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析福利机构中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学生角色探讨

简析福利机构中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学生角色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简析福利机构中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学生角色探讨

"

论文摘要:对学生在福利机构中的实习进行总结、评估,了解社工专业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学生、实习机构三个方面探讨形成这种角色的深层次原因。根据已成立的社会福利中心社会工作站进展,研究学生实习形式和内容的改革,通过项目实习的方式,来实现实习模式的探索与机构中实习学生角色的转变。

论文关键词:福利机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角色

一、实习学生的角色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活动,用以协助个人、群体、社区去强化或恢复能力,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助于达成其目标的社会条件。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更注重直接为人们提供的服务,而非纯粹理论和知识的探讨和研究。机构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重要环节,社会工作已经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的角色分工,但实际实习过程中,学生并没有承担好实习者的角色,而过多地承担了其他角色。

1.打杂人员

学生初到机构,机构的管理者认为学生缺乏经验或能力不足,会安排学生做一些端茶送水、传递文件或者打印材料等的基础性工作,哪边有需要就到哪边去,具体的工作也都是临时性的,社工实习生的地位相当被动,没有任何主动把握事态的权利,只能任由安排。

2.志愿者

社会上不太了解社会工作的人士,常常把社工和志愿者的概念相混淆,认为社工即是施恩行善的志愿者,只是稍微涉及专业理论上的一些知识。即使社工实习生再努力,也是给机构人员留下“大学生志愿者”的印象,认为他们来就是献献爱心,也没有其他作用,而且很快就回去,因而一般也不分配什么具体的任务,大都做一些运用不到社工专业知识的工作,发挥不了专业特色。

3.打字员

和其他一些文科专业生一样,实习期间从事一些打字、写稿等文案工作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此类岗位,不需要具备很特殊的能力,只要有电脑操作的基本知识,文笔不是很差,基本上都能做得来。同样的,一旦你被定位成这类角色,那么在机构就会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工。

总体来说,社会工作实习生在福利机构中往往扮演着一种补充性的角色。在福利机构中,实习生基本上很难完成实习之初订立的实习计划,受时间和经验上的限制,并不能很好地运用社会工作相关专业知识或专业视角去解决问题,这是影响实习学生对自己角色定位的关键所在。很多学校相关负责人透露,往往将社工实习生视为临时性的,将实习学生的工作视为对学校临时补充性的支持工作,社会工作实习完全成为学校运行机制外的补充机制,这种情况更加强了实习生的被动性,以至于很少积极主动地去寻求自身发展机会。

二、导致角色不清的原因

1.与机构沟通不畅

这几年,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专业实习工作上下了很大功夫,积极与相关领域的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关系,专业实习教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目前很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外部资源相对缺乏,很难找到社工合适的实习机构。而社工专业学生实习质量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机构对社工提供的条件和环境,很多研究者对我国社会工作实习的机构进行了研究,发现与社工真正相对应的机构少之又少。而机构内部也满足不了学生对专业教育的需要,一方面很多机构内的人员对学生的专业实习认识不清,居委会干部把社工实习生当成是帮忙打杂的,甚至只是单纯地把学生看作是可利用的人力资源或者大学生志愿者,缺乏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深刻认识,而不把实际工作交给学生来完成。另一方面很多机构的行政化色彩比较重,直接影响了社工实习的积极性。

2.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了解太少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源于西方,自20世纪80年代末恢复重建以来,才走过了20多年历程,对社会大众来说,包括机构内部工作人员,社会工作是一个冷门专业,以他们的定义来说,社会工作是从事社会服务或者义工的一门新兴学科,从心理上很难接受社工提供的帮助,机构工作人员在不了解社工含义的基础上,也不会把工作重任交给实习生来做。由此,不仅给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带来困境,也不利于社工实习生专业角色的扮演。

3.学生主动性不够

在目前我国大多数福利机构中,很难有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岗位,因而学生不能在专业岗位上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习计划中虽然安排学生要开展个案和小组工作,但学生进入实习机构后,不愿意开展创新性的工作,而是愿意随大流,缺乏主动意识,致使设计好的方案难以实施。"

4.专业督导缺乏

从西方国家与香港的社会工作发展经验来看,督导在整个实习期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主要是行政指引、专业教导和情感支持。一个学生的实习质量与督导的水平和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而高水平的督导又必须具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背景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目前就我国社会工作实习生督导的水平来说,与西方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起步较晚,许多高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教师并没有受过专业社会工作的教育,在教学中缺乏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色,甚至于偏离社会工作专业的方向。除此之外,社工督导也普遍缺少实务经验,在国内受过专业社会工作督导训练的人简直凤毛麟角。由于高校激励机制的问题,专业教师对承担专业性、实务性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对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研究也缺乏动力。能够胜任社工实习督导的人严重不足,最终影响了社工专业实习生的发展。

三、提出的建议

第一,加强学校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重视,加强实习期间与实习机构的联系。学校最好制定一套社会工作实习的工作程序,以规定实习的内容、目标、原则等等,保证社工实习的质量。在实习期间,也应与实习机构多加沟通,除了希望机构能够多加协助学校监督实习生的日常工作外,也能够传递机构配合工作的信息,及时给予实习生帮助。

第二,针对社会大众对社工了解不多,高校应与政府协商,一方面加大宣传,另外也使得实习工作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在目前我国行政色彩较浓的实习机构中,实习生要想得到机构的支持,就必须取得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在多方支持的环境下,实习机构工作人员也会尽力配合实习生的工作,使得实习学生相对有了主动把握事态的机会,实习阻力自然而然会减少,实习工作也就能更好地开展。

第三,建立稳定的社工实习基地。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质量大多依靠实习机构所提供的环境与资源。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有利于学校、学生与机构间的信息沟通,更好地发挥实习机构的作用,使得实习生的满意度提高,从而实现学校社会工作教育与实习合作伙伴的双赢。而实习生通过了解机构内部信息,将项目带进机构,一方面可以避免实习时被动接受机构人员安排的境况,另一方面能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为实习生们提供一次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促进了社工角色的改变。

第四,提升督导水平,规范社工督导的工作。考虑到多半社工督导都是半路出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与实务经验,因此要更加规范对社工实习督导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实习督导的培训,以保证社工实习质量。同时,实习应注重效果,建立一套督导体制,以便实习结束后及时对效果进行评估。实习效果的评估,应是对学生实习全过程进行评估,包括诊断性评估、过程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实习结束后,通过对学生实习记录与实习报告的考察,来了解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包括专业知识的使用,专业价值观的坚守等,以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从《乌塔》想到的7
从《乌塔》想到的
从《乌塔》想到的8
从《乌塔》想到的10
蝈蝈儿讲的故事
我的发现
秋色花园
成长中的一件事
公园的一角
我家的猫
暑假郊外秋游
观察日记——小金鱼
秋天的流花湖公园
从《乌塔》想到的1
花花的故事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途径
西方EVA价值评价与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粤东北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的风水
浅谈提高煤炭运销管理水平须加强统计工作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分析建筑工程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居住区规划的理解
财务杠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建筑施工中几种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
“飞特族”冲击国企管理
中国式国企管理60年
创业板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案探讨
角度过程能力指数及其在非对称角偏差下的推广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高层建筑楼前广场的设计方法初探
《棉鞋里的阳光》随堂练习 巩固篇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一)
《棉鞋里的阳光》整体阅读感知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梳理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的意思
《棉鞋里的阳光》老师语录
《棉鞋里的阳光》重难点分析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席间怀橘
《棉鞋里的阳光》读后感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二)
《两件宝》
《棉鞋里的阳光》作者简介
《棉鞋里的阳光》随堂练习 提高篇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问题探究
《棉鞋里的阳光》仿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