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网络热点问题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探索

关于网络热点问题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网络热点问题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探索

"

论文摘要:面对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日益加深的现状,本文提出了深入研究网络热点,建立网络热点问题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

论文关键词:网络热点;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意愿表达、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这些观点因某种机缘巧合,可能形成网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现实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大学生是网民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热点问题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充分利用网络热点问题,构建网络热点问题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网络是大学生抒发情感、表达意见的平台,是高校管理者观察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极佳窗口。通过分析大学生关注的网络热点问题,可以更直观准确地洞悉其内心世界,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同时,网络热点问题往往反映了某一时期国家和社会的现实热点问题,对于紧贴时政热点进行国情社情教育极有好处。

(二)负面影响

网络意见表达的快捷、低成本和隐匿性,使网络热点问题的形成扩散极为迅速。在网络热点面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处于失语状态,导致被其牵着鼻子走,大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功能。同时,由于网络的隐匿性,网民们容易发表偏激、非理性的言论,甚至进行低级的争吵和谩骂,网络上泥沙俱下,大学生对于是非的分辨能力较弱,容易对这些负面言论进行围观、跟风,从而在认识上产生偏差。

二、建立网络热点问题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联动机制

(一)建立网络热点问题预警机制

为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热点问题的同步性,首先必须建立集信息收集、研判和传递于一体的网络热点问题预警机制。这就需要建立一支稳定的网络热点预警队伍。可以从宣传部、学工部、团委、辅导员、普通教师中抽调相关人员,兼职担任网络热点预警工作,分工合作,为高校主动应对网络热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线索。

重点网站、校园BBS、网络社群(Q群、微群)、各类贴吧是大学生发表言论的主要场所,需要加以重点关注,及时掌握信息。特别是微博,由于其实时性、现场性以及快捷性,已经大大超越传统网络媒介,成为网络舆论的主要载体,一件芝麻小事可能由于大量关注而迅速升级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掌握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后,怎样才能进行正确的研判?这就要求负责信息研判的人员,一定要熟悉网络热点问题形成的规律。网络热点大致有以下两种划分:

1、分为正面热点和负面热点。正面指反映社会进步、阳光层面的事件,如奥运、抗震救灾、神舟飞天等热点,负面指反映社会落后、阴暗层面的事件,如腐败、贫富悬殊、官二代、强拆、环境污染、重大事故等热点。正面热点对于增强凝聚力,培养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有利,关注大学生在这些热点问题中表现出来的热情,提早做好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负面热点是最需要提高警惕的,也是建立预警机制的主要目的。学者们曾经发现,在网络舆论中,存在“群体情绪极化”的倾向,即网民群体围绕某一社会公共问题、出于不同目的而利用网络进行广泛的信息传播,以制造舆论同化、形成社会舆论的过程,形成这一舆论的主体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被组织的,可能是有序、健康的,也可能是无序、非法、不健康的。因此网络群体情绪极化极可能引发现实群体性事件,当负面信息见诸网络时,应尽快启动预警程序,将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相关责任人,及时进行梳理引导,防范未然。

2、分为突发性网络热点、阶段性网络热点和长期性网络热点。突发性网络热点是指由突发性事件引起的短时间网络升温,如校园恶性刑事案件引起的群情激愤,西方大国出台对中国的歧视政策造成民族情感受挫等。阶段性网络热点是指某些敏感时期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如大学生毕业时面临的就业问题。长期性网络热点是指一段时期内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如物价上涨问题、贪污腐败问题等。阶段性和长期性网络热点一般都与大学生自身发展密切相关。

根据以上规律研判网络热点后,必须通过畅通的信息传递机制,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给相关责任人,保证迅速介入,引导事态发展。 "

(二)开展隐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比,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待网络热点问题具有突出的优势。由于网络意见表达的隐匿性,网民可以自由大胆地表达观点,对于网络沟通方式也较易产生心理认同。因此教育者以网民身份与普通网民针对网络热点进行沟通互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其中,不易为网民直接感知,避免产生反感情绪,容易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要使隐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得更出色,同样需要一支熟悉网络规则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这支队伍必须能熟练运用网络语言,一方面通过微博、网络论坛、新闻评论等载体,巧妙介入热点话题讨论,渗透主流价值观,引导话题方向,使受众受到诱导和感染;另一方面主动设置讨论话题,引导受众对某些问题的关注,促进符合教育者需要的网络热点的形成,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素材。要充分调动学生网民的力量开展隐性教育,积极培养学生中的“意见领袖”,指导和依靠他们去引导网络舆论走向。

这支队伍需要与网络热点预警队伍密切配合,及时掌握有效信息,及时引导有效关注,才能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攻势。

(三)建设大学网络精神家园

除了隐性渠道外,通过显性渠道进行正面教育灌输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唱响网上主旋律,建设高校网络精神家园,为大学生提供喜闻乐见的热点问题交流场所。

首先要紧紧围绕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弘扬时代主旋律,报道国家、社会和校园发生的热点问题,及时反映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紧密关注大学生现实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指导服务结合起来。以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就业、课程学习、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实习实训、校园文化活动等为重点切入点,提供信息,设置讨论,吸引大学生充分参与,帮助他们解决现实问题。

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建立网络精神家园的重要性,一时间“红色网站”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但“红色网站”往往存在着内容单调、形式单

一、气氛冷淡的问题,网站“曲高和寡”,疏于管理,乏人问津。要使“红色网站”真正在大学生心中热起来,必须固定专人,投入专项进行重点建设。要大胆向大型门户网站学习,在“新、活”上狠下功夫。无论是动画、音效、色彩、栏目设置还是排版布局都要进行周密设计,增强生机和活力。不能满足于“红色内容”的简单堆砌,要对素材进行精心筛选,鼓励学生对网站建设献计献策,充分开发网络教育资源,才能提高网站吸引力。要精心设立论坛,邀请专家、领导、家长与学生进行网络交流,共同探讨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

(四)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热点探讨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建立网络热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机制,同样不能忽视思政课的力量。首先要建立思政课教师的协同机制,定期召开碰头会,分析网络热点问题,探讨观察热点问题的角度。其次要将网络热点问题巧妙贯穿于课堂中,结合书本知识,设置讨论话题。如针对“小悦悦”事件,可以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内容,鼓励学生或是从个人道德修养角度,或是从社会道德水准角度,又或是从借鉴某些国家道德建设经验角度,进行广泛深入地交流、辩论和探讨,从思想碰撞中领悟其中深意。教师还可以针对网民在各种网络热点问题上的态度,进行适时的教育和引导,如教育学生负责任表态、慎独等。

总之,从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时开始,网络热点问题就持续不断地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影响。尽早建立网络热点问题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机制,是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非典是毒物!!!!!!
九曲溪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我与海豚握手
旋风来了
白衣天使,我想说……
郑州夜景
我盼望天空变蓝
后悔当初不应该
天才小八哥
我的金牌梦
读《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有感
读《当代小学生》有感
数学学习经验
“老山羊”,我恨你
中学校运动会总结
中学教研室工作总结
课改小结
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体育组工作总结
长明中学2009年度校本研修总结
数学科组工作总结
中学2009-2010学年工作总结
技术学院工作总结
体育课改实验总结
大胆探索 勇于实践—年度课改实验总结
2009年部门工作总结
教材实验阶段性总结
公司部门2009年组织工作总结
课改实验工作小结
长明中学2009年暑期工作小结
对于药库物流电子化管理思索
物流管理研究进展与意义
浅谈会计舞弊行为及其审计策略
物流实践教学成效评估
物流管理实践基地创建问题分析
废弃物物流的回收模式
构建有效的企业道德审计体系
论我国内部审计道德及其控制
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诚信与审计监管
网络经济对医院审计的管理策略探讨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法与审计策略
对建筑行业物流管理状况思考
审计文化中的人性、道德与独立性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高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说课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同步轻松练习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同步达纲练习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