能得以最大的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大部分人的天资禀赋是差不多的,只是个体在不同的智力领域范围内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长于言语能力,有的人长于数理逻辑能力,有的人长于交际能力,有的人长于空间关系或音乐能力、运动能力。可见不能笼统地说一个人是聪明或不聪明,能力是强或是弱。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要相信学生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材必有用,人人有才,人无全才,人人成才。教师要用自己的慧眼努力寻找学生的优点,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其潜能。

4.赏识教育可以沟通好师生之间的感情

“感人者,莫乎于情”,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影响很大。试想,当学生总是被教师一味地批评、指责,学生愿意与教师进行情感的沟通吗?教师又如何运用情感的力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呢?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通常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当一位学生非常喜欢一位教师时,他也就非常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且他学习的这门学科的成绩也比较优秀,可能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缘故吧。赏识教育是尊重、理解、宽容的教育,用微笑和赞赏取代斥责和惩罚,允许学生犯错误,给学生改过的机会,学生就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教师的赏识为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感情的桥梁,教师也就很容易做好学生各方面的工作了。 "

三、赏识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的策略

1.教师要用真诚的爱去赏识学生

爱是人之本性,没有爱就没有赏识,也就谈不上赏识教育。当我们还在蹒跚学步之时,是父母的爱、父母的鼓励让我们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当我们还在咿呀学语之际,是父母的爱、父母的表扬使我们学会说出了人生第一个字。同样,我们要求学生进步,教师就需要给予学生父母般的爱,博大的爱,无私心的爱,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眼里应该是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只有在爱的熏陶下,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才能用伯乐般的眼光有意识、耐心地寻找、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从而赏识学生。但爱学生不是纵容学生,也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学生,科学的爱、真诚的应是热爱、尊重、信赖、鼓励、期望和严格要求为内涵的。

2.教师要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学生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赏识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的交谈,细心观察学生,对学生的长处、不足要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不同爱好、不同性格、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鼓励方式和原则,从而实现有针对的赏识教育。例如,笔者曾经管理过一个班级,其中有一名叫李明军的学生,常有迟到、旷课的现象,因此学习成绩也相对落后,很多科任教师以批评教育为主,但收效甚微。后来,笔者进入他所在的社区详细了解情况,才知道他的家庭条件比较差,是困难户,他每天总有一段时间去帮母亲收废旧物品,所以导致有迟到、旷课的行为。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笔者也想到了帮助他、鼓励他的切入点。某一天,天气比较恶劣,笔者正在上课,李军匆匆忙忙地出现在教室的门口,显然他又迟到了。笔者没有问他迟到的原因,也没有批评他,只是关心地说:“你快进来吧,外面比较冷。我们刚上了几分钟,你没有听到,课后老师给你补上。”后来,笔者注意到他这节课听得非常认真。快下课了,笔者对全班同学说:“李明军同学今天虽然迟到了,但他还能坚持来学校,说明他也想努力学习,值得大家学习他这种上进的精神,并且他今天上课表现得很好,大部分习题也都做出来了,希望大家以后多帮助他,他一定会进步得更快。”自此,笔者发现他变化了很多。后来,在不断努力下,李明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学生。

3.教师要赏识学生就必须学会宽容学生

不学会宽容就很难真心实意地去赏识自己的学生,尤其是那些表现非常不好的学生。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心态,是对不同于自己的见解或传统观点的耐心而又公正的容忍。有些学生常常会犯错误,甚至有意无意地损害老师的尊严,每每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不是讨厌而是责任——教书育人的责任。有人说“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也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宽容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人格的魅力。有了宽容才会赏识。

四、赏识教育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赏识教育就是要看到每一个学生特点、闪光点,并在教育中给予他们成功的希望,所以要时刻关注学生每一个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让学生产生成熟感、自豪感,促使其不断进步。

实施赏识教育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赏识教育要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赏识方式,而不是一味言不由衷大众化地说“你真行”、“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表扬他们的学习精神,鼓励他们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对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纪律观念较差的学生,赞扬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引导他们自我约束,为集体增添更多的荣誉;对学习基础较差,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为他们制订详细的可实现的目标,鼓励他们以自我为起点、超越自我等等。

其次,遵循真诚、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学生的赏识要本着是则是、不是则不是的真实赏识,不仅要赏识学生的成功,也要赏识学生的失败,更要为学生指明今后的发展方向,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更要感受到成功的不易。教师不要用千篇一律或华丽的口头语言来表达赏识,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鼓舞。

第三,遵循不横向对比的原则。教师的赏识不宜采用在班级学生横向比较的表扬方式,比如常听到某些教师的赞赏“你能回答出这个问题,比某某强多了”。这样易使受表扬者形成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的心理。

第四,坚持赏罚分明的原则。赏识教育在当今是一种主导的思想,但不少教师夸大了其作用,出现了只表扬不批评的矫枉过正的现象。完整的教育是既有赏识又有批评的教育,赏识与批评像鸟的翅膀一样缺一不可,人不仅需要赏识,而且也需要别人中肯的批评和训诫。若学生长期处于只有表扬没有批评的环境中,他就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有可能导致人格的扭曲,形成人格障碍。所以在倡导赏识教育的同时,也不要忽视批评教育,要坚持赏罚分明,该赏识的时候赏识,该批评时要批评,要学会有艺术的批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自觉改正。

总之,赏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模式,也是一种教育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精神,同时赏识教育也是一种艺术,教师只有认真领会其实质和内涵,在教育实践中因人、因地、因时灵活运用,把握好赏识的度,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受人民赏识的人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想飞
我的假期生活
我的假期生活
意外的收获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一次大胆的尝试
尝试——当一回凯伦
精神救助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当一天“家长”
我想飞
永垂不朽的精神
秋天的校园
相遇在梦想与现实的轨迹中
我的假期生活
现代舞蹈中体现的舞蹈imge的传统方式发展
勤积累,多表达
旅游网络营销中的问题与对策(1)
简述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路径(1)论文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及翻译策略探讨(1)
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试论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1)
深化银行业跨区域营销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1)
愉快的作文課
简述改革陪审制度的思考(1)论文
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1)
艺术批评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
“三个代表”思想的三维意义结构
基于现代司法理念的裁判文书改革(1)论文
《记金华双龙洞》 重点问题探究
《桂林山水》同步作文思路点拨
《桂林山水》考点连接
《桂林山水》美文欣赏 棋盘石
《桂林山水》同步作文审题指导
《记金华双龙洞》 作家作品及背景
《记金华双龙洞》 重点字词的意思
《桂林山水》同步参考范文-新学校观光录
《记金华双龙洞》 重点难点分析
《桂林山水》教学目标
《桂林山水》文采训练素材
《桂林山水》作者简介
《记金华双龙洞》 整体感知
《桂林山水》名言警句及诗词散文
《桂林山水》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