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路径探析

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路径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路径探析

"

论文摘要: 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是建设创新创业型国家的关键。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可以探析出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有效路径:创新能力的塑造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根本性因素;创业意愿的提升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激励性因素;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保障性因素;创业环境的优化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基础性因素。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

创业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大学生创业教育正在初步渗透到高校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创新创业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2010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由此可见,推进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塑造潜在创业者、服务就业创业已经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研究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

高耀丽指出:“创业能力是指将自己或他人的科研成果或市场创意转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捕捉市场信息及市场分析的能力、经营管理及理财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能力、适应变化和承受挫折能力)等。在这里,专业运用能力是构成创业能力的前提,创新能力是创业能力的基础,社会能力是创业能力的核心。”毛家瑞等指出创业能力包括专业职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综合性能力,其中综合性能力又包括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收集信息、处理加工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适应变化、利用变化、驾驭变化的能力,非常规性的决策和用人的能力、交往公关社会活动能力等。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指创办企业过程中所具备的能够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应该包括创新能力、利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性能力。而且,创业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应该以创新能力为保障,以创业意愿为前提,以创业教育为核心,以创业环境为基础。

二、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大学等8所高校的学生填写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的创业认知、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及对创业教育的看法等。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2份,有效问卷458份,有效率为91.6%。

1. 大学生的创业认知。创业认知是创业活动开展的前提,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是否把创业事业作为自身职业生涯的选择。对于“大学生如何认识大学生创业”的问题,37.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创业“不现实”,14.1%的学生认为创业是没有好的工作的无奈选择,48.6%的学生认为可以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可见,近半数的大学生认识到大学生创业的价值,但也有半数的大学生对创业持否定观点。 3.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主要运用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来衡量。对于创新的认识,很多人认为自身的创新意识开发不足。对于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程度,选择“没有”的学生占45%,“有一些”的占46.8%,“很多”的仅仅占3.1%。具体而言,64.9 %的学生缺乏对“国家和政府提供的创业优惠政策”的了解,44.7%的学生缺乏专业知识和素养,42.1%的学生缺乏“企业运作管理”的系统知识,40.6%的学生缺乏“沟通与交际”能力,38.8%的学生缺乏资金运作、融资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这揭示了一个共性问题——很多大学生缺乏基本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限制了创业活动的开展。 5. 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创业能力是创业活动开展的保障。而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在高校的创业教育的水平。在本次调研中,仅仅有22.6%的人接受过创业教育。要推动大学生创业,高校就要大力开展创业教育,为更多的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更优越的创业教育环境。对于如何促进高校的创业教育,55.7%的大学生选择了“推行创业实践”,61.2%的学生选择了“提供资金支持”,33.6%的学生选择了“完善创业教育内容”,27%的学生选择了“改善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可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需要全面加强和梳理的系统工程。 "

三、 大学生创业能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普遍较低。创新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研发项目、项目选择、市场运作、团队管理、人脉经营、资本运作等各个方面系统的知识和经验。创业者如果缺乏必备的创新思维、创业知识和技能,很可能会失败,因此,创业者要具备比一般就业者更多的开拓性思维、创业知识和技能。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专业技术、企业管理、沟通与人际关系能力都较为欠缺。这表明很多大学生还不具备创业所要求的创新思维和基本创业技能。

3. 创业教育水平较低。由调查可知,近70%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创业课程的熏陶与创业实践的锻炼。当前,高校的创业课程覆盖率较低,大多数高校没有将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的学分制范畴,没有和专业很好地融合,仅仅是以选修课的形式教授,创业课程的质量没有得到保证。在一定程度上,缺失的创业教育阻碍了大学生创业知识的积累、创业精神的树立、创业品格的塑造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

4. 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欠佳。这主要包括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与支持,如政府的创业政策实施程度低,风险投资环境差、不解决户口与社会保障问题,尊重创业、倡导创业的社会氛围不浓厚等。还有一些家人以及亲友不支持创业,再加上创业者本人缺乏社会工作经验、资金,社会关系薄弱等。总之,社会创业的大环境较差,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很大,成功率极低,这些因素极大阻碍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浪潮的到来。

<>

四、 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决定了创业的整体水平和创业成功率。大学阶段是能力素质培养提升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的创业教育应该在创业能力培养训练方面加大力度。同时,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当高校、政府、学生3个“当事人”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时,才能有理想的效果。

(一) 创新能力的塑造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根本性因素

创新与创业相伴相生,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影响。创新推动创业,创业引领创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通过创新课程与创新氛围两方面来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塑造。

1. 开设创新课程。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能力提升的保障。高校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承载着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高校要推行创新教育,通过开设《创造学》等创新课程把创新思维的培养方式与各类教学课程融合起来,提升教师本身的创新意识,切实把创新融进课堂,融进学生的思维意识中。

2. 营造创新氛围。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新创业离不开创新的环境。H•B•菲利普斯指出:“一个日益发展的社会中,任何对于自由的限制,都将减少人们所可尝试之事务的数量,从而亦会降低进步的速率。可见,自由是激发创新与推动进步的重要因素。高校作为思想文化交流传播的阵地,具有“开放、自由、多元”的特点。多元文化与思想交融的本质是激励,保障这种激励因素是实现创新创业能力开发的根本。高校要为师生营造多元文化和思想交融的创新文化氛围,引导师生积极思考、踊跃创造、敢于创新,善于从不同的文化思想中汲取精华,创造更多的创新成果。

(二) 创业意愿的提升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激励性因素

(三) 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保障性因素

当前,将创业教育融入到高校的教学与管理中来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创业教学育人体系、创业实践育人体系以及创业文化育人体系。 组建有实力的创业师资队伍。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师资培训与聘请专、兼职教师是推进创业教学向深层次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一, 组建专业的创业教师队伍,主要以经济管理学科的资深教师为主,为学生广泛开展创业必修课程; 第二,聘请思想政治教育类的辅导员等为兼职创业教师,为学生开设创业选修课课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创业引导;第三,聘请风险投资家、知名企业家到学校开设创业讲座, 与学生分享、交流他们的创业经验;第四, 聘任企业家或者科研人员担任高校创业导师, 直接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第五,聘请KAB、SIYB创业培训师为创业学生开设GYB、SIB培训班,帮助学生积累企业运作管理经验。

2. 创业实践育人体系。以创新创业学校为平台,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素质。创新创业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品格、创业能力为宗旨,遴选具有创业意愿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大学生,邀请KAB、SIYB以及风险投资家、知名企业家、学者通过集中授课、交流研讨、模拟实践等方式向学员讲授“准备创业、开办企业”过程中的程序、思路、方法等综合事宜,为学员选择创业项目、组建创业团队、完成商业计划书、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做最充分的前期筹备工作。 3. 创业文化育人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丰富的学术科研和创新创业活动是孵化科技成果的温床,高校要依托共青团的组织优势,以“挑战杯”为龙头,广泛开展科技节、科研立项、学术大讲堂、科普周末、创业沙龙、创新创业论坛等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

大力推进创业文化传承与创新。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高校作为创业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阵地,搭建“创业教学、创业培训、创业活动、创业项目、创业团队”互动系统,促进系统内部的常态化互动以及与外部的交流,最终形成创业教学、创业实践、创业产业互动的系统,不断传承创业精神、总结创业精髓、弘扬创业事迹,有力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提升创业文化引领作用。

(四) 创业环境的优化是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基础性因素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靠高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与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政策与资金环境,以此不断增强创业行为的吸引力。

1. 营造宽容的社会舆论氛围。一种鼓励创业、宽容创业的社会舆论氛围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创业文化价值取向,进而驱动创业行为。因此,在国家出台的创业政策的体系内,需要如下引导:一是加强主流媒体舆论导向的监管力度,宣传国家优惠的创业政策与创业先进事迹,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创业,理性创业;二是举办创业事迹报告会、创业政策宣传会,帮助创业大学生了解国家的创业政策;三是政府的优惠创业政策要通过汇编成册的方式发放给大学生,做到让大学生了解创业政策、利用创业政策,从而服务创业行动。

2. 建立良好的创业制度环境。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诸多创业优惠政策。但是这些政策门槛高,很难辐射到大学生。由此,国家通过大学科技园、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等落实创业政策时应向大学生创业倾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大学生开设创业绿色通道,免费为大学生注册公司、办理相关手续等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制度保障,以此不断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创业企业对经济发展和民生就业的推动。

3. 建立多渠道的金融支持体系。从目前的社会宏观环境上看,社会资本不能够和高校大学生创业者有效衔接,不少学生享受不到社会提供的创业资金扶持。因此,第一,政府要降低大学生市场准入条件, 减少公司注册资金, 减免大学生到工商、税务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的相关费用。第二,在国有银行建立相对完备的大学生创业无担保贷款机构,对大学生创业计划书进行审查、评估以及对投资风险进行预测。对于具有可操作性的创业计划给予无担保贷款支持。对于在农村创业, 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学生, 地方政府可以在银行贷款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土地使用、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政策倾斜。第三,政府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基金会,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新型行业企业中筹集创业基金,专门为好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高资金保障。第四,切实以“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等大赛为契机,搭建风险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接洽会,强势推动优秀创业项目落地孵化、市场化运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淘气的蝙蝠
一首令人心酸的颂歌
未来学校
游邵伯湖
妈妈我错怪您了
大龙虾
新被罩
春天地脚步
暑假里的一件事
保护水资源
笨狼上学
寒假跑来了
企盼2008
楼房的痛苦
逗人的小猴表演
2012年中学学生会工作总结报告
秋季学生会工作总结
2012年学生会主席个人工作总结
学校法制教育活动总结
学生会心理咨询室工作总结
工程建设公司安全工作总结
学校“规范管理年”期间保卫综治工作总结
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范文
纪检部文明督察大队上一学期工作总结
中学安全教育活动总结
2012年上半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小学安全工作总结
党支部2012年年终工作总结
2012年度上半年法律援助工作总结
2012年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总结
职业怀疑、职业判断与审计艺术
刍议乡镇工程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大股东控制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研究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持续审计
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从簿记到审计 现代会计职业的成型
浅析我国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高职院校审计学教学困境及应对研究
经济责任审计相关问题探讨
发挥内部审计在基层事业单位中的监督管理作用
陕西省审计学会召开六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
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 服务干部管理
工程造价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探索与讨论
对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职业化的探究
作为一种新趋势的战略审计
《海燕》主题思想
《海燕》教学设计
《海燕》教学设计
燕子
燕子
海燕
《海燕》结构分析
《海燕》重难点讲解
《海燕》词义辨析
《海燕》语法修辞
《海燕》问题探究
鹰之歌(摘录)
《海燕》写作特点
《海燕》知识延伸
《海燕》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