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中医思想内涵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

试论中医思想内涵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

"

论文摘要: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于倡导人类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提高人类身心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健康日益重视,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身心的和谐与健康。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诸多的竞争与压力,如何保证在校的大学生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保持身心健康发展?如何保证使大学生能够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人才库的高校,必须十分重视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中医思想内涵;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启发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心理健康至少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界定。

(一)心身症状出现与否及其严重程度是最直接的标准;

(二)行为风格;

(三)内心体验特点;

(四)积极的心理品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动荡”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要解决好包括适应、人际关系、情感、学业、就业及未来发展定位等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其心身状况、行为风格、内心体验及心理品质都会出现波动。有调研资料表明,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人数约占总体的20%-30%,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10%,有严重心理异常者约占1%。心理不健康的人数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近年来不断见诸报端的关于大学生自杀的报道,更是让我们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甚担忧。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是刻不容缓的要求。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过分依赖量表测查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不健全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第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意见》下达后,广大高校纷纷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公开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普及工作。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一项系统的工程,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能达到解决、促进学生心身健康发展的目标,仅仅依靠学校内部的几个部门或几个专人员,是无法做到深入细致和达到目标的。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重视不够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育人体系的组成部分,即有教育的一般规律,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们即要发挥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地位,也要充分重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是过分侧重发挥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大学生这个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没有充分地调动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积极能动性。

(四)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缺乏整体的认识

人的心理发展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对于大学生而言,影响他们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几个因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始终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组成的整体环境的影响,要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必须十分重视学校外部环境的营造与引导,从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合力。然而目前,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在重视校园内部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构建的同时,却对家庭、社会等外部因素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认识。 "

三、中医思想内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

(一)用发展的眼光促进大学生心身的健康成长

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这样的论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提出,使人们对于健康有关更加深刻地认识,“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则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维。尽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会有一部分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知道,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是良好的。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不仅在于治疗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应以发展的眼光,促进大部分学生心身的健康成长,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能够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去“治未病”、“治未乱”,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的常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性与延续性

中医的整体观念强调的是整体的联系性、有机性和不可分割性,一方面与外界有机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自身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大学时期不是一个独立的时间段,而应该是个体成长的一个延续、关键的阶段,因此,在开展心理教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大学阶段,而忽略了大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同时,影响大学生心身健康的因素,也不仅公是学校的因素,也包括家庭、社会等学校外部因素。要联系、有机地看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不能人为地割裂个体前期成长阶段及其他外部因素对于大学生心身发展的影响。对确实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个体,应该从个体发展的整个过程、整个环境去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帮助其解决心理出现的问题。

(三)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

中医的辨证论治也可称为辨象论治,一个证是由若干个“象”组成,通过对“象”与“象”之间联系的分析、归纳和综合,找出之间规律性的东西,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最根本目的就是要调节机体状态趋向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恢复健康“象”。如果把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良方的话,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每个环节,我们就可以把它理解成中医问证的一个个的“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需要去分析、归纳和综合出高校育人每个环节所具备的作用,通过找出它们之间规律性的东西,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形成科学的施教方法,使每个环节结合起来产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最大合力,从而提高高校心理教育教育的实效。

(四)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能动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自身的了解,已经可以微观到“基因”水平,而现代医学研究的日益深入,使得我们可以依靠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来查找和发现机体出现的问题,甚至于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各种各样的检验报告。但是,正如科学家朱清时说的:“物理学不可能取代化学,精通化学并不意味着我们了解了生命。同样地,懂得了人体的生理结构和机能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的规律。”因此,在现代医学发展的今天,当我们在用现代研究方法去发现人类的心理现象和解决人类的心理问题出现瓶颈时,可以通过对中医思想文化内涵的回归认识,以整体观念、辨证思想及“治未病”的理念,更好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去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从而使千万高校学子能够得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成功了
我的家
月亮过生日
上科学课
变形娃娃雪糕
旅游
月亮过生日
放飞梦想
当电脑真好
我成功了
圣诞节
我成功了
圣诞节
验血
小鸟的窝
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2)司法制度论文(1)
论司法公正与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2)司法制度论文(1)
关于劳动教养对象范围的探讨(3)司法制度论文(1)
废除陪审员制度之我见(2)司法制度论文(1)
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9)司法制度论文(1)
试论我国劳动教养立法完善的必要性(3)司法制度论文(1)
宪法监督司法化中的司法理性与司法谦抑(7)司法制度论文(1)
宪法监督司法化中的司法理性与司法谦抑(5)司法制度论文(1)
我国借鉴辩诉交易的设想(4)司法制度论文(1)
中国的民事立法与民法法典化(6)司法制度论文(1)
看守所留所服刑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4)司法制度论文(1)
公证人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3)司法制度论文(1)
宪法监督司法化中的司法理性与司法谦抑(2)司法制度论文(1)
试论我国劳动教养立法完善的必要性(2)司法制度论文(1)
从检察权的性质看复转军人进检察院(2)司法制度论文(1)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2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建议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4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1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3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1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建议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