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设置

浅谈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设置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浅谈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设置

"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 人文关怀 设置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概念进行分析。之后,文章阐述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关怀设置的重要性和途径。

马克思社会唯物主义指出,社会物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的发展必须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必须是实用主义和人文文化的比翼双飞。因此,人类在开展教学实践时既要注重传授科学技术、增强体魄,同时也要加强培养受教者的人文素质。然而,在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只重体魄锻炼,忽视体育人文关怀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理解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设置的课题就成为当今教育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概念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是指通过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环境、教化和实践等途径,使受教者的个性得到解放,对受教者的人性和人的价值得到肯定。这种人文关怀最终内化于受教者的心灵,外化为受教者的行动,体现为经过较强的身体活动和实践来启发受教者对人生意义进行正确的思考和评价,对生命持尊重和关爱的态度,对人的尊严和价值实施积极的维护。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主要包括团队关怀、个体差异关怀、人的价值实现关怀和审美情操关怀等四个方面。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设置的重要性

在21世纪的今天,体育教学承担着为国家培养身体强健、人格完整的生力军,为社会输送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设置人文关怀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设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我国“以人为本”的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符合。我国孔子等古代教育学家以及当代教育学者都认为,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是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核心要素。体育教学是众多教学门类中的一种,当然也符合上述认识。因此,普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始终贯穿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以人为本”的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具体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与锻炼中,体验体育的乐趣,使之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第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直接体现为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普通高校的学生在具有人文素质关怀下的体育教学中,能够产生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兴趣,甚至能够呼唤出学生内心中“体育,我爱你”的心声。学生对体育学习所产生的这种“有兴趣”的良好心态,有助于他们持续而专心致志地完成体育训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使之心甘情愿地进行体魄锻炼。

第三,普通高校的生源特点及其教学目标进一步强调了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普通高校的学生多为文化课考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教育中形成了一种只重文化学习,忽视体育锻炼的错误认识。他们往往身体综合素质低下,体育知识匮乏,没有良好的锻炼习惯。而新世纪普通高校的教学目标恰恰要求我们,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只具有单一专业知识的个体,而是要把他们塑造成为一个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一个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设置,使大学生们的体育人文知识、体育人文精神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需求。

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设置的途径

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人文关怀设置。

第一,全面更新体育教育观念。随着奥运会的成功召开,我国人民的体育观念得到巨大的更新,体育教育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已成为新世纪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新的体育教育思想重视人的和谐发展,强调把体育作为强身健体的终身运动,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竞技活动。对此,普通高校的体育工作者要全面而及时地进行更新,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第二,在体育教学组织上,以“活泼、自由、愉快”为主调,教材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以及技术语言的运用上要考虑趣味性的因素;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环境的优化,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和兴趣;引导学生增加体育意识和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第三,建设一支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教师队伍。教师的人文关怀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因此,要加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师人文知识的进修和学习;有效措施吸纳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到体育专业任教,完善和优化体育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和完善体育专业的管理干部,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及全体员工的人文关怀工作,为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保障。

第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宽人文关怀的空间。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高品位的文化熏陶下,潜移默化,养成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和文明的行为举止。体育在高校的总课时不多,单靠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难以收到实效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为体育课时提供了补充时间。体育教师可积极参加到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去,融人文关怀于指导学生体育活动之中。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离不开人文关怀的设置。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体育教学不能再单单是体魄锻炼的体育教学了,而应该是进行人文关怀的神圣载体。我坚信,我国普通高校未来的体育教学将会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的设置,也将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素质、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2]杨罡.浅谈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情怀.吉林出版社,2002

[3]韩铁强.新体育精神论坛.三秦出版社,200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20年后的聚会
二十年后回故乡
锄草
百场公益夏令营--走进警营
二十年后回家乡
感动在这一瞬间
小摊里的大会
2010元旦联欢会
给爸爸“打工”
那一刻,我笑了
生活中的小镜头
国庆回乡的路上
游海南
围棋对抗赛
那一刻,我笑了
关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与手段创新研究
探析成人高等教育教材编写的特点
浅论河南省高等教育改革中应处理好的问题
试论增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考
浅析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组织的思考
浅析网络环境下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试析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新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任务型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浅析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与创新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之思考
浅析《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之高等教育伦理发微
浅析民办高职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探析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中高职教育衔接视角下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探析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杂谈
升国旗的礼仪
课堂减负功在课前──《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我是中国人
五星红旗简介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实录及点评
升旗仪式
天安门
情境识字 合作探究──《我多想去看看》教学片段与反思
祖国
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质疑──《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学校升国旗仪式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
天安门前的升国旗仪式
对王亚丽老师《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