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产权\创新创业教育与可持续工学结合模式的构建

试析产权\创新创业教育与可持续工学结合模式的构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1

试析产权\创新创业教育与可持续工学结合模式的构建

"

[论文摘要]文章在对当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引发工学结合模式不可持续的重要原因在于高职技能人力资本的产权缺损,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既能改善权能分离状态,增加参与工学结合企业的预期收益,又能提供高职院校分享技能人力资本收益权的实现途径,进而降低参与工学结合企业的预期成本。创新创业教育据此构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关键词]工学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权能 风险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利用学校和产业(行业、企业)等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采取课堂教育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把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培养适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有较高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本文将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为例,论述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工学结合的模式。

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以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校企合作的组织形式展开的。

在初期阶段,社会对于技能人才需求尽管旺盛,但当时高职院校脱胎于原有教育体制下的大中专院校,对人才的社会技能型需求的认识刚刚开始萌芽,传统的专业定位、人才定位及其相依的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中仍然保持了较大的惯性,因此这个时期未能产生出真正面向企业、行业或社会的职教模式。社会需求和技能教育,企业和学校,岗位和学生仍然是相互隔离的。在那个时期,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处在低层次水平,体现市场经济水平的分工程度正在由浅向深转变,整个经济生态的链条未能有效延伸,于是社会对于人才的技能要求也必然处在低层次水平,这样学校培养相应技能人才的成本是相对较低的。加之在低端产业链条上学生学习技能的机会成本不高,以及当时高速扩张的经济对技能人力资本需求的扩张集中于对低技能人才粗放型增加方面,于是岗位对技能的要求是低级的,同时岗位变动的风险也较低,对技能人力资本需求的变动也处在低风险状态下。换言之,虽然经济增速较快,但对技能人力资本技能改变的需求增速却是相当缓慢的,即劳动力需求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中,劳动者面临的就业压力并没有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有所增加,相反却获得了改善的可能,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低风险状态,人才培养方式实施的风险溢价也就相应较低。当然限于自身发展的实际,企业对人力资本技能更新的需求也自然会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企业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的愿望非常微弱。在低培养成本、低学习机会成本以及低风险溢价之下,职业学院推进校企合作的愿望同样是微弱的。这样无论对企业还是学校,推进校企合作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核心任务所产生的收益都是相对较低的。另一方面,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强大惯性导致了实施培养方式改革的较大成本,因此,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制度变革的收益较低而成本却较高,制度变迁的动力严重不足,维持低层次和低效率的校企合作状态在当时不仅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个理性选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伴随经济生态链条由低向高延伸,岗位对技能的需求也必然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推进。高职院校就不能再局限于低端链条上从事标准化的人力资本的生产,而是应当随着整个产业链条分工演进逐渐向高端和复合技能型人才转变,这个过程不仅意味着技能的高级化,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它预示了技能的细化程度和专用性程度也必然得到强化。由此,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成本必然会增加。另外,经济结构转变和升级促使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从粗放型转变到集约型方式,由此岗位变动对人力资本变动需求就处于相对较高的风险状态之中,这也意味着实施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风险溢价是相对较高的。同样重要的是,企业此时需要人力资本更新速度和岗位需求更新速度相协调,这必然决定了企业不能再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漠不关心,企业有强烈的欲望参加到校企合作中去。对职业院校而言,不仅此时培养技能人才的成本较高,而且还将会面临较大的人才培养风险,因此高职院校也便有强烈的欲望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去。所以在这个阶段,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制度变迁的收益显著上升,进行校企合作要比起初阶段的动力强烈许多。

上述分析表明,由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企业期望从校企合作中获得人力资本形成的比较成本优势,同时高职院校也期望从校企合作中获得技能人才培养的低成本优势和降低人才失真风险所带来的低风险溢价的欲望就愈加明显,无论是企业还是高职院校都希望推进校企合作,于是各种模式的校内实训或校外实训都自然在相当程度上就成为校企合作,改革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发展平台。显然,如果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属性越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机就越强烈。然而,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的校企合作模式显然都忽略了对学生行为的考量。虽然人力资本专用性程度与就业的正相关程度比较明显,但是当学生投入较多资源去获取较高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后企业却具有强烈的动机去对学生实施事后机会主义行为,即对学生敲竹杠。考虑到这一点,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可能并不乐观。因此常常会出现学院和企业感兴趣的合作,学生却毫无兴趣,自然的结果是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实训,往往仅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中应有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良好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同时考虑到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三方的利益,即应当形成激励各方的激励相容条件。于是实践和理论便把这种强调校企双方主体功能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推进到了强调校企以及学生三方主体功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去。 "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性障碍及文献述评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性障碍

尽管工学结合代表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但实际却表明推行工学结合并非一帆风顺,它面临着来自于体制、制度和工学结合实施过程等两大方面的可持续性障碍。

体制性与制度性障碍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以及工学结合的动力机制与全面实施工学结合的要求不相符合。其中尤以工学结合动力机制严重缺乏,阻碍工学结合最为突出。高职院校在目前大众教育延续载体这种管理理念下,主要关心的是如何扩大办学规模和促进学生就业,而企业关心的是生产和经营效益。应当说,从高职教育为社会提供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任务来说,高职院校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应当是相容的。但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参与工学结合都要增加成本,在目前教育环境中增加的合作成本又不能被有效地分担或传导,因而高职院校的实际目标却是促进与低办学成本、高办学收益相适宜的中低层次的 “工具人”的就业,同时企业却在经济利润驱动下把那些实践操作能力差,短期达不到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高职学生尽量排除在真实岗位之外作为其工学结合的目标。这导致原本相容的目标严重错位,因此工学结合要么无法实现,要么被约束在不可持续的浅层次程度上。所以阻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关键性因素在于没有形成一个校企双方真正合作共赢的激励机制。实践中高职院校经常会发现,工学结合中的校企合作往往是学校“一头热”,企业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在目前已经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学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不少企业能够给予学校一定的帮助,但都停留于短期和较浅的层面,少有长期和深度的合作。

<> 除了体制性障碍之外,还有工学结合的实施性障碍,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实训资源的供给等与全面实施工学结合的要求不相符合,其中尤以课程体系设置障碍最为突出。在实际工学结合过程中,由于工学结合的体制性障碍,高职院校常常局限于基于学校资源的课程设置。这势必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企业用人需求不一致,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不一致。由于企业未能真正渗透到课程建设的环节中,真实环境的或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也就自然不能为面向学校层面的课程体系所支撑。既然课程结构并不是工作过程导向的,那么教学内容也就不可能是面向工学结合的。这突出体现在教材多是把本科教材内容要求降低,以理论体系为依据而不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编排相关内容,技能性、实践性在授课内容中多处于次要地位。另外,教师的教案也就不能真正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来编写,教学方式仍然是以学生课堂学习为主,难以实现任务驱动的课程目标。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述评

针对上述工学结合可持续性障碍,众多文献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这些分析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把工学结合作为一个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公共产品供给来进行分析;二是把工学结合作为一个涵盖从理论到实践,从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制订到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实施的多个密切相关的环节组成的系统来分析。前者主要围绕工学结合的激励机制构建来展开,后者则主要围绕构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来展开。前者试图解决的是工学结合的动力机制问题,后者试图解决的是工学结合的实现途径问题。目前文献对工学结合动力机制的结论无外乎是说只要政府搭建了工学结合的制度性平台,高职院校和企业就会在双方共赢利益驱动下实现工学结合的均衡状态。笔者认为这样的判断缺乏合理性。即使政府从法律、财政、税收等角度对学校和企业做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学结合的制度安排,但工学结合过程中的成本却并不能完全被有效分担,因为一些成本是在工学结合过程中才产生的。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那就是虽然工学结合中制度性外生成本可以被政府的有效制度安排所吸收,但是工学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内生性成本却不可能依靠外生性制度的构建而得到化解,这种内生性成本会由于适应新制度模式所导致的工学结合模式的产生而产生。换言之,不同的工学结合模式必然对应不同的工学结合成本。所以依靠当前文献研究的方法与结论不能清楚解释工学结合模式的选择问题,更不能说明和预测当企业环境改变后工学结合模式进行的相应调整,即工学结合的可持续性问题。既然工学结合的模式选择和可持续性问题不能在现有的分析框架内得到合理解决,那么由模式选择所决定的工学结合模式的实现方式即工学结合实施途径的问题自然就不能在现有的文献中获得解释。所以,当前研究不仅使工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经常脱节,而且工学结合本身的“工”与“学”也经常脱节。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分析框架

笔者认为要解决工学结合模式选择与可持续性问题及其实现方式的问题必须建立制度经济学的工学结合分析框架。

(一)工学结合制度分析框架的基本内涵

笔者注意到学生的职业技能始终可分为通用性与专用性技能。通用性技能适用于同类型企业或所有企业,而专用性技能则只对特定企业有效。通用性技能的获取可以脱离具体的企业来实现,而专用性技能的获取只能依托特定企业才可能。对通用性技能的教育尽管企业也能进行,但从资源配置角度来说,使用学校教育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可以获得教育成本优势。对专用性技能的教育,尽管学校也可以购置资源以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来进行,但使用企业教育能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因而依托企业教育进行专用性技能的教育就能够获得教育成本优势。既然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主旨在于通过校企合作面向企业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那么工学结合的本质就在于将企业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以生产符合需求的既有通用性技能又有专用性技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换句话说,所谓工学结合,其实质就是企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组合。不同的结合方式规定了不同的工学结合模式,不同的结合程度规定了工学结合的深浅程度。从企业的角度看,如果其需要的技能是通用性技能较多,那么企业就会偏向于用学校教育替代企业教育,此时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欲望就弱;如果其需要的技能是专用性技能较多,那么企业就会偏向于用企业教育替代学校教育,此时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欲望就强。所以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程度直接是由企业教育对学校教育替代的收益与成本的衡量决定的,如果替代的收益超过成本,那么推进工学结合就是相对容易的事情。 "

决定企业教育对学校教育替代的纯收益自然跟当前文献中所阐述的工学结合的双赢利益和制度变迁导致的外生性交易成本相关,但是更重要的是也与工学结合中高职院校与企业存在的由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等引发的内生性交易成本密切相关。进一步考察不难发现,无论是内生性或外生性交易成本或替代收益都与工学结合这一公共物品的产权界定及产权权能结构密切相关。所以,从产权的角度来理解工学结合的模式将会是理解工学结合模式选择及可持续性问题的关键。

(二)工学结合的产权制度分析

产权的重要功能在于为企业参与工学结合,即用企业教育替代高职学校教育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和成本预期。高职技能人才培养的难点在于高技能人力资本的公共品属性带来的产权竞争性实施成本和产权排他性实施成本常常较高,因而参与工学结合企业对企业教育的专用性投资产生的收益预期常常是不确定的。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对企业教育存在广泛的信息不对称,且存在其针对企业教育的专用性投资的事后机会主义行为或道德风险,于是企业对工学结合的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成本预期就会上升。这两方面共同将企业教育保持相对高职学校教育水平的低层次均衡状态。换言之,工学结合中,企业提供企业教育的激励常常是不足的,低于社会均衡需求水平。笔者认为,决定这种低均衡状态的重要原因在于传统的高职工学结合模式对高技能人力资本产权缺损的忽略。

高职技能人力资本的产权其实并不完整,其产权结构是分离的。一般而言,完整的所有权权能应当完整地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和归属等五项权能。但是在传统的工学结合高职教育中,高职技能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价值可以而且必须通过占有权的让渡才能实现,但人力资本使用权和归属权却不会随之一并转移。也就是说,尽管企业可以通过劳动协议拥有技能人力资本的占有权,但是该种资本的使用却并不能完全属于企业,协议终止后人力资本的所有权还将重归劳动者。显然,在劳动协议签订前,学生的技能资本具有完整的产权属性而被学生拥有。在劳动协议签订后,不仅学生无法拥有完整的人力资本产权,而且企业也只能是拥有不完整权能结构的缺损产权。简言之,在传统的工学结合模式中,人力资本的归属权和使用权同占有权是分离的。参与工学结合企业担忧的企业教育的外部性来源于技能人力资本归属权与占有权的分离,而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则来源于技能人力资本使用权与占有权的分离。

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力资本的生产中尽管举足轻重,但它并不直接参与分享人力资本使用产生的收益,而是获取基于高就业带来的品牌效应和招生规模扩大效应导致的间接收益。所以尽管满足市场需求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准则,但其实推行传统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院校并不会真正关注他所培育的高技能人力资本满足企业需求的程度。在技能人才培育质量因素并不具有可分的识别性的背景中,这正是工学结合中高职院校产生违背校企合作宗旨的事后机会主义行为或道德风险的根源。所以,从诸多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模式的目标来看,满足市场需求几乎是他们的全部核心。从工学结合的实际过程看,进行适应其现有教学资源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以造就有需求的高职学生就是他们的生命线。然而,在缺乏企业主动提供技能人力资本培育的企业教育环境中,高职院校瞄准的市场需求最后仅仅归宿为高职学生的一张就业协议。

<>

四、创新创业教育对工学结合实施障碍的化解机制

根据我们在此的产权分析,企业对高技能人力资本除了生产性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对人力资本的占有权所衍生的收益权和处分权的需求,也就是将技能教育的外部性收益内部化的需求。当然,作为推动工学结合的政府可以用对企业进行补贴的方式来促进企业教育对高职学校教育的替代,但政府与企业之间广泛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补贴机制的高运行成本,使教育行政机构推行工学结合补贴政策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则能以低成本实现权能分离引发的高技能人力资本教育的外部性内部化。比如,通过构建创业信息平台,学生能够以“拍卖”的方式获取企业的真实需求。由于在此过程中并没有签订劳动协议,所以技能人力资本的占有权并未发生转移,学生对技能资本的所有权仍然是完整的,在分离权能状态中出现的外部性和道德风险等便能以较小的成本获得有效改善,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收益预期就能趋于稳定。另外,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在项目引进和管理中承担重要角色,这意味着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提供的交易中事实上被赋予了项目“拍卖经纪人”和“管理人”的角色,这使得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创造高职院校直接分享高技能人力资本使用产生的收益的机制。由此,传统工学结合中高职院校对企业教育投资“敲竹杠”等机会主义行为就能得到有效控制,企业的高预期成本就能得到有效降低。

此外,创新创业教育还是高职院校改造传统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主要切入点。突破以知识接受和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是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的内在要求。建立以学生为本体,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体系及其相应的教学体系是现代高职院校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这反映在“工学结合”模式的构建过程之中,不仅人才培养模式要体现工学结合,而且教学模式也要实现工学结合。但是实践中要么学校主体推动工学结合,要么企业主体推动工学结合,学生只是以被动的姿态参与到工学结合过程之中,这对高职的学生本体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才能进行,而且还必须以学生为主导才能进行。所以,高职院校推行创新创业教育不仅符合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要求,而且更加切合高职教育发展理念,是履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载体。 "

五、清远职职业技术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由于清远职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清职院”)为地方经济和企业服务的功能目前较为薄弱,品牌优势并不显现,推进工学结合的难点就在于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依靠加大校内投资制造品牌以吸引企业参与,对当前清职院而言意味着难以承受的高成本和高风险,而通过学生以自我人力资本投资为主要特征的清职院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有效地发现企业需求,而且能够有效地实现企业需求。另外,清远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结构转换速度都较高,因而企业将会拥有更加丰富的发展机遇,企业能够提供给创业者更多的商业机会,而且商业机会的细分特征更加明显,于是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相对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而言较低,因而学生的创业激情并非强烈受制于相对贫弱的收入和家庭经济状况。所以,清职院实施创业教育具有天然的低成本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的优势,为实现由被动的校企合作转变到主动的企校合作模式创造了可行的低成本途径。但是要真正实现这种低成本优势,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必须提供给学生尽量多的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清职院的创业教育模式由此就必须从就业导向转变为项目导向,课程体系就必须从学科认知逻辑中心转变为创业过程模块化构造中心。创业课程进一步分解为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三大模块,即创业基础理论教学模块、创业专业知识教学模块和创业实训教学模块。为了真正体现企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渗透,在适当的程度上引入企业参与建设创业实训信息平台,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还能够充分享受参与企业的信息服务优势,将清职院的创业团队与清远地区有创业需求的企业直接联系起来,从而能以便捷的方式建立起创业实训项目库。清职院与企业共建的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主要包括创业项目战略投资分析与管理中心、创业企业申办与运营沙盘模拟中心和清远市企业创业项目信息服务平台等三个实训功能平台。通过依托创业实训中心进行的创业实训,最终该院能够建立一个“创业园区虚拟化,创业环境真实化”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训新模式。园区虚拟化是指没有实体性的创业园区,但是有用于创业的真实项目库,创业环境真实化是指在对进驻虚拟创业园区的真实创业项目对在创业计划进行评估后,由竞标成功的创业团队按照国家工商、税务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注册登记,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优胜劣汰。进入虚拟园区企业6个月的孵化期结束后,学院给予创业考核并给予学分。这种“园区虚拟化,创业真实化”的创业教育,不仅使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技能增强,而且能够充分提供给学生和企业有效甄别的渠道,使学生和企业能够有效分担人才培养中的失真风险。最重要的还在于这种模式能充分调动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积极性,能有效阻止企业对学生专用技能性投资的事后机会行为,能有效抑制学校对参与企业提供的企业教育的专用性投资“敲竹杠”等道德风险。因此,学生乐于针对企业培养其专用性技能,企业也乐于提供企业教育的专用性投资,参与工学结合。

可见清职院的导师负责、项目导向为特征的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有效地发现工学结合的切入点,更能在创业团队的合作生产中有效地挖掘降低创业成本的途径,以保证工学结合可持续实施的可能性。

六、结论

在高职工学结合模式中,形成企业提供企业教育替代学校教育的激励机制的难点在于目前的传统模式不能有效改善高技能人力资本的占有权与归属权和使用权相分离所带来的外部性效应和道德风险,因而也就不能有效改善参与工学结合企业对企业教育替代学校教育的收益预期。另一方面,传统的工学结合模式不能为高职院校提供直接参与高技能人力资本使用产生的收益,所以高职院校往往有产生对企业需求的事后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的冲动,容易恶化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成本预期。依托创新创业教育,学生能在不转移人力资本所有权的条件下获得创业项目,由此能够有效改善由人力资本占有权同归属权和使用权相分离导致的效率损失,提高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预期收益。此外,依托创新创业教育还能提供高职院校创业项目交易经纪人和管理人的角色与功能,为高职院校直接分享高技能人力资本收益权提供途径,降低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预期成本。

当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除了能有效改善传统工学结合中高技能人力资本产权权能分离产生的低收益预期和高成本预期外,还能有效优化工学结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教育对学校教育替代时形成的风险配置状态。首先,通过创业课程教学和创业实践,学生可以形成独特的商业经营理念和管理者才能,这样学生被“套牢”的风险程度就会大大降低,从而能有效应对技能专门化产生的企业对学生的敲竹杠问题。其次,通过一系列围绕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创业实践,提高了学生对企业的认知程度,降低了学生融入企业的培训成本。此外,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在创业实践过程中,能顺利实现学生和企业对技能的有效识别,使学生和企业在高职院校培养方式实施过程中合理分担技能人才失真风险,节约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风险溢价。

由此可见,通过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建立校企及学生合作的激励相容条件,有助于推动工学结合的可持续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赖床的坏习惯
我喜欢的一种花
《大象的裤子》续编
生活离不开想象力
参观吴子熊玻璃艺术馆
我家的老龟
日月潭
老鹰捉小鸡
看游泳比赛
夏天
我爱故乡
我喜欢的一种游戏
春天来了
第一次玩火
小狗“花花”
入党积极分子入党推荐材料
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书
2010青年入党申请书
怎样写入党志愿书
2012年最新大学生入党申请书2篇
2012年9月入党申请书范文2篇
大三预备党员入党申请书
预备党员2012年入党转正申请
2012年适合学生用的入党申请书范文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的格式及基本内容
居委干部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2010范文
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书1000字
入党积极分子之心得
2012年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简析加强当代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探讨
探讨由后现代知识观看语文教材观的转变
试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属性及其观念重构
简析基于“不言之教”德育方法论的高校德育工作
探讨《会计学原理》教学模式应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
试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探析二级管理模式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关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
关于新形势下主题教育在高校职业指导中的新应用
关于高校校家互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浅析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助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试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细节教育法”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导论
浅谈制约高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是什么》教案
《称赞》教案
《我为你骄傲》教案
《地球爷爷的手》教案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酸的和甜的》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
《黄山奇石》教案
《葡萄沟》教案
《雷雨》教案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回声》教案
《风娃娃》教案
《画家和牧童》教案
《纸船和风筝》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