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试析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

[论文摘要]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之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 大学生 思想道德

育人先育德,一个人没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与情操,就不可能将知识真正奉献给社会,更不可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以物化结果论成败、以成败论英雄的规则。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虽然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但思想尚未完全成熟且社会阅历少,因此难免会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在思想上产生偏差。奥林匹克运动是世界人民通过体育盛会实践美好理想、传播和平意愿、学习运用真善美理念的重要形式。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培育人才,首先要育好人。由于我国当前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不少问题,部分大学生存在重物质轻理想的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的利己主义人生价值观。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成才动机不端正,缺乏学习动力。有的大学生虽有很强的成才愿望,但催生其成才动机的主导思想却是自我价值与自我奋斗,与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此外,部分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主动性差,缺乏勤奋刻苦精神。表现如下:第一,诚信缺失。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不讲诚信之人,并不鲜见。第二,道德缺失。在个人行为举止方面,有些大学生过分强调个体的言行自由。个人丰富的文化知识与低下的品德修养形成强烈的反差,“才”高而“德”薄。第三,社会责任感缺失。在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上,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一味追求奢侈享受,畏惧艰苦奋斗。有的人甚至为了实现个人利益,不惜损人利己、见利忘义,并认为人生就是实时的享乐,不必承担什么责任。

培育人才,首先要培育高尚的道德。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但是,目前在大学生中出现了整体修养素质下降、道德素养缺失等问题。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之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在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因思想不成熟,社会生活经验不丰富,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政治信仰迷茫、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在一个剧烈变革的社会中,个人高尚的思想道德是社会健康、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我国人民素质提升的影响是极大的。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组长张英伟说,2008年是中国民族精神充分展现、国家意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素质大提升的一年。奥运会是最生动、最具体、最现实、最有力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奥运会的真正意图在于推广崇尚健康体魄和高尚品行的理念,同时号召人民学习和发扬奥运精神,宣传奥运健儿勇于奉献、甘于寂寞、乐于付出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能够进一步激励青年大学生参与竞争、热情奉献、开拓创新,当国民表率,做社会栋梁,关注祖国、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提倡挑战他人、超越自我、顽强拼搏的运动。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追求自强、公正、宽容与和平的象征。将奥林匹克精神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它将成为一种人生的目标指南,成为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在社会转型期,在价值多元化的趋势下,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部分大学生的荣辱观缺失。而奥林匹克不仅能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教育和培养人的德性品质。奥林匹克运动“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并不单单是对体育精神的一种诠释,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快、更高、更强”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止步的奋斗精神。奋斗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奋斗精神是人类的内在力量,也是人类的重要品质。大学生所要学习的正是这种“自信、自强、自尊”的精神。奥林匹克运动充分发挥了体育运动的多种功能,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构成了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还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

加强挫折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当代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当代大学生在优越坏境中成长,他们怕吃苦,一旦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不知所措,心理素质较差。而奥林匹克精神强调重在参与,不畏失败。48岁的短跑女运动员奥蒂,已经参加了七届奥运会,但始终和金牌无缘,然而她一直没有停止对梦想的追逐。奥林匹克精神要求人们具有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仅体现在体育比赛中,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同时,这种精神也是人类自强不息、克服并战胜一切困难、自我觉悟的支柱。因此,可以通过奥林匹克精神教育来增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的自觉性,从而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以及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奥林匹克运动强调教育的价值,不是以奥林匹克运动去推行竞技运动,而是把竞技运动纳入教育,进而把教育纳入人类文化和生活过程之中。许多运动员之所以取得了成功,靠得不仅仅是强壮的身体和丰富的经验,而是顽强的意志。缺乏经验、体不如人,但最终靠顽强的意志战胜对手的运动员不乏其人。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最重要的活动,北京奥运会跆拳道场上,中华台北的跆拳道选手苏丽文在比赛中受伤,她用一条腿坚持到了最后一秒钟,虽然她输了比赛,但她靠顽强的意志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奥林匹克运动以文化为载体、以体育运动为手段,具有多种教育和文化的功能。奥林匹克运动强调相互了解、友谊、团结,能够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和精神境界。一个人要想成功,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毅力,要具备自我成功的动机和团队合作的习惯,而这些素质在体育锻炼中可以得到最有效的提升,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人的体魄、意志和精神,使人获得全面、和谐发展。

通过参与奥林匹克运动这项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质,还可以培养人坚强的毅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是当代大学生的神圣使命。奥运赛场上的对抗,使运动员的身体、心理、道德都经受了极大的挑战和考验,而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时,又能唤起人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而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思想教育力量。

三、结语

奥林匹克运动具有极强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它之所以长盛不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将人的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上升为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是主导体育运动与教育、人性、社会文化发展相结合的崇高精神。奥林匹克精神能够鼓舞大学生锻炼身体素质,磨炼精神意志,坚定大学生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到底的决心,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传播、发扬奥运精神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奥林匹克精神所蕴涵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营养,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奥林匹克精神的促进作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和情操,使之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真正人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最喜欢的东西
我的“老师”
可爱的小手机
我的小闹钟
书包伴我成长
铅笔刨刀
我可爱
一个玩具一份快乐
新型玻璃
我家的光波炉
小台灯
我心爱的玩具
我的小闹钟
我的伙伴——植物储蓄罐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有效性缺失的成因与对策
试论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方法的三个层次
人力资源管理视诵的高校青年教师激励问题探析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众化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教育质量研究
浅析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制度设计
高校青年教师激励问题浅谈
沈阳理工大学教师激励机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浅谈《工科数学教学团队》的建设
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质量观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简析
西部省属医学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缺失与应对
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需求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试论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在情境中诵读,在诵读中感悟──《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点评
我们都会说──《要下雨了》教学案例及反思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阅读张扬个性──《要下雨了》教学案例
调课的思考──《要下雨了》教学案例
变革学习方式 激活语文课堂──《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老师撒谎了”──《要下雨了》教学案例及反思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