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09
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风险导向 风险 内部审计
[论文摘要]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在审计实践中产生的,为了适应现代的高风险,以风险评估为中心的审计模式。当前,我国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这一先进、新兴的审计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务运用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了缩小这一差距,加快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研究和运用,本文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在企业风险管理中,旧的内部审计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呈现出一些局限性,如:制度导向审计模式着眼于对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整体情况的了解和分析而对企业风险因素关注不够;注重内部控制,忽视企业目标,导致过度控制日益严重。因此,新的审计模式在企业风险管理中便应运而生,现代风险导向及其应用的研究己成为国内外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广为关注的前沿课题。一些国际著名师事务所在与学术界的合作研究中,己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并不断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审计模式已发展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阶段。2003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颁布了新风险准则,以推动风险导向审计的变革。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方法更作为一种新审计理念,成为备受审计职业界关注的热点。它代表了现代审计方法发展的最新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的综合素质存在较大的差距
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判断企业是否具有生存能力和合理的经营计划的能力。注册会计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审计知识,也要掌握管理知识、行业知识和知识等,还要熟练运用各种分析工具对各种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90%以上的业务是审计业务和会计业务,没有经济、法律和管理方面等多元化的背景。注册会计师不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了解相关行业,不懂得管理、行业等方面的知识,不具备运用数理方法的能力。这些都不利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实施。
(二)相关数据积累不够,信用体系不尽完善
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注册会计师必须要掌握宏观环境、监管环境、行业状况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等方面信息,判断企业的诚信,评估企业的经营风险,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建立功能强大的数据库,以满足注册会计师了解企业的战略、流程、风险评估、业绩衡量和持续改进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很不完善,注册会计师对行业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缺乏了解,数据积累严重不足。另外,我国的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没有信用指标,很难判断企业的诚信。由于数据积累不足和信用指标的缺乏,影响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实施。
(三)审计有所增加
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首先需要培训注册会计师,使他们熟悉业务流程等有关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投入。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初期,在审计计划阶段和执行控制测试阶段,注册会计师关注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必然导致工作时间和审计成本的增加。会计师事务所总是要讲求成本与效益的,成本能得到补偿是实施好新的审计模式的前提。在会计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成本的增加往往不可能与收费的增加同步,这就有可能因为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实质性程序有限,在没有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或测试内部控制不充分的情况下,增加。
(四)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中的问题
审计风险评估体系的设计虽然有其可行性的分析,但是一定的程度上仍然存在大量的需要解决的问题。①在指标体系设计中,应该包括非财务指标,多设计出新的非财务指标,并要注意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相互协调。新的评估指标体系还应同时兼顾企业经营过程和结果,应包括反映企业资源素质变化及人员周转的指标,应与企业竞争策略相结合,应该做到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尤其应该注重设计反映长期效益的指标。②尽管非财务指标很重要,但为了避免非财务指标主观性和易于操纵的特点,企业应该考虑加强这些非量化的财务性指标的可行性。③根据权变理论,当企业的竞争策略、经营环境改变时,指标体系也会随之变化,即应随时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所以所建立的新的评估体系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还刚起步,我国当前事务所法律风险普遍很低,审计人员缺乏运用风险审计技术提高的动力,加之比较完善的风险审计运用方法尚未形成,短期内还很难提供高质量的风险审计技术。
二、风险导向在风险应用中的策略
(一)大力提高师职业判断能力
审计是一种依靠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的职业,要素的评估、审计证据的收集等,都主要依靠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存在很强的主观性。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是审计工作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并对产生重要影响。而我国注册会计师一般专业知识较扎实,但缺乏丰富的职业经验,职业判断水平不高,特别是在涉及审计风险的时候。因此,应通过后续和工作培训来强化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增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风险评估和控制方面的职业判断能力,使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和超然独立性执行审计业务,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二)做好新的审计风险准则的衔接和培训
职能部门应加大对新审计风险准则和方法的宣传与培训,让会计师事务所和公众理解和接受新的风险审计准则和方法。对审计人员的培训不仅应该包括审计风险准则的内容和要求,还应包括审计小组人员配备、风险评估技术、新进员工的培训和后续教育等相关内容。对社会公众而言,审计职业应该积极地估计公众的预期,尽可能地使社会公众了解报表审计不是舞弊审计,审计人员只是对财务报表提供高可靠性的保证,并不是专门追查舞弊。
(三)通过参加职业责任抵御审计风险
由于独立审计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和高度执业风险的行业,会计师事务所即使已足够重视对审计风险的管理,也仍要承受一部分风险。而且随着与审计相关的制度的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民事赔偿责任不断增大,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采取一定措施抵御审计风险。我国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采取了提取执业风险基金的做法,把审计风险引起的损失平均分摊到各个时期,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化解的方法。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通行的做法是参加职业责任保险,它可以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资金积累起来,由全行业共同承担职业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发生事故后的赔付能力可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而且也是对社会公众负责的表现。
参考文献 [2]蔡春,赵沙,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出版社,2006
[3]刘洁,内部审计新模式风险导向审计[J]财会月刊,2006,
(3)
[4]李瑛,李阳,新下的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J]会计之友,2008,
(3)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爸爸
- My Mother(我的妈妈)
- 天上不会掉馅饼
- 在迎接世博的日子
- 登山
- 安全小论文
- 母亲的爱
- 寒假趣事
- 那尊石像
- 爬天平山
- my sister(我的姐妹)
- 过生日
- 一次难忘的春游
- 我
- 下雪了
- 对我国农民工保障问题的再认识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 文化价值观的经济学:何以可能,何种进路?
- 关于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的思考
- 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 浅谈乡镇条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1950年代初期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实征考察
- 马克思地租理论与我国农地制度改革
- 关于公选、直选乡镇领导干部与党的领导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 集体土地制:中国乡村工业和渐进转轨的根源
- 民国时期吉林省的水田开发政策
- 对乡镇机构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几点思考
- 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的财政对策思考
- 中国学术界30
- 《回声》课堂实录与点评
- 航天时代的序幕──科学探测
- 航空、航天、宇航有什么区别
- 《回声》课文提示
- 《回声》学习要点
- 《回声》突破难点
-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
- 谁是第一位登月人
- 《回声》课堂实录及反思
- 演示小实验,突破“回声”难点──《回声》教学谈
- 中国航空航天大事记
- 什么叫天空和太空
- 《回声》教学实录
- 月球概况
- 《回声》要点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