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试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

论文摘要: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和民族振兴的生力军,他们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四化建设的兴衰成败。了解责任教育兴起的现实意义,把握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基本方面,进而探索大学生责任教育的规律和对策,是当前高校德育一项不容忽视的课题,也是新形势下全社会的一个战略任务。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教育;责任感

责任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于自身心理和行为的规定性,包括外在的社会规定性和内在的自我规定性。责任意识则是在明确责任的内涵基础上自觉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参加社会活动,从而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我国大学生责任缺失、责任感淡化并不是偶然的,它既与转型社会的环境有关,也与大学生的自身因素有关,更与高校教育管理有关。本文试从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端正人生态度有所帮助。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分析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社会群体必然会对其提出一定的权利和义务的要求,这种权利与义务就是个体的责任。责任意识可以分为个体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两个维度。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

伴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剧烈变化,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呈现出鲜明的多样性,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责任意识呈两极分化状态。即很多大学生通常处于过度强调自我责任意识或极度缺乏自我责任意识的极端状态,而很难确立正确的平衡的个体责任意识。具体说就是,要么过度强调自我价值目标的确立与实现,突出个人利益,追求物质回报,表现得急功近利;要么忽视甚至漠视自我责任感的建立,缺乏人生规划,沉迷于网络,生活上追求享受,铺张浪费。

2、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精英,要勇于担负起社会、民族和国家的期望与重托,更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体现出对关系社会、民族、国家发展命运的重大问题的关心,应该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去关心、思考与应对所面临的种种难题。从实际情况看,大学生中既存在着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群体,也有社会责任意识的表达方式缺乏理性的群体。

(二)原因分析

造成当代大学生在自我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范畴产生上述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方面:

1、家庭条件氛围。当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较大,他们从小生活在溺爱的家庭氛围中,生活条件优越,缺乏生活的磨炼,缺乏换位思考,自我性表现明显,视长辈的关爱和呵护为理所当然,对父母、他人、社会的要求高而多,对自我的要求低而少,总考虑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权利意识强而义务意识、责任意识弱,造成社会责任意识的先天不足。

2、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由于受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学校推行应试教育,学校只注重升学率,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精神方面的塑造和培养,使学生真正接受思想教育的水平在不断下降,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造成严重冲击。

3、个人的自身素质。个人原因是造成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内因。大部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是好的,但由于自身所处的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造成个人认识的片面性和观念的偏颇性。认为现实社会就是每个人只为自己打算,看不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依赖、互相承担责任的关系,从而弱化了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二、大学生责任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广义上说,责任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责任感的社会活动过程。本文把研究的范围限定在高校这一领域,特指在高校里进行的各种以培养和发展大学生责任感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过程。对大学生进行责任观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培养

因为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社会、对他人有责任感的内在基础。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家长的“包办”,自我意识强而独立意识差。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很迷茫,不会为自己确立目标,失去动力;不能为自己正确地设计未来,缺乏为自己言行负责的意识和能力。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对自己负责的人,还能真正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负什么责任。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大学生自尊、自信、自律、自主、自强的意识。

(二)加强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培养

家庭教育的空缺也是造成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培养。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应当有目的地帮助学生养成这种责任感,要让他们懂得:不应单方面地要求得到家庭的关爱和呵护,还必须对家庭负责、对父母负责,使家庭幸福美满、父母健康安乐。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个人不能仅对自己的存在负责,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他还负有对社会的责任。一个缺乏深厚的社会责任感的人是不可能出色地完成他作为人的责任,更谈不上人生的升华和超越。因此,大学生只有走向社会、深入社会,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自己的爱心献给社会,才能使自己的时代风采得到最充分的展现。

三、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途径

(一)注重家庭教育中责任意识教育的含量,让孩子从小就体验到责任意识

家庭教育在整个社会教育系统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其影响是巨大的,甚至贯穿了人的一生。家庭教育首先应当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让其懂得对自己的过失要承担责任,要付出代价,使他们懂得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筑起一道承担责任的堤坝。这样孩子在成长中才会认真反思自己,审视自己的言行,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二)以身作则,强化师表育人功能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是学生良好道德素质形成的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言传不如身教。正如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自身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以人格来感染学生。

(三)净化环境,创建良好的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和环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尚的风气,良好的秩序,幽雅的环境,多彩的文化,不仅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胸怀,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愉悦的情绪。

(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个人的责任感养成应该是知、情、意、行四个过程的统一,这个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和深化对自己应承担责任的认识,才能形成履行责任的行为和提高履行责任行为的意志水平,才能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因此,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

(五)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在自我教育中增强责任意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责任感的形成正是责任主体在无数次的内化与外显的交替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应特别强调大学生参与自我教育的意义。责任教育应从小处着眼,大处落手,不能游离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外,要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实践中完善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

(六)要整合资源,形成家庭、学校、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合力

责任感教育是需要全社会合力推进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局面。学校、家庭、社会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环节,只有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学生既然是社会责任的重要承担者,就必须在大学期间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要求他们承担起自己应承担的那份责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水的净化
桂林游
家长开放日
红领巾爱心义卖活动
未来的多功能书包
北京,我想对你说
贝壳
我真后悔
神奇的防盗住宅
笔尖妹妹和笔套姐姐
骄兵必败
第一节课
我和我的同桌
我的生日会
看《五月·八月》有感
浅谈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必要性
浅谈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简述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
浅谈自然科学课教学重在有效反思
关于微生物学及检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于上海市体育健身娱乐业服务质量分析
关于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及影响
论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方法的探索
浅谈优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浅论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缓解方法之我见
谈工业设计专业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的渗透
关于环境微生物实验课的探讨
论中学生物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简述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
关于石家庄市休闲体育产业分析与发展对策
以“研读”理念谈《草船借箭》的教学
“笑”字露英雄本色──《草船借箭》片断赏析
一次精彩的侧耳倾听──《草船借箭》教学有感
感受“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鲁肃何许人也?──《草船借箭》教学谈
从段落之间的联系中归纳段意──《草船借箭》片断赏析
凤头──《草船借箭》的导入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语文实践活动──《草船借箭》教学有感
要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疑──《草船借箭》片断赏析
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教后反思
突如其来的提问──《草船借箭》教学有感
预设与生成的距离有多远──《草船借箭》教学课例
放飞学生的天性──我教《草船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