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关于“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30

关于“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论文摘要:结合渤海大学教学实际,从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考核方式的独特性等方面对环境监测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环境科技应用型人才。

论文关键词:环境监测;网络辅助教学;实验教学

应用型人才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类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的主体,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高校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努力思索的课题。近些年来,针对“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如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各高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工作,包括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开设综合性实验,对环境监测实验所用教材的建设,将环境监测实验与校园所在地区实际环境监测项目相结合,对环境监测实验的开放研究尝试,将环境监测实验课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从理论和实验教学整体上进行改革,与不同专业特色相结合进行创新改革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渤海大学“环境监测”课程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在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具有一定的教学特色,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成为环境科技应用型人才。

一、“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开发,环境保护、环境工程类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如何通过“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索未知与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对创新应用人才培养的要求,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变得非常迫切。

渤海大学地处锦州市,锦州市及其周边辽西地区是石油化工、造纸、制药、有色金属等企业集中的地区,环境污染状况比较严重,环境监测和环境污染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渤海大学的“环境监测”课程是在参与地方环境监测工作中逐步发展和建立起来的。

二、“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近些年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在监测内容、监测范围、监测技术规范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随着监测技术的革新、自动快速监测仪器的推广使用,“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势必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才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合格人才。

1.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环境监测教学中教材内容更新较慢。教师在教学中对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地更新和调整。

(1)引入最新国家标准。由于环境科学学科的特殊性,相关监测方案的设计和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在不断地更新。因此在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最新国家标准,按最新国家环境监测标准给学生讲授,使学生能尽快接受国家标准方法。

比如在讲授监测方案设计时,结合“HJ495-2009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根据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实际需求对采样点位的布设以及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等内容进行修改和增补。

在讲授废水中污染物的测定时,2011年新修订的“水质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原来标准中增加了方法检出限,增加了微波水解的前处理方法,增加了废物处理和注意事项条款。

(2)引入最新环保案例。现在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较高。在教学中结合最新的环保案例进行讲解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更容易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如结合核污染事件,讲解核衰变的基础知识,核污染监测的采样、测定等基础知识,让学生能了解使用仪器的测定原理和使用方法。结合血铅事件给学生讲解采样的注意事项、金属离子的检测方法等。结合尘矽病事件,给学生讲述粉尘的危害、可吸入颗粒物的监测原理和监测方法等。 "

(3)引入科技前沿知识。教学中及时把最新教改科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融会于教学内容中来,让学生及时了解这一领域的科技前沿知识,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如在测定化学需氧量COD时,重点讲授重铬酸钾法测定的原理和计算公式。结合实验课内容和实验操作步骤,讲解在COD测定方法中最新科研成果,针对消解方法进行的研究,利用微波消解减少消解时间,改进催化剂,利用硫酸锰替代硫酸银作催化剂等。

(4)引入现代化监测手段。在环境监测实验过程中既采用经典的国家标准方法监测,同时也采用现代化大型仪器进行监测,教会学生使用实验室新近购买的仪器。在进行废水化学需氧量测定实验时,既采用了重铬酸钾氧化法的经典国家标准分析测定方法,同时也利用实验室最新购置的COD快速测定仪进行测定,让学生既学会了容量分析的方法,同时也学会了利用光度分析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

2.突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环境监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环境监测的实际问题说明环境监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应用。在实验教学中,注意运用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教学中采用最新的环境标准方法进行,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科学前沿内容,同时,将教师的最新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改进实验教学内容。

(2)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取开放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和教学实验室的开放两层含义。在教学内容上,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参与实验设计,使教师科研成果在教学内容中得到较好体现,使课程内容保持鲜活生命力。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实验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教学实验室的使用上,从时间和形式上开放,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做实验,实际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突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1)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多样化教学渠道,使用多媒体教学,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大量共享资源,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使课堂信息量和教学效果双增。环境监测理论课教学全程使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把环境监测的监测过程、监测步骤以及化学反应原理等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同时,利用仿真课件讲授有关的实验仪器装置操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实施环境监测的实验现场,市售的最新型号仪器也以图片等方式“搬”进课堂,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采用网络辅助教学方法。通过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网络课程,包括教学大纲、练习题、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实验等多方面内容,学生课下可以借鉴网络课程预习和复习相关内容,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和教师交流相关的内容。

4.突出考核方式的独特性

考核方式的改革主要针对环境监测实验课进行。实验课的考试采取笔试和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实验课结束后,先进行笔试考试,然后进行现场操作考核。

三、环境监测教学改革的效果

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改革,推进了环境科技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大大增强,学会了活学活用,在实际环境项目的监测过程中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班里的小事——“三八线”风波
假如我会飞
读书——我的最爱
给动物朋友的一封信
非常时期,非常努力
舞蹈老师二三事
穿越时空的对话
我当了一回小老师
给“白衣天使”的一封信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狂风
未来的某一天晚上
成功与奋斗
坏蛋,我想对你说
春姑娘的脚步
2009年外国语学院学生会新闻通讯部年度工作总结
校体育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调研处2009年度工作总结
幼儿园2009年上半年教研工作总结
2009年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实验幼儿园托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初一语文组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2009年下期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如何写好客服部门工作总结
中学2009年年终总务部门工作总结
民进江油中学支部2009年度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2009年学校年度工作总结
学困生帮教工作总结
物流货损货差预防
浅谈往来账在审计过程中的运用
中小型物流信息化建设
如何提高供电企业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
关于“天天马士基”服务对我国集装箱航运企业的影响
物流运作现状及发展展望
计算机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分析
地方物流人才栽培讨论
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风险的规避策略探析
创新成本管制的成本优势
综述工程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浅谈造价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纠纷及处理
浅议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过程注意点
基于信息化条件下交通管制探索
浅析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再塑生命》难句解析
《再塑生命》主旨
《再塑生命》文学常识
一个令教师自豪与羞愧的名字
《再塑生命》学法指导
《再塑生命》研讨赏析
《再塑生命》背景知识
《再塑生命》写作技巧
《再塑生命》中心思想
《再塑生命》学习目标
《再塑生命》词语解释
《再塑生命》结构分析
《再塑生命》词义辨析
《再塑生命》评点
《再塑生命》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