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角色困境与重塑

试论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角色困境与重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6

试论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角色困境与重塑

"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师角色 角色重塑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数字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教学环境,使得传统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师角色定位不再有效。教师必须适应信息技术塑造的新教学环境,不断进行角色转型或转换,以新的方式扮演新的角色。

一、传统环境下高校教师的角色

在前信息时代,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其功能的发挥是因为其掌握了大量的学生群体所不掌握的信息、知识、理论、方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述、演示为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发布者,处于权威的地位[4]。在前信息时代,教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即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理论,而学生基于知识和理论的难以获取、难以理解、难以交流的特点,也非常愿意遵从教师的安排,并认真地学习知识和理论,以增进个人知识储备和社会生存技能。

在前信息时代,教师为了获取丰富的知识和理论,往往需要研读大量的著作,了解大量的世事,即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且其知识和理论的获取、理解以及内化是非常艰难和漫长的过程,需要经历足够的日积月累的学习和无数的社会观察。在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和理论后,教师将这些知识和理论系统化、条理化,然后再传授给学生。通过教师这一桥梁和纽带,学生不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并通过自我的社会行动去获得知识。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知识的记载、理论的成熟,以及知识的可复制、理论的可转移特点的凸显,教师群体也不需要在任何事情上都亲自实践。教师可以通过长期的学习书本的知识和理论,即可保证自我的知识优势,并利用这种优势教导学生,呈现权威。不过,从实际情况看,教师在学习书本知识和理论的过程中,也仍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教师通过多年的苦读和付出,然后通过教导学生获得回报和做出社会贡献。

而很多学生之所以愿意听讲,愿意按照教师的要求学习,一方面是基于教师的知识和理论优势,这种优势是学生在短期内所不具备的,只有不断地吸取老师的知识和理论养分,才能够使自己也成为有知识和懂理论的人。由于对老师的丰富知识和高深理论的崇拜,学生愿意按照老师的安排做好学生的角色;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其自我获取知识、理论等的机会有限,成本高昂,如果不听从老师讲课和安排,自我很难掌握大量的信息,新鲜的知识和高深的理论等。由此,学生处境决定了其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学安排。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的角色困境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集成技术等不断发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5]的教学环境开始呈现。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6]。一方面,学生想获取任何信息、知识和理论等,都可以有非常便捷的方法和通道,尤其是具有较高“搜商”的学生,其获取新知识、新信息和新理论的能力非常强大。由此,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在传统环境下所具有的信息、知识和理论优势已经不复存在,或难以发挥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学生可以很便捷地获取比教师更丰富的知识、信息和理论。由此,教师面临着学生信息、知识快速增加的冲击,某些教师通过几十年积累所获得的信息、知识等,学生可以在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内即可获得。网络学习环境打破了原有的师生知识与信息的不对称格局,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上并不落后于教师,教师所掌握的知识也并不一定比学生多[7]。

另一方面,随着多媒体呈现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等的发展,一些计算机系统或网络平台呈现的知识、理论的讲解比教师更鲜活、更具体、更通俗易懂。由此,原来高深莫测的知识和理论不需要现实中的教师的直接指导,而只需要懂得多媒体操作技术即可很容易的了解和把握高深的知识和理论。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比教师阐释的更好的渠道或途径理解某个知识点或理论。由此,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增强。

随着信息技术所塑造的学生的学习环境、条件、机会和能力等的变化,学生对教师的角色、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教师感到不能胜任,继而产生压力,因为他们缺少始终在专业方面保持随时更新的能力[8]。一方面,对于只会教授一般性知识和传统型理论的教师,学生不再满意,学生认为教师所教已过时或落伍,而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而教师由于自我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隔膜或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学习能力的弱化,导致教师无法以最快速度和最合适方式呈现最新知识、理论和观点等。由此,出现了教师提供的产品与学生所需求的产品间的巨大落差,且这种落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越来越明显。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对知识、理论、观点和方法等的良好阐释以及对高水平主讲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理论、观点等的便捷呈现,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扮演的角色,包括教师阐释知识的方式、教师的体态语言、口头语言、思维逻辑、讲解思路等讲课技巧、方式等有更高要求,学生在对比中而要求教师达到一个更高讲授境界。然而,教师由于自身的能力及形成的技巧而无法满足学生要求,由此,教师能力与学生期待出现了巨大反差。

除了以上提及的教师的信息、知识和理论的丰裕度不能满足需要,以及教师的讲授技巧不能满足学生期待外,更为重要的问题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认为任何知识、理论只要想学、只要抽出某个时间去学,即可学到。由此,在知识运用和理论实践非急迫的情况下,学生不再愿意主动的、积极的去学习,学生越来越适用了需要时再临时学习的习惯和态度。而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往往是无法做到“现学现用”,是无法直接体现为“生产力”或“具体的金钱”。由此,学生对于所学的短期内无法呈现其效用、功能或价值的知识、理论等而越来越不愿意学习,进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理论等不再感兴趣,甚至因此没有任何动力去学习。在此背景下,学生没有学习动机、兴趣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一旦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各种不配合教学的现象,诸如迟到、早退、上课睡觉、讲话、质疑老师等现象都会出现,甚至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三、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教师角色的重塑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知识和理论的便捷呈现以及可视化的讲解等导致教师的各种优势不再明显,教师的角色、功能、价值等面临着信息技术的巨大挑战。在这样的态势下,教师需要基于信息技术重塑自我的角色。

重塑的前提是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新环境、新挑战。要认识到环境的变化以及学生的变化,而不是再固守传统的定位和功能,并且也不再是不顾学生的需求、特点等而执意按照自我原先的角色话语或行为。如果教师仍然固守传统角色和定位,而不注意去改进和转换,教师将越来越无法获得学生认可和尊重。对于教师而言,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其角色重塑可从以下层面进行:

一是通过学生的自主的讲授与交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即教师摆脱简单的“我讲你听”的师生角色定位和格局。在信息、知识和理论获取越来越便捷的情况下,教师要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讲授和交流学习,把课堂的一定量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支配,而学生在讲授或交流过程中会获得多种能力的锻炼,教师一方面可从学生的讲授中获得更大启发;另一方面当好学生讲授的向导、评委,以推动学生在信息收集、知识提炼、理论呈现等方面的技巧、能力等。

二是教师要摆脱简单的讲授知识、理论的传统定位,要着眼于思维方式的培养、学习技能的锻炼、思想品德的教育、价值观的协调等层面。如研究者指出的;网络时代教师在知识拥有方面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但是教师的经验、素质、方法、能力、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仍然比学生具有智力和精神上的优势[9]。如在思维方式上,教师要促使学生摆脱单一的、封闭的、简化的思维,而要培养复杂型、复合式等多元思维,以及学会利用现今流行的“六顶思考帽”思维[10]思考问题;在学习技能上,一方面教师要将自己的学习技能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在学生学习和讲授过程中呈现的某种技能,教师可以力求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借鉴;在思想品德层面,教师既要以自我的作为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也要在呈现道德情景中让学生做好道德选择;而在价值观方面,随着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冲突化,教师要通过各种价值观的冲突命题上让学生学会进行价值观协调与选择。

三是教师要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教师要改变过去“一支粉笔、一张嘴”的简单化的教学模式,而要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熟悉甚至熟练现代教学设备、工具等;另一方面在知识和理论的传授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创造性发挥其功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既能使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更方便、更有效,也能使学生学习到如何更好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工作。即教师改变学生简单的自为式、自发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情况,而让学生有规划、有选择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习,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四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呈现现实中的、新近发生的问题或现象。通过对新近现象、问题的呈现,对新近面临的技术性、管理性难题的阐释,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观察和评论等,并在呈现、阐释和评论过程中运用既有的知识和理论,或指出既有知识和理论的解释能力和价值,或指出现有知识和理论的局限与不足等。在接触到具体的、前沿的现象、问题或技术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到学习的兴趣、价值和意义等,这样能够改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的问题,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效能感。

〔参考文献〕

〔1〕黄宇星.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与能力结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0

6).

〔2〕杨跃.网络时代教师教育意识的转换〔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1,(0

1).

〔3〕车丽娜,韩登亮.网络时代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0

4).

〔4〕姬瑛洁.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

(1

2).

〔5〕荣曼生.信息网络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

(3

5).

〔6〕任友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师定位〔J〕.现代教育技术,2004,(0

2).

〔7〕刘兴泽,籍建东.网络时代教师职业角色的转换和重塑〔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0

9).

〔8〕Elaine Adams. Vocational Teacher Stress and Internal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1999,16

(1).

〔9〕尉天骄.网络时代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J〕.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0

4).

〔10〕〔英〕爱德华·德·波诺.六顶思考帽〔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山
小镇夜景
植树
放学了
一棵树
放学了
放学了
放风筝
小鹰和小鸡学飞翔
我的小猪存钱罐
乌龟历险记
动物奥运会
贪吃的小白兔
我的四驱车
比赛
祝辞、贺辞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请柬的基本格式和写法
碑文例1
对联的贴法
请柬写作的文字要求
祝辞、贺辞的基本格式和写法
对联的写作格式
对联的概念、概述
礼仪仪式程序之追悼会仪式
《解说词的实例》
对联的种类
祝辞的种类
对联的写作要求
儿子给父亲立的碑文
祝辞和贺词的概念
析钢琴曲《花鼓》
香港:交通规划超前
关于如何运用音乐活动进行幼儿音乐教学
交通工程工地试验室的建立与管理
电教媒体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探析《托斯卡》中男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
论现代音乐
浅谈衙白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的技术控制
音乐教学与赏识教育
探析音乐启迪智慧的作用方式
面向卓越工程师的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论加强交通重点工程一线职工思想工作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表演特质
爵士鼓的魅力与价值
论1934前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坐井观天》学案(3)
《一分钟》学案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六
《笋芽儿》教学实录
《坐井观天》学案(4)
《三个儿子》学案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九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五
《坐井观天》教案一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实录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八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十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