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思考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4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思考

"

论文摘要: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存在的自卑、焦虑、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个性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目前的心理问题表现,对如何进一步做好高校贫困生工作进行了思考和探讨:不仅要从生活上帮助贫困更要给予精神上的关怀,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外部经济救济和内在人文精神关怀兼备的高校济困助学体系。

论文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由于贫困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不仅需要经济上的帮助,更需要精神上的抚慰,在对他们开展思想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其心理状况的特殊性。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现状

通常情况,在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有着许多优秀的品质,一般独立性、适应性较强,学习比较刻苦,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但与非贫困生相比,他们承受着更多的压力,因为经济的原因而带来的物质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巨大落差,再加上其他方面的诱因,会使一部分贫困生的心理产生波动,不能正确对待贫困,从而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严重的甚至导致自杀。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下:

(一)自卑与自闭心理

自卑是指一个人由于某些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以及其他的原因而产生自轻自贱的心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生活条件落后,让一部分争强好胜的贫困生感到在起跑线上输给非贫困生,更让他们觉得低人一等。这种学生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行。学习上不如别人,待人处事上不如别人,生活上不如别人,因而心理上显得消沉,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没有信心。其次是随着现代高科技学习工具或时尚的文化消费方式,他们一时难以适应,也无条件享用,由此产生自卑感。由于自卑,总觉得自己缺点比别人多,又怕这些缺点被人发现,因而把自己包得很紧,不愿与人交往,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而采取一种退缩、回避的态度,从而导致高校贫困生自卑与自闭的心理。

(二)焦虑与抑郁心理

焦虑是对外部事情或内在想法与感受的一种不愉快的体验。多数贫困生由于经济压力大,思想上背负着沉重的负担,经常处于精神紧张,情绪烦躁的状态,由于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自尊心会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由此会引起紧张不安、担心、失望、恐慌等负性情绪。长时间的焦虑会形成抑郁性格,如果不能及时和有效的疏导,时间长了会发展成抑郁症,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内疚与多疑心理

一般情况,贫困生较其他孩子更懂事,大都很体量父母的艰辛,知道父母供自己上学很不容易,很不情愿让家人替自己背包袱,可自己又无能为力,从而感到很内疚。由于心理负荷较重,经济地位较低,贫困生经常处于自卑状态,长期的自卑、压抑苦闷会使部分贫困生心理变得非常脆弱,最怕别人议论自己的不足,因此有时特别多疑和敏感。

(四)敌对与逆反心理

贫困生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往往比较敏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因此他们习惯用放大镜看待生活中的阴暗面,对学校家庭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贫困生可能会因为自己学业不精,事事不如意,进而产生冷漠、敌对的心理,出现自暴自弃甚至憎恨社会的思想。贫困生可能因小事迁怒他人,通过伤害他人来发泄心中的不快。

(五)妒忌与敏感心理

嫉妒是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产生的一种不满甚至是攻击性的情绪。一般来说,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面对他人宽裕的生活、较强的能力、优异的学习成绩等,极易产生嫉妒心理。他们存在的嫉妒心理主要针对周围家庭富裕的同学产生的。同时贫困生也比较敏感,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况,在贫困生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他们会对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在意很久、难以忘怀,对他人的嘲笑更是难以承受,甚至将他人的玩笑当作讥讽,产生矛盾、痛苦而又复杂的心理。 "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因素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生活条件落后,让争强好胜的年轻大学生感到在起跑线上输给非贫困生,更让贫困生觉得低人一等。同时,贫困生在承受日常学业压力的同时,还背负着如何减轻父母和自己生存的压力,这些压力在无法得到释放时会使他们的内心陷入焦虑、紧张、烦躁的境地。

(二)个人主观因素

家庭经济的贫困与富有,在当前情况下,学生说无法选择的,也不是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贫困既不是缺点,也不是耻辱。但有些贫困生却把贫困当成丢人、当成无能、当成耻辱,并由此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也有极个别贫困生,认为他上学就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国家、社会、学校、他人应该给予帮助,心理狭隘、自私,一点感恩与感激之心都没有。

(三)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权钱交易等社会不良现象给贫困生思想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冲击了贫困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在大学校园里,靠刻苦努力取得优异成绩已经不再是他们最关注的事情,贫困生面临着人际关系、日常生活、学习方法等一系列环境的改变,这使得不少贫困生茫然而不知所措。

三、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要减轻贫困生经济压力,使他们无后顾之忧。经济压力是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最直接原因。帮助贫困生摆脱经济的困扰,是解决他们心理问题的基础。对于高校方面,除了利用各种方式获得社会的援助,还应从高校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通过助学贷款的形式,培养贫困生的社会、国家的责任心和感恩品质。完善各种奖学金制度,激励贫困生努力学习、争取高额奖学金。拓宽勤工助学的渠道,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社的专业优势,这样既能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还能使贫困生的专业能力、社会交往等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对于贫困生思想上的认知失调,高校必须通过系统完善的思想教育工作。高校要加强对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们能正确认识贫困,要教育贫困大学生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培养贫困大学生的克服困难的调整能力。要多于他们沟通与交流以便及时掌握他们思想的动态,要正确引导贫困生对贫困的认识,让他们能够敢于面对贫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加强消费观教育,不过分看重金钱做到合理消费,能省的地方尽量省,该用钱的地方就要用。让贫困生养成正确的消费观,正确看待金钱和物质。

(三)要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加强典型事例的媒体宣传,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运用高校贫困生中依靠自身努力,顽强拼搏而获得成功的优秀代表,抓典型,树榜样,增强贫困生发奋成才的自信心,是他们以健康和上进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针对高校贫困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心理学老师可以提供面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获得重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在全校范围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情景剧汇演、专家系列讲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成功与奋斗
未来的某一天晚上
非常时期,非常努力
舞蹈老师二三事
春姑娘的脚步
穿越时空的对话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读书——我的最爱
给“白衣天使”的一封信
给动物朋友的一封信
狂风
班里的小事——“三八线”风波
坏蛋,我想对你说
我当了一回小老师
假如我会飞
学校计算机实验员个人工作总结
2009年语文中段备课组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成教处年终工作总结
拉哈中心学校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教导处工作总结
上墩小学体育工作总结
2009年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学校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2009年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2009年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2009秋恩施市三实小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中学八年级组工作总结
2009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蚌埠铁路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组工作总结
基于信息化条件下交通管制探索
物流运作现状及发展展望
浅议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过程注意点
创新成本管制的成本优势
地方物流人才栽培讨论
物流货损货差预防
中小型物流信息化建设
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风险的规避策略探析
如何提高供电企业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
浅析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综述工程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关于“天天马士基”服务对我国集装箱航运企业的影响
浅谈往来账在审计过程中的运用
计算机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分析
浅谈造价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纠纷及处理
《再塑生命》评点
《再塑生命》结构分析
《再塑生命》研讨赏析
《再塑生命》词义辨析
《再塑生命》学习目标
《再塑生命》难句解析
《再塑生命》中心思想
《再塑生命》词语解释
《再塑生命》文学常识
一个令教师自豪与羞愧的名字
《再塑生命》写作技巧
《再塑生命》背景知识
《再塑生命》全析
《再塑生命》学法指导
《再塑生命》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