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浅谈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

论文关键词:全球化 信息化 高等教育 质量 保障体系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要实现全球化、信息化,就必须立足于科学发展、多样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高等教育的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个与本土化同步进行的多维动态发展过程。全球化首先发生在经济领域,但全球化绝不限于经济全球化,而是涉及文化、政治、法律、技术、环境特别是教育等各个层面,极大地影响到世界所有国家的经济形态、文化形态和政治形态,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进人21世纪,全球化呈现出进一步加速的发展趋势,国家之间相互交往和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带来了信息、资源、资金、人才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互惠型和跨国界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世界正在成为一个“地球村”。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人员流动,而且还包括课程国际化、科学知识共享、跨国教育、合作科研、建立区域性和全球性协作组织等。

二、高等教育的信息化

三、构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1.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就是要树立富有时代特色的人才观和质量观。社会需求是多样的,学校规格是多样的,学科门类是多样的,学生个性是多样的,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质量标准的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学术型人才,也需要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职业在不断变化,高校的学科专业也在不断调整。因此,人才的内涵必然随之改变。我们必须建立符合时代特色和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发展规律的、科学的人才观,构建符合市场多样化需求和不同类型学校特点的多样化的质量观。

2.建立和完善人才质量标准

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更是国际社会的建设者和人类和平发展的推动者。高等教育的全球化,有利于为世界劳动力市场提供人力资源。高等教育国际质量保证和认证体系的建立、国家间相互承认学位、学历和文凭的双边协议为人才的国际流动创造了条件。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质量,最终从其所培养的优秀人才的数量和素质反映出来。信息化时代对人才选拔标准的制定有三个方面的规定:其一,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对知识的驾驭能力和创造潜力首先来自于完整的学科体系和科学的知识结构,并不是首先来自于某种方法,因此愈是信息多元和创新要求高的时代,愈是要重视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其二,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思维的系统性、思维的综合性和思维的创造性上,这实际上是信息时代和创新型人才观对人才标准的核心要求。其三,具有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实践技能。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实践技能是学习潜质和创造力的主要体现,应是人才标准的重要内容。 "

3.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等教育承担着重要的知识创新使命。没有创新,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就无从谈起。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要求,世界各国都在围绕着知识创新,实施其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高等教育被赋予创新生力军的使命。美国开展了“创新美国计划”,英国设立了“科学与创新投资计划”,加拿大推出了国家创新策略,俄罗斯开发了创新性大学评审标准。近几年,我国大学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开始引入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大都处于实验阶段,还没有形成一种文化和制度。我国大学应建立以发现和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模式,不但开设有关研究方法、创造方法、思维科学等方面的课程,而且倡导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以发现为基础的学习,以及多种新的探究学习模式。加强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在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模式以及教育评估等方面进行改革,注重个别化教学,鼓励教师创造性地确立自己的教学风格,赋予学生以更大的学习自由。

4.构建教育评估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的质量历来为公众所关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更加凸显。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在1984发表的研究报告《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提出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有三个重要条件:一是学生投入学习;二是严格要求;三是评价与反馈。所谓学生投入学习,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多少时间、精力和努力。大量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的时间、作出的努力越多,对他们自己的学习安排得越紧,他们的成长就越快,收获就越大,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就越满意,合格率越高,他们也就越有可能继续学习下去。严格要求是学生和学校努力追求达到一定的教育成果,包括对毕业生的标准和所期望的成绩水平。学校的要求对学生的成绩会有明显的影响,学生对合理的要求的反应是积极的。但要求要适当,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同时要将要求标准公布于众,让大学生、家庭以及其他人都了解要求的具体内容和通过什么途径去实现。评价和反馈是保证质量的第三个重要条件。利用评价信息可以更正学生努力的方向,成为投身学习的有力杠杆。学校不仅有责任说明对学生的要求和标准,而且有责任评价要求和标准执行的结果,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标准测验、作文、谈话、档案、成绩考试等。学生入学时要有测验,毕业时也进行同样的测验,才能说明在学习期间发生了多少变化。

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外,对学校也要进行评价或评估,这就是对学校的物力、财力、接受的资助及经费、学校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学术成就、入学新生的水平等的评估。但是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评估,了解高等学校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在知识、能力、技能以及态度方面有多少进步。因为各个学校在高等教育中的层次不同,办学条件不同,新生入学时的水平有差异。

因此不能用一个指标来评价,也不能以一次测验而作为评价的结论,应该从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校和学生的进步,也就是强调重视绩效指标,进行发展性评价。教育评估已经成为高等学校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2]钟秉林.适应全球化变革需要 重塑高等教育质量观[J].中国高等教育,2008,

(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妹妹
中秋赏月
谢谢你,太阳
夏雨
夏雨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续写《狐假虎威》
我不敢再骄傲了
我既喜欢夏天又讨厌夏天
夏天的雨
可爱的树袋熊
夏天的声音
兔子的红眼睛
兔子的红眼睛
难忘六一
宪政、自由与正义 (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论知识产权(二)(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的借鉴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知识产权(二)(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宪政、自由与正义 (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中国的宪法与宪政 (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谈西汉初期的黄老管理实践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河北梆子
职业学校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程序与宪政(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传承与发展
中国茶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整合
《小英雄雨来》:三写“游泳”表现雨来性格
《小英雄雨来》:补一笔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三
《小英雄雨来》综合资料二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七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二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二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五
《小英雄雨来》学习感受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一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四
《小英雄雨来》教学建议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三